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系统
本文关键词:产业生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出自 MBA智库百科()
目录
[编辑]
什么是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生态系统是按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化生态经济系统。
[编辑]
产业生态系统的特性
1.开放性
从整体上看,产业生态系统是参与到自然界物质循环的一个特殊有机体,是全球地化循环中的一个组成环节,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等的出入与周嗣环境相互联系,具有开放性的自然属性。从经济属性的角度看,产业生态系统也是高度开放的系统,生产需要从外部输入能量和物质,产品需要消费市场,产生的废物需要内部处理或运送到系统外,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化吸收能力消除其不良影响。产业系统的开放程度一般是与经济水平和自身资源拥有量相联系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开放程度越高,自身的资源拥有量越短缺,要求的开放程度也越高。
2.循环性
产业生态系统不同于传统的产业系统,它要求在传统经济的线性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物质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循环式的,价值流不是单向的而是循环的,即使用后的废弃物仍具有利用价值。在一个产业生态系统内,由于组成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构成及其流动方向一般来说都不是单一性的和简单的直线型的,因此,系统内的循环不是单一材料或产品的一维循环,而是有多种物料和能量参加的多方位的循环模式。
3.层次性
对于产业生态系统来说,是通过在系统内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型的物质和能量利用与转换网络来促进和实现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的层级利用和循环流动。产业生态系统有三个层面的物质循环,即小循环一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中循环.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大循环.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这几个层面的循环便构成了产业生态系统的3个基本类型,即生态企业、生态产业园区、产业生态系统。为了达到物质和能量在不同层面的循环利用,需要对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整合,通过纵向闭合、横向耦合和系统整合,实现从较低层次的局部性、不完全的循环到较高层次上的全部、完全的循环。
4.本土性
产业生态系统在区域上必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相协调,并与周围的产业组织进行协作。产业生态系统涉及产业系统与自然系统及社会系统间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耦合关系。区域耦合是仿生态系统形式,通过对一定地域空间内不同工业企业间,以及工业企业、居民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与输出进行优化,从而在该地域内对物质与能量进行综合平衡,形成内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外部废物最小化排放的可持续的地域综合体。
5.经济性
产业发展的目标首先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促进自然一社会经济系统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有序流动,并在此基础上来实现产业的社会经济目的。这就决定了产业生态系统在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的同时,还具有人类经济系统的特性一经济性,即在降低环境压力的同时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
6.演进性
产业的演进是为了社会生产系统在更高的层次上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产业的演进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来表征。产业生态系统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物质在系统内实现完全闭路循环。这并不意味着是产业体系进化的顶峰,而是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可以长期维持的协调、平衡状态。
7.调节性
产业生态系统也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设计、自我调节的重要特性。生态系统是不藉外力而由自己形成充分组织性的有序结构系统,当外界环境和驱动变量发生变化,它通过反馈作用,依照最小耗能原理,自我调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在产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和运转中,需保障其自我组织作用及演替方向,对潜在的外部干扰有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缓冲能力,使其结构与功能维持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
[编辑]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
1.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就是要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建立产业链乃至更大范围建立生态产业网络,以实现对物料和能量的更有效利用。生态产业链是生态产业园的骨架,是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关键。在构筑生态产业链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构筑产业链的各企业,内部要实现清洁生产,所生产的产品是生态产品;(2)生态产业链的长短要依据技术经济分析而定;(3)园区内各成员之间在类别、规模、方位上要相配;(4)具有灵活性和弹性,当园区内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状况的变化,如废料构成、性质改变时,与其相联系的企业能及时调节,保证整个系统的平衡。
目前构筑的所有生态产业链的不足是生态链短、生态链单一,缺少灵活性,直接影响着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就卡伦堡生态产业园而言,在园区内企业数量少(主要企业只有5家),产业链单一。因此在生态产业园中应设置调节手段,如多渠道的原料、产品或副产品的输入、输出调节链,其作用是当生态产业园、生态产业网络中生态链中断或部分脱节时,由调节链填补空位或构筑新的生态链。
另外,还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加链或减链等。调节链对增加系统弹性,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是很必要的,也是目前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
2.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构建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旨在通过降低系统边际投入和减少系统废物排放,在不发生污染转移的情况下达到减轻环境压力的目的。这就决定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发展必须通过系统内各组分的多样化合作,达到充分利用(包括废弃物和能量)物质和能量资源的目的。
产业生态系统作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实践形式,应该形成新的多样性格局,通过建立这种多样性格局,提高工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体建议如下:(1)在设计生态产业园时,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资源、能源等状况,设计多种产品、构建多样化的产品结构,产品结构越复杂,市场适应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工业生态系统的稳定;(2)构建多样性的生态产业园,如火电厂生态产业园、石化生态产业园、煤炭生态产业园、钢铁生态产业园、水泥生态产业园、制糖生态产业园、酿酒生态产业园等;(3)保持生态产业园之间协同作用的多样性,实现生态产业园之间互相联系,协调发展;(4)建立生态产业园、生态产业网络中的企业或企业种群之间多渠道的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机制;(5)实行园区管理政策的多样性。
