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甲醛检测降解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6-04 22:18

  本文关键词:甲醛检测降解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甲醛作为一种原生毒素,对生物体有很强的毒害作用,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如何有效的控制空气中的甲醛污染,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通过生物法降解甲醛将成为去除甲醛的有利手段。本文合成了乳酸乳球菌偏爱密码子优化的甲醛脱氢酶的基因,并以乳酸乳球菌(L.lactis)为宿主,构建可以表达FADH的基因工程菌L6,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了鉴定和初步应用研究。Sphingomonas sp.ACM-3962的甲醛脱氢酶FADH由3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乳酸乳球菌偏爱GC含量降低的编码密码子,根据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 SK11的2504个编码区、696252个密码子的使用情况统计,选择了丰沛及偏爱密码子进行优化。共替换了246个密码子。密码子优化后,可使FADH在乳酸乳球菌中个表达量提高37.14%。鞘氨醇单胞菌ACM-3962的HOCO降解基因簇,在FADHC和FADHA基因之间,存在着一个正向启动子和一个反向启动子,分别控制着FADHA和FADHC的表达。将该段序列克隆出来,在其上下游分别添加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克隆到大肠杆菌中,检测并验证其功能。实验结果表明,FADH promoter的正向启动子,可以启动FADHA基因表达的启动子,可以在HOCO的诱导下启动,使其下游的蛋白得以表达。将FADH promoter-GFP基因和合成的FADH基因插入到pMG36e载体中,构建重组载体pMG-FADH。在E.coli BL21中扩增、验证后,电击转化进L.lactis ML23中,构建可以表达FADH的基因工程菌L.lactis L6。将培养液放置在有紫外灯照射的暗室中,观察菌液颜色,可见菌液发出绿色荧光,表明在HOCO存在时,FADH promoter可以启动GFP-FADH融合的表达,使L.lactis ML23的菌液在紫外灯下发出绿色荧光。实验结果表明,FADH promoter的正向启动子,在乳酸乳杆菌中也可以启动GFP-FADH融合蛋白的表达。冻干的纯化FADH粉末,在加入含有HOCO的水溶液中后,可以在3h内将97%以上的HOCO水解成线性分子,大大降低HOCO的毒性。与未冻干的FADH相比,冻干酶活损失了超过34.8%,因此表达纯化后的FADH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冻干的纯化乳酸乳球菌粉末,在加入含有HOCO的水溶液中后,可以在3h内将99%以上的HOCO水解成线性分子,大大降低HOCO的毒性。与未冻干的FADH乳酸乳球菌,冻干酶活损失了30%,菌体死亡数量大约为48%,因此将乳酸乳球菌直接冻干使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使用冻干的乳酸乳球菌进行自然水体的HOCO降解,与实验室buffer条件下相比,其酶活大大降低,这是因为自然水体中营养物质匮乏、pH等条件较苛刻造成的。这也表明,利用冻干的乳酸乳球菌进行自然水体的HOCO降解,还需进行深入研究。在空气中含有100PPM的甲醛时,可诱导乳酸乳球菌中的绿色荧光蛋白进行表达,其荧光强度与菌体量呈线性关系。空气中含有20ppm的甲醛时,绿色荧光蛋白就开始表达,60ppm以上时,绿色荧光强度可定量检测。制备的滤纸片甲醛检测生物传感器,可对环境中的甲醛进行响应,在紫外灯下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构建的乳酸乳球菌基因工程菌,可以对空气环境中甲醛进行响应,从而起到检测空气中甲醛的作用,可以作为空气中甲醛检测生物传感器使用。
【关键词】:甲醛降解 甲醛脱氢酶 乳酸乳球菌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2;Q78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前言12-22
  • 1.1 室内甲醛污染的来源12-13
  • 1.1.1 建筑和装饰材料12-13
  • 1.1.2 烟叶的不完全燃烧13
  • 1.1.3 食物13
  • 1.1.4 室外13
  • 1.2 甲醛的污染治理方法13-17
  • 1.2.1 通风换气式法14
  • 1.2.2 控制温湿度法14
  • 1.2.3 物理吸附法14
  • 1.2.4 化学法14-16
  • 1.2.5 生物法16-17
  • 1.3 甲醛在微生物中的代谢途径17-20
  • 1.3.1 甲醛代谢的同化途径17-19
  • 1.3.2 甲醛代谢的异化途径19-20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20-21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21-22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22-36
  • 2.1 实验中用到的试剂23-24
  • 2.2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24
  • 2.3 寡核苷酸的溶解24-25
  • 2.4 基因合成的两步法25-27
  • 2.4.1 DA-PCR25-26
  • 2.4.2 OE-PCR26-27
  • 2.4.3 T7核酸内切酶I处理27
