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碳市场政策下企业对碳信用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13:04

  本文关键词:碳市场政策下企业对碳信用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已经在7个省市进行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并拟于2017年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随着碳市场政策的逐步完善,碳排放将成为企业的总量控制目标之一。在全国碳市场即将建立的背景下,研究企业对于全国碳市场政策的预期,分析企业的响应规律,估算企业对于碳信用的支付意愿,对于保障全国碳市场的顺利建立和有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多边界离散选择的方式,调查了全国范围内29个省市的555家企业,对于由于全国碳市场建立而导致的能源价格提高的接受程度,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企业接受程度的因素,最后估算企业对于碳市场中碳信用的支付意愿。结果显示:(1)企业可接受的能源价格提高比例的平均值为8.3%,其中碳试点企业可接受的提高比例最高,达到10.2%,非碳试点企业可接受的提高比例最低,为7.5%;(2)对企业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企业的能源价格压力,以及企业对于全国碳市场到来的时间预期与接受程度显著负相关;企业对于碳减排技术的了解程度,以及企业对于全国碳市场控制程度的预期与接受程度显著正相关;(3)对于全国碳市场中的碳信用,企业平均愿意支付的价格为79.6元/t CO_2,其中碳试点企业的支付意愿最高,为95.9元/t CO_2,非碳试点企业的支付意愿最低,为72.6元/t CO_2。据此,为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顺利建立,实现对企业碳排放的有效控制,政府应该注重降低企业的用能成本,引导与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升级,提高企业对于碳市场政策的认识和了解,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和不同企业的支付能力差别,合理设定碳价。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碳市场政策 多边界离散选择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企业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碳减排影响机制与政策”(批准号:71525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内生技术变化混合模型的我国低碳发展经济影响研究”(批准号:71273153)
【分类号】:F275;X196
【正文快照】: 气候变化及应对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重大问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而2010年全球新增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中,最大的增幅来自能源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爽;;全球碳市场动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6期

2 王巧芳;;浅议碳市场中银行的业务模式与风险[J];学理论;2009年25期

3 吴洁;曲如晓;;论全球碳市场机制的完善及中国的对策选择[J];亚太经济;2010年04期

4 郑爽;;2010年国际碳市场状况与趋势分析[J];中国能源;2011年08期

5 Bloomberg;;全球2011自愿碳市场现状[J];低碳世界;2011年05期

6 杨莉;;北美碳市场的发展和展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2期

7 袁艳平;薛迪华;;争取我国碳市场主动权的发展路径和制度安排[J];岭南学刊;2011年06期

8 ;联合国五机构提出“全球蓝色碳市场”计划[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年S1期

9 袁艳平;;争取我国碳市场主动权的发展路径和制度安排[J];金融与经济;2011年12期

10 许明珠;;国外碳市场机制设计解读[J];环境经济;2012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解振华:国内碳市场筹建就绪,欧美伸来共建橄榄枝[A];《电站信息》2012年第12期[C];2012年

2 钟玲;李江;李丽华;刘尊文;张小丹;;从清洁发展机制看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及环保部的定位与作用[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3 王靖添;;碳市场:青年人职业发展的新选择——基于中国的视角[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主任助理 郭兆晖;气候大会难解“资金结” 构建中国碳市场成关键[N];中国石油报;2012年

2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窦勇 马涛;中国碳市场要避免出现欧洲式碳价危机[N];证券时报;2013年

3 焦旭;中澳将在建立碳市场领域加强合作[N];中国能源报;2013年

4 见习记者 张晴;世行:中国“十三五”期间有望建立全国碳市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5 记者 綦伟 实习生 裴锦文;深圳碳市场将迎首个交易高峰期[N];深圳特区报;2013年

6 记者 彭源长;京沪粤碳市场实际交易即将启动[N];中国电力报;2013年

7 特约撰稿 陈波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碳市场只开花难结果?[N];中国环境报;2014年

8 记者 刘全昌;我国碳市场试点提速[N];中国化工报;2013年

9 记者 黄杨;亚洲在碳市场影响巨大[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记者 王颖春;非强制非标准将是国内碳市场发展方向[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庄德栋;欧盟碳市场相依结构和风险溢出效应对碳排放权价格波动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凤振华;碳市场复杂系统价格波动机制与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淑姣;碳市场价格预测分析与风险管理研究[D];五邑大学;2015年

2 李沙沙;欧盟碳市场复杂性及碳价混沌预测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田睿琪;中国碳市场的现状、绩效和发展对策[D];吉林大学;2016年

4 张青阳;中国碳市场价格变动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5 唐梦;国际碳市场竞争博弈与计量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6 吴孟豪;广东碳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原因探究[D];暨南大学;2016年

7 陈亚男;我国碳市场参与企业履约风险与防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8 石雪涛;碳市场价格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五邑大学;2016年

9 李晶晶;基于DCC-ICSS及多元分解技术的碳市场和原油市场溢出效应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10 丁伟达;欧盟碳市场价格分析及对我国碳市场发展启示[D];清华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碳市场政策下企业对碳信用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5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35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2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