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7 03:33
松辽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近年来,在全球变化和区域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土地沙质荒漠化、盐碱化、黑土水蚀荒漠化和湿地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凸现,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本研究依托全球变化的研究背景,适应国家建设发展规划需要,以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学、生态学、地理学、可持续发展学等理论为思想基础,立足MSS、TM、ETM、CBERS-2遥感数据、中国气象中心气象监测数据和研究区相关自然、经济、社会资料等多源数据,以GIS、RS及多种数理统计方法为技术支撑,首次从集成多时空尺度、多生态环境因子对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生态环境的变迁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厘清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近30~50年来环境变迁趋势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响应关系,探讨松辽平原生态环境“病症”因子的变迁机理;以松辽平原的区域脆弱性、恢复性、风险性和适应性为切入点,建立PS2RAD区域适应能力集成评价模型,对松辽平原28个地市级行政单元进行区域适应能力集成评价和诊断分析,以期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科学、可操作的决策依据。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1071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我国生态环境过渡带示意图
图1.2我国生态环境过渡带示意图1.2研究进展1.2.1全球变化的研究内容、现状和热点1、全球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全球变化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科学—全球变化科学(GlobalChangeScience),这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它的科学目标是描....
图2.3盐碱化土地的三种空间分布情景
第2章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中为轻度盐碱化土地分布格局,运用参数法进行评价,集中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的轻度盐碱化面积均占区域总面积的30%。但从生态学角度衡量,由于3块草原中轻度盐碱化土地的斑块形状和边界长度不同景观中生物物种分布、迁移、流体径流和土壤侵蚀等生物学和生态....
图3.1松辽平原地理位置
第3章研究区地理格局第3章研究区地理格局3.1研究区范围松辽平原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图3.1)[60],介于北纬40°25′~48°40′,东经118°40′~128°00′。南北长1000km,东西宽300~400km,总面积约35万km2。研究中为了....
图3.2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示意图
为区内第四系形成与演化提供构造条件。图3.2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示意图3.2.2地形地貌格局松辽平原四周为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和台地。目前,北部台地形状保存较明显,南部强烈侵蚀呈浅丘外貌。平原西南部风沙地貌发育,形成大面积沙丘覆盖
本文编号:4021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02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