3.关键种企业的选择
选定“关键种企业”构筑企业共生体,是发展生态产业的关键。“关键种企业”大都是特大型企业,从事石化、冶炼、机械或者能源生产等行业,由于核心企业对生产材料的需求量或为其它企业提供副产品的供应量基本上是丰富而稳定的,具有规模优势,因此,与之合作的企业主要目的是为它提供生产材料或者是利用它廉价的副产品。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是:(1)存在以煤炭、火电厂、石油、石化、钢铁、水泥等高能耗、高污染的大型联合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区;(2)已发展大量的高新技术园区、开发区;(3)存在乡镇企业集中的城镇。据此,运用关键种理论,选定煤炭、火电厂、石油、石化、钢铁、水泥、电子行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关键种企业”,构筑企业共生体,建立生态产业园区,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4.产业共生网络的构建
生态产业园的典型特点是企业之间相互合作,通过建立产业共生网络实现资源相互利用和循环。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依托型、平等型、嵌套型和虚拟型四种。
(1)依托型产业共生网络是生态产业园中最基本和最为广泛存在的组织形式,其形成往往是因为生态产业园中存在一家或几家大型核心企业,吸附许多中小企业围绕其运作而成。由于核心企业的存在,一方面需要其它企业为它供应大量原材料或零部件,这也为大量相关中小型企业提供巨大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也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水、材料或能源等,当这些廉价的副产品是相关中小企业的生产材料时,也会吸引大量企业围绕其相关业务建厂。依托型产业共生网络的特点在于对核心企业具有很强的依附性,核心企业一般是特大型企业,主导网络的运行,它决定了共生网络能否持续发展的技术可行性,一旦核心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如工艺调整、材料更换或者规模变更等,都会对它的依附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最终将直接影响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甚至导致网络失败。
根据生态产业园中核心企业的数目不同,依托型产业共生网络可以分为:单中心依托型共生网络和多中心依托型共生网络。广西贵糖集团和鲁北化工企业集团为典型的单中心依托型共生网络,丹麦卡伦堡丁业共生体是多中心依托型共生网络的典型代表。多中心共生网络比单中心共生网络具有较强稳定性和安全性。
(2)平等型共生网络是指一家企业会同时与多家企业进行资源的交流,企业之间不存在依附关系,在合作谈判过程中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依靠市场调节机制来实现价值链的增值。该网络的企业一般为中小型企业。因网络结点间同时存在多家企业,增强了产业共生网络的稳定性。但在这种共生类型中,由于受经济利益影响比较大,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主动权增强,难以形成主体生态产业链,仅凭市场的调节很难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网络出现频繁波动的情况下,需要政府或园区管理者的参与。世界上采用平行工业共生网络最为成功的生态产业园是加拿大波恩赛德工业园。
(3)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是一种复杂网络组织模式,由多家大型企业和其吸附企业通过各种业务关系而形成的多级嵌套网络模式。在生态产业园内,多家大型企业之间通过副产品、信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的交流建立共生关系,形成主体网络,同时,每家大型企业又吸附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以该大企业为中心又形成子网络,另外,围绕在各大型企业周嗣的这些中小型企业之间也存在业务关系,所有参与共生的企业通过各级网络交织在了一起,既有各大型企业之间的平等型共生和中小型企业的依托型共生,还有各子网络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综合体。奥地利Styria生态产业园是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的典型代表。
(4)虚拟共生网络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用信息流连接价值链建立开放式动态联盟,组建和运营的动力来自多样化、柔性化的市场需求,以市场价值的实现作为目标,整个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形成灵活的梯次结构,因此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同时,参加合作的企业通过各自核心能力的组合突破了资源有限的限制,整个虚拟组织以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了协同T作和优势互补的作用。美国布朗斯维尔生态产业园和北卡罗莱纳州三角研究园是目前世界上采用虚拟型共生网络比较成功的代表性园区。
5.信息网络的构建
生态产业是一种信息强度很大的产业,无论是进行生命周期分析还是进行生态产业园的建设,所需要的信息量都是巨大的,而这些信息不可能由某一单一的企业或组织独立完成,因此而且为了节省费用,必须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建立灵敏的信息网络。生态产业园建设中需要的信息量要比传统的]二业园大的多,因为它需要企业在相互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密切的合作。仅在生态产业园的规划阶段所需要的信息就包括:(1)产业系统的边界和系统中的成员。了解系统边界和成员后,才能发现潜在的产品及废物的供应商和使用者,因此园区的建设的第一步就是收集园区内的企业信息,在此基础上才能将相关企业进行组合。(2)物质的流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企业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输人输出情况。(3)数量和时空分布。生产的情况会受到时空的影响,例如啤酒厂在夏天的产量就会高于冬天,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的量也会随着季节而变化,因此利用副产品或废物的企业要及时了解上游企业的变化,以便做好必要的准备。(4)法律法规。即生态产业园中的企业所必须遵守的有关法律法规。
[编辑]
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理念
为实现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科学化管理,有必要在现有经济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即生态产业管理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建立起新型的产业生态系统管理体系。生态产业管理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管理,只有结合产业生态系统的特点,采用整体协同理念、区域理念、生态效益理念、耦合共生理念进行管理,才能把握产业生态化方向,实现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整体协同理念
对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管理,首先必须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抓好全局。每个企业都必须服从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利益,坚持产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方向,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全局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其次,还必须考虑系统的层次性。只有依据层次性管理,才能保持系统的协同性。产业生态系统可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任何一个较小的产业都是较大产业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讲,低层次的较小产业耦合成高层次的较大产业的过程是一个非线性过程,高级产业具有低级产业所不具备的结构和功能,低级产业的可持续并不保证高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对该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必须在强调系统管理整体性的同时,注意管理的层次性,使得该系统内的各子系统能够同绕系统