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固化预处理技术的改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20:16

  本文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固化预处理技术的改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在实验室尺度范围内对成都九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所产生的飞灰预处理技术进行改良。拟在对飞灰进行水泥固化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稳定化药剂,增强其预处理效果,在保证飞灰固化体的重金属浸出毒性低于GB 16889-2008规定的填埋场入场限值的同时,减少增容比,提高其经济性,从而实现对传统的水泥固化技术的改进和优化。对比了四种稳定化药剂后发现,磷酸二氢钠(NaH2PO4)对飞灰中Pb的处理效果良好,故以NaH2PO4作为本次研究的稳定化药剂。向飞灰中掺入20%的水泥或5%的NaH2PO4进行单一的固化或稳定化处理,或者采用10%水泥和2%NaH2PO4进行协同处理,均能够使飞灰中Pb的浸出浓度低于入场限值;这三种方式的处理成本分别为221.5元/吨、322.25元/吨、253.9元/吨,单独水泥固化处理的成本最低,协同处理次之,但协同处理的体积增容比单独的水泥固化处理少50%。随着液固比增大,水泥固化处理后飞灰中Pb的浸出浓度呈下降趋势,而NaH2PO4稳定化处理后飞灰中Pb的浸出浓度变化则没有明显趋势。单一的固化或稳定化处理方式能够使飞灰中Pb的重金属化学形态向残渣态转化;协同处理能够在单一处理的基础上使飞灰中Pb的重金属化学形态进一步地向残渣态转化。利用响应面方法,求水泥掺入比例、NaH2PO4掺入比例、液固比三个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使固化体在重金属浸出毒性低于入场限值的同时,减少增容比,提高其经济性。确定最优处理条件为:水泥掺入11.64%、NaH2PO4掺入2.79%、液固比为0.48。将水泥固化与化学稳定剂结合起来预处理焚烧飞灰,既提高了其预处理效果,降低了环境风险,同时又节省了费用,改善了其经济性,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焚烧飞灰预处理实用技术。
【关键词】:飞灰 磷酸二氢钠 固化稳定化 响应面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99.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22
  • 1.1 问题的提出10-13
  • 1.1.1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概况及其特点10-11
  • 1.1.2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危害11
  • 1.1.3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稳定化预处理技术11-13
  • 1.1.4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固化预处理技术改进的实际意义13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外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预处理的研究现状13-16
  • 1.2.2 国内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预处理的研究现状16-17
  • 1.3 论文选题的来源、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7-22
  • 1.3.1 研究目的17
  • 1.3.2 研究内容17-18
  • 1.3.3 研究方法及依据18-20
  • 1.3.4 研究技术路线20-22
  • 第2章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物理化学性质22-28
  • 2.1 飞灰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22
  • 2.1.1 飞灰样品的采集22
  • 2.1.2 飞灰样品的预处理22
  • 2.2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基本理化性质22-28
  • 2.2.1 飞灰的物理性质22-23
  • 2.2.2 飞灰的pH值23-24
  • 2.2.3 飞灰的重金属特性24-28
  • 第3章 水泥固化对飞灰中Pb的处理研究28-32
  • 3.1 不同掺入比例对固化体中Pb浸出毒性的影响28-29
  • 3.2 不同液固比对固化体中Pb浸出毒性的影响29-30
  • 3.3 水泥固化预处理对飞灰中Pb重金属形态的影响30-31
  • 3.4 水泥固化预处理的成本分析31-32
  • 第4章 稳定化药剂的筛选及其对飞灰中Pb的处理研究32-37
  • 4.1 稳定化药剂的筛选32-33
  • 4.2 NaH_2PO_4的添加对飞灰中Pb浸出毒性的影响33-34
  • 4.3 不同固液比对NaH_2PO_4处理飞灰中Pb浸出浓度的影响34-35
  • 4.4 NaH_2PO_4稳定化预处理对飞灰中Pb重金属形态的影响35-36
  • 4.5 NaH_2PO_4稳定化预处理的成本分析36-37
  • 第5章 固化稳定化对飞灰中Pb的协同处理研究37-40
  • 5.1 实验的设计37
  • 5.2 固化稳定化协同处理对飞灰中Pb浸出毒性的影响37-38
  • 5.3 固化稳定化协同处理对飞灰中Pb重金属形态的影响38-39
  • 5.4 固化稳定化协同处理的成本39-40
  • 第6章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固化稳定化预处理的参数优化40-47
  • 6.1 实验设计40-41
  • 6.1.1 单因素实验40-41
  • 6.1.2 “Box-Behnken”实验设计41
  • 6.2 响应值的确定41-44
  • 6.2.1 层次分析结构的确定42
  • 6.2.2 专家打分及判断矩阵的构造42-44
  • 6.2.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44
  • 6.2.4 权重的计算44
  •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44-47
  • 结论47-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波;刘淑玲;王敏;王琦;;危险废物水泥固化工艺的工程设计与探讨[J];环境工程;2010年03期

2 晁波阳;郑舒雯;王有乐;;汞污染土壤水泥固化处理方法探究[J];甘肃科技;2012年23期

3 吴学权;严生;;城市零星低放废液水泥固化技术[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4 安金鹏;卢忠远;严云;;沸石改性粉煤灰地聚物水泥固化材料的研究[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8年03期

5 傅明星;谭宏斌;郭从盛;;水泥固化对A型沸石吸附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0年04期

6 芦令超,李树东;碱矿渣水泥固化高放射性废液的研究[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7 乔秀臣,林宗寿,寇世聪,潘智生;重金属在废弃粉煤灰-水泥固化体系内的迁移[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8 Helen Baker ,王桂兰,张福林;用污泥物生产混合性水泥[J];国外建材科技;1998年02期

9 缪志萍;堤防水泥固化土渗透特性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2期

10 罗上庚;;水泥固化处理放射性废物[J];硅酸盐通报;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鑫;陈勇;赵庆彬;逯迎春;侯媛媛;;某新建水泥固化设施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5册)[C];2009年

2 李俊峰;王建龙;赵璇;云桂春;;模拟放射性树脂特种水泥固化提高包容量的研究[A];第三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安鸿翔;郭喜良;;含硼废液水泥固化处理技术进展[A];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奇娜;王建龙;李俊峰;;模拟放射性含硼废液的水泥固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周耀中;云桂春;;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水泥固化与机理探讨[A];第三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昆;杨俊杰;孙涛;苗佳丽;;水泥固化海水湿排粉煤灰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7 洪,

本文编号:433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33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f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