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典型沉水植物茎叶微界面特性及其生态效应

发布时间:2025-01-06 22:59
  沉水植物茎叶微界面因其特殊的结构组成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以典型沉水植物茎叶微界面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扫描电镜技术、高分辨率微电极测定技术、微量化学分析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等,分析了微界面结构、组成、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生态效应。揭示了典型沉水植物茎叶微界面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探明了典型沉水植物茎叶微界面的生态效应及其对水体氮素转化的调控功能。为科学利用沉水植物的生态调控功能改善水体环境质量提供科学支撑。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沉水植物微界面结构复杂,异质性高,生态环境意义重大。附着物是微界面的重要物质组成部分,是细菌、藻类、基质等联合构成的附着生物—碳酸盐—粘液复合体,由附着层、真正扩散边界层和过渡边界层构成,主要由附着藻类、原生动物、微生物、泥沙、钙化质颗粒及无机碎屑等组成。扩散边界层(DBL)厚度为1062-1202 μm,主要受附着物厚度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附着物以无机成分为主(主要以CaCO3为主),占附着物总量的76.59%-83.38%;附着物的养分含量丰富,附着物TOC和TN含量分别为75.29-106.99 g·kg-1和2.43-7.01 g·kg...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沉水植物微界面附着藻类生物量比例??

图2-1沉水植物微界面附着藻类生物量比例??

三种沉水植物附着藻类的平均密度均以硅藻门最大(表2-1),卵圆形硅藻是主??要类群,绿藻门其次,金藻门和裸藻门相对较低;就附着藻类的平均生物量而言,??硅藻门仍占优势,表明硅藻是附着藻类的主要种类(图2-1),这与苏胜齐等??(2002)、由文辉(1999)研宄结果一致。与附着藻....


图3-1微界面环境因子实测图??Fig?1?A?mature?plant?of?Potamogeton?crispus?(A)?and?the?picture?of?measurement?(B)??

图3-1微界面环境因子实测图??Fig?1?A?mature?plant?of?Potamogeton?crispus?(A)?and?the?picture?of?measurement?(B)??

3.1.4微界面环境因子02、pH和ORP的测定??将整株植物置于装有原位水的方形玻璃缸中,使整株植物悬浮在水中,将茎和叶片??固定在琼脂板上(图3-1B)。通过控温台使水温保持在20?±?0.5?°C。在光纤灯(BC-150,??南京)控制光密度200?]Limol?photo....


图3-2不同生长阶段沉水植物微界面附着物和不同部位微界面附着物特征??A菹草不同生长阶段,B菹草不同部位;Chla叶绿素a,?FADW无灰干重,AW灰分重,??DW干重??

图3-2不同生长阶段沉水植物微界面附着物和不同部位微界面附着物特征??A菹草不同生长阶段,B菹草不同部位;Chla叶绿素a,?FADW无灰干重,AW灰分重,??DW干重??

?-??微界面附着物具明显的时间变化。在菹草生命周期内,自幼苗期,随着菹草的生长,??附着在其叶表面的附着物及其厚度持续增加(图3-2A;图3-3A),养分含量(TOC,TN,??TP)逐渐増加(图3-4),到衰亡期附着物干重、灰分重和无灰分干重、厚度及养分含??量达到最大。除附....


图3-6菹草叶表面02昼夜变化??Fig.?3-6?Diurnal?variations?of?oxygen?on?the?surface?of?Potamogeton?crispus?leaves??

图3-6菹草叶表面02昼夜变化??Fig.?3-6?Diurnal?variations?of?oxygen?on?the?surface?of?Potamogeton?crispus?leaves??

L1??420?426?432?438?444?450??ORP(mv)???图3-5不同生长阶段菹草叶微界面氧分布??Fig.3-5?02?concentration?in?m



本文编号:4024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024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f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