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膜反应器FBBR处理污水的脱氮效果及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FBBR处理污水的脱氮效果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高强度生产以及城市化的人口剧增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含有残余化肥的农田废水以及生活污水,这些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排放到周围自然水体中,加剧了水体的氮污染。氮污染不仅给城市供水带来困扰,而且会引发周围水域的富营养化。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大多是在活性污泥法基础上进行改造,为达到预期的硝化、脱氮效果,通常需要延长曝气时间、添加硝化液回流设备以及分别建立硝化池、反硝化池,以保证各段运行效果,工艺过程冗长复杂、运行成本较高且脱氮效果也并不理想。针对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存在的诸多问题,本课题采用自主设计的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FBBR)结合新型MFD(Multiple Fluidized Dynamic)悬浮填料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优化该工艺各个阶段运行参数,并探讨系统对有机物、氨氮、总氮的去除效果和脱氮机制。首先,考察挂膜启动期填料结构、填料填充比、进水C/N比、溶解氧浓度、污泥接种方法对FBBR挂膜时间、附着生物量以及运行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FBBR启动期挂膜时间和附着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填料结构和填充比。与普通PE02填料相比,投加MFD填料的FBBR挂膜时间更短(7天)、附着生物量更高(≥70mg VSS·g Carrier-1),说明MFD的多孔结构有助于填料流化,进而促进填料与微生物的接触、增加氧传质效率。此外,污泥接种方法也对启动期附着生物量有影响,快速排泥法减轻了悬浮微生物与附着微生物的竞争,使附着生物量能够稳定增长。采用MFD填料启动FBBR的最佳启动条件为:填料填充率为40%、进水C/N比10:1、溶解氧(DO)3~4mg·L-1和快速排泥法。其次,探讨稳定运行阶段载体表面负荷(SALR)、水力停留时间(HRT)以及曝气量对FBBR去除有机物、氨氮、总氮的效果以及碱度消耗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系统有机物去除效果的主要运行条件是HRT,在最佳HRT条件(8~9h)下,提升曝气量或降低有机负荷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影响系统氨氮去除效果的主要运行条件是曝气量和SALR,当曝气量为0.6L·min-1、SALR为3g COD·m-2·d-1时,氨氮的去除率可达71.55%;影响系统总氮去除效果和碱度消耗量的主要运行条件是HRT和SALR,当HRT为8h左右、SALR为4~5g COD·m-2·d-1时,总氮的去除率可达60%以上;而HRT为6~8h、SALR为5g COD·m-2·d-1左右时,碱度的消耗量预测值低于150mg·L-1;随着SALR的增加和HRT延长,碱度消耗量呈上升趋势。稳定运行阶段,FBBR运行参数优化方案为:SALR为4.18g COD·m-2·d-1,HRT为8h,曝气量为1.66L·min-1(或气水比为35:1)。该方案预测COD的去除率为92.61%,氨氮去除率为84.63%,总氮去除率为67.93%,碱度的消耗量为128.74mg·L-1,与实际运行结果相差不大,出水COD、氨氮、总氮分别为19mg·L-1、3.0mg·L-1、11.0mg·L-1,符合一级A标准,可为该工艺今后的实际应用提供设计参考。进一步对FBBR的硝化、脱氮机制进行探讨,发现FBBR运行各阶段菌群数量位居前四位的菌属基本相同,按照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由于MFD填料特有的多孔结构以及FBBR的反应器内循环流动特点,挂膜启动末期、稳定运行期的硝化菌群结构与挂膜启动存在较大差异,自养型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大幅减少,异养硝化菌成为系统内主要的硝化菌,稳定运行期系统硝化、脱氮效果良好,因此推测FBBR工艺的脱氮机制为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family水平的菌群结构分布情况表明,FBBR系统内的HN-AD菌群主要有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ceae)、根瘤菌科(Rhizobi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以及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
【关键词】: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 挂膜启动 响应曲面法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9
- 1.1 课题背景10
- 1.2 污水生物脱氮理论及工艺的研究进展10-21
- 1.2.1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及工艺的研究进展10-15
- 1.2.2 新型生物脱氮理论及工艺的研究进展15-21
- 1.3 生物膜反应器的研究进展21-26
- 1.3.1 生物流化床21-23
- 1.3.2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23-26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26-29
- 1.4.1 课题来源26
- 1.4.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26-27
- 1.4.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7-29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29-36
- 2.1 实验装置与填料29-31
- 2.1.1 实验装置29
- 2.1.2 填料29-31
- 2.2 实验仪器与药品31-32
- 2.2.1 实验仪器31
- 2.2.2 实验药品31-32
- 2.3 实验进水水质及接种污泥32
- 2.3.1 实验进水水质32
- 2.3.2 接种污泥32
- 2.4 分析方法32-36
- 2.4.1 常规分析检测方法32-33
- 2.4.2 扫描电镜(SEM)分析33
