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pH下PFOS和Zn 2+ /Cd 2+ 对霍甫水丝蚓的联合毒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5 18:42
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具有高表面活性,良好的热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消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例如表面活性剂,表面处理剂,润滑剂,聚合物,涂料,消防泡沫等。PFOS的广泛使用和高稳定性导致其在全球环境、野生动物和人体内普遍存在。但是,在自然环境中,PFOS与其他污染物共存(如有机化合物(除草剂、药物、烷基酚等),重金属(Cd、Zn、Cu、Pb等))。因此,研究PFOS和Cd2+/Zn2+对霍甫水丝蚓的单独或者联合毒性有助于系统科学地评价其环境风险。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评估了 PFOS和Zn2+单独或者联合暴露对霍甫水丝蚓的毒性效应。首先,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不同浓度PFOS和Zn2+单独/联合暴露对霍甫水丝蚓的24小时急性毒性,即24h-LC50值。结果表明,暴露溶液的pH对24小时LC50值产生很大影响,主要是由于锌在不同pH条件下存在形态不同;毒性单位计算结果表明PFOS和Zn2+的联合作用多数表现为简单相加。另一方面,研究了低浓度(1%LC...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PFOS的主要特征及毒性研究进展
1.1.1 PFOS结构、来源与性质
1.1.2 PFOS的污染现状
1.1.3 PFOS的毒性和富集
1.2 锌和镉毒性研究进展
1.2.1 锌的毒性和富集
1.2.2 镉的毒性和富集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PFOS和Zn2+对霍甫水丝蚓的联合毒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生物
2.2.3 实验设计
2.2.4 生化分析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PFOS和Zn的实测暴露浓度
2.3.2 不同pH值下Zn的形态分布
2.3.3 PFOS和Zn2+暴露对霍甫水丝蚓的急性毒性
2.3.4 PFOS和Zn2+的联合毒性评价
2.3.5 pH 8.0时霍甫水丝蚓体内PFOS和Zn的生物积累
2.3.6 联合暴露后霍甫水丝蚓体内氧化应激指标变化
2.4 讨论
2.4.1 联合暴露对霍甫水丝蚓急性毒性效应的分析
2.4.2 联合暴露条件下霍甫水丝蚓体内生物积累效应分析
2.4.3 霍甫水丝蚓体内氧化应激生物指标含量变化分析
2.5 结论
第三章 PFOS和Cd2+对霍甫水丝蚓的联合毒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3.2.2 毒性测试
3.2.3 生化分析
3.2.4 霍甫水丝蚓体内的PFOS和Cd含量测定
3.2.5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
3.3.1 Cd在不同pH值下的形态分布
3.3.2 PFOS和Cd2+对霍甫水丝蚓的急性毒性
3.3.3 霍甫水丝蚓体内PFOS和Cd的生物积累
3.3.4 联合暴露后霍甫水丝蚓体内的氧化应激变化
3.3.5 综合生物标志响应
3.4 讨论
3.4.1 PFOS和Cd2+单独和联合暴露对霍甫水丝蚓的毒性评价
3.4.2 霍甫水丝蚓体内PFOS和Cd2+的生物积累分析
3.4.3 氧化应激状态分析
3.4.4 不同暴露对生物体造成的影响比较
3.5 结论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课题参与、学术活动及所获荣誉
致谢
本文编号:4030278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PFOS的主要特征及毒性研究进展
1.1.1 PFOS结构、来源与性质
1.1.2 PFOS的污染现状
1.1.3 PFOS的毒性和富集
1.2 锌和镉毒性研究进展
1.2.1 锌的毒性和富集
1.2.2 镉的毒性和富集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PFOS和Zn2+对霍甫水丝蚓的联合毒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生物
2.2.3 实验设计
2.2.4 生化分析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PFOS和Zn的实测暴露浓度
2.3.2 不同pH值下Zn的形态分布
2.3.3 PFOS和Zn2+暴露对霍甫水丝蚓的急性毒性
2.3.4 PFOS和Zn2+的联合毒性评价
2.3.5 pH 8.0时霍甫水丝蚓体内PFOS和Zn的生物积累
2.3.6 联合暴露后霍甫水丝蚓体内氧化应激指标变化
2.4 讨论
2.4.1 联合暴露对霍甫水丝蚓急性毒性效应的分析
2.4.2 联合暴露条件下霍甫水丝蚓体内生物积累效应分析
2.4.3 霍甫水丝蚓体内氧化应激生物指标含量变化分析
2.5 结论
第三章 PFOS和Cd2+对霍甫水丝蚓的联合毒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3.2.2 毒性测试
3.2.3 生化分析
3.2.4 霍甫水丝蚓体内的PFOS和Cd含量测定
3.2.5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
3.3.1 Cd在不同pH值下的形态分布
3.3.2 PFOS和Cd2+对霍甫水丝蚓的急性毒性
3.3.3 霍甫水丝蚓体内PFOS和Cd的生物积累
3.3.4 联合暴露后霍甫水丝蚓体内的氧化应激变化
3.3.5 综合生物标志响应
3.4 讨论
3.4.1 PFOS和Cd2+单独和联合暴露对霍甫水丝蚓的毒性评价
3.4.2 霍甫水丝蚓体内PFOS和Cd2+的生物积累分析
3.4.3 氧化应激状态分析
3.4.4 不同暴露对生物体造成的影响比较
3.5 结论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课题参与、学术活动及所获荣誉
致谢
本文编号:4030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030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