  • 2.5 载体构建与测序27-31
  • 2.5.1 质粒提取27-28
  • 2.5.2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28
  • 2.5.3 重组载体的连接28-29
  • 2.5.4 重组载体的热激转化29-30
  • 2.5.5 阳性克隆的菌落PCR法鉴定30-31
  • 2.6 外源蛋白的表达与活性测定31-32
  • 2.6.1 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31
  • 2.6.2 FADH活性测定31-32
  • 2.7 培养条件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32-33
  • 2.7.1 蛋白胨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32
  • 2.7.2 葡萄糖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32
  • 2.7.3 HOCO浓度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32
  • 2.7.4 诱导时间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32
  • 2.7.5 培养温度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32
  • 2.7.6 菌体密度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32-33
  • 2.7.7 pH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33
  • 2.8 NI~(2+)柱亲和层析纯化外源蛋白33-34
  • 2.8.1 Ni~(2+)柱亲和层析纯化外源蛋白33
  • 2.8.2 表达外源蛋白的SDS-PAGE检测33-34
  • 2.8.3 Folin-酚法测定蛋白34
  • 2.9 水环境中的甲醛降解实验34-35
  • 2.9.1 纯化FADH对水环境中的甲醛降解实验34
  • 2.9.2 冻干乳酸乳球菌对水环境中的甲醛降解实验34
  • 2.9.3 构建乳酸乳球工程菌在自然水体中生长及甲醛降解实验34-35
  • 2.10 空气环境中的甲醛降解实验35
  • 2.11 滤纸片甲醛检测生物传感器的制备35-36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36-67
  • 3.1 L.LACTIS偏爱密码子编码的FADH基因合成36-47
  • 3.1.1 鞘氨醇单胞菌ACM-3962的FADH氨基酸序列36
  • 3.1.2 逆编码所用乳酸乳球菌密码子频率表36-38
  • 3.1.3 L.lactis偏爱密码子编码的FADH基因38
  • 3.1.4 拟合成序列全长38
  • 3.1.5 单链寡核苷酸的拆分38-40
  • 3.1.6 化学合成寡核苷酸的溶解与混合40-43
  • 3.1.7 两步法合成结果43-45
  • 3.1.8 亚克隆载体构建与测序45-47
  • 3.2 FADH启动子的合成与功能验证47-55
  • 3.2.1 拟合成序列全长47
  • 3.2.2 单链寡核苷酸的拆分47-49
  • 3.2.3 化学合成寡核苷酸的溶解与混合49-51
  • 3.2.4 两步法合成结果51-52
  • 3.2.5 功能验证载体构建与测序52-53
  • 3.2.6 FADH启动子功能验证53-55
  • 3.3 乳酸乳球菌表达载体构建55-57
  • 3.3.1 乳酸乳球菌表达载体pMG-FADH的构建55
  • 3.3.2 重组子的菌落PCR鉴定55-56
  • 3.3.3 重组载体pMG-FADH的诱导表达56-57
  • 3.4 培养条件对FADH表达的影响57-60
  • 3.4.1 蛋白胨对FADH表达的影响57
  • 3.4.2 葡萄糖对FADH表达的影响57-58
  • 3.4.3 HOCO浓度对FADH表达量的影响58
  • 3.4.4 诱导时间对FADH表达量的影响58
  • 3.4.5 培养温度对FADH表达量的影响58-59
  • 3.4.6 菌体密度对FADH表达的影响59
  • 3.4.7 pH对FADH表达的影响59
  • 3.4.8 最适发酵工艺条件下的FADH表达59-60
  • 3.5 NI~(2+)柱亲和层析纯化FADH60-62
  • 3.5.1 Folin-酚法测定总蛋白质含量60-61
  • 3.5.2 Ni~(2+)柱亲和层析纯化FADH61-62
  • 3.6 水环境中的甲醛降解实验62-64
  • 3.6.1 纯化FADH对水环境中的甲醛降解实验62-63
  • 3.6.2 冻干乳酸乳球菌对水环境中的甲醛降解实验63
  • 3.6.3 构建乳酸乳球工程菌在自然水体中生长及甲醛降解实验63-64
  • 3.7 空气环境中的甲醛降解实验64-66
  • 3.8 滤纸片甲醛检测生物传感器的制备66-67
  • 第四章 结论67-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玉;;专家教你如何防治甲醛污染[J];生物技术世界;2012年03期

2 高小红;刘玉华;吴春姗;曾洁;马玉龙;;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危害及其净化技术[J];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05期

3 郑R颓,

本文编号:422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22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b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