- 2.4.3 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33-34
- 2.4.4 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34-36
- 第3章 FBBR挂膜启动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36-49
- 3.1 填料结构与填充率对FBBR挂膜启动过程的影响研究36-41
- 3.1.1 挂膜时间、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分析36-39
- 3.1.2 有机物、氨氮去除情况分析39-41
- 3.2 C/N比与溶解氧对FBBR挂膜启动过程的影响研究41-44
- 3.2.1 挂膜时间、生物量分析41-43
- 3.2.2 有机物、氨氮去除情况分析43-44
- 3.3 污泥接种方法对FBBR挂膜启动过程的影响研究44-48
- 3.3.1 有机物、氨氮去除情况44-46
- 3.3.2 碱度与pH46-48
- 3.4 本章小结48-49
- 第4章 FBBR稳定运行期的脱氮效果及运行参数优化49-59
- 4.1 Box-Behnken实验设计49-50
- 4.2 SALR、HRT、曝气量对FBBR运行效果的影响50-58
- 4.2.1 SALR、HRT、曝气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50-52
- 4.2.2 SALR、HRT、曝气量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52-54
- 4.2.3 SALR、HRT、曝气量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54-56
- 4.2.4 SALR、HRT、曝气量对碱度消耗量的影响56-58
- 4.2.5 模型的验证58
- 4.3 本章小结58-59
- 第5章 FBBR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脱氮机制分析59-71
- 5.1 FBBR各运行阶段系统内微生物菌种数量和多样性对比59-62
- 5.1.1 OTU分类的方法说明59
- 5.1.2 样本间的VENN图59-60
- 5.1.3 Beta多样性分析60-61
- 5.1.4 POCA分析61-62
- 5.2 FBBR各运行阶段系统内微生物菌群结构对比62-69
- 5.2.1 RDP分类的方法说明62
- 5.2.2 FBBR各运行阶段系统菌群结构总体分析62-64
- 5.2.3 FBBR各运行阶段硝化、反硝化菌群结构分析64-68
- 5.2.4 FBBR工艺脱氮机制分析68-69
- 5.3 本章小结69-71
- 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78-80
- 致谢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娟;王世和;钟秋爽;鄢璐;;不同构型湿地氧分布及脱氮效果对比[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年06期
2 雒维国;王世和;黄娟;鄢璐;黄俊;;植物光合及蒸腾特性对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6年01期
3 宁安;李正魁;赖鼎东;张晓姣;杨竹攸;;固定化土著纯种细菌流化床的脱氮效果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17期
4 左金龙;;应用神经网络评价地下水脱氮效果[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郭鑫;张列宇;席北斗;刘云;李晓光;;高氨氮浓度下湿地植物筛选及脱氮效果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6 黄娟;王世和;钟秋爽;鄢璐;刘洋;王峰;;植物生理生态特性对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2期
7 曾跃;王瑞璞;;改性前后沸石及其再生脱氮效果对比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9年04期
8 刘海琴;韩士群;李国锋;;固定化复合微生物对废水的脱氮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9 李森;叶海;陈昕;薛峰;王同成;;改良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对污染河水的脱氮效果[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年05期
10 刘贯一;彭秋月;;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同步除碳脱氮效果[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景明;于洋;徐岩;俞晟;王爱辉;;四种填料对自然水体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性能的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文平;研究稻草填料碳源释放、脱氮效果及动力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玉;PCL-SND系统处理循环水养殖水体的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2 吴佳骏;纤维素载体预处理及其强化MBR脱氮效果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王小娟;几种污水处理湿地脱氮效果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4 龚钰涵;新型生物膜反应器FBBR处理污水的脱氮效果及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马俊;倒置A~2/O工艺污水生物脱氮效果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6 倪永炯;采用储碳方式提高系统的脱氮效果[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7 吴昊;砾石河床对水体中氮的去除效果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宋慧敏;反硝化滤池运行条件优化及其脱氮效果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FBBR处理污水的脱氮效果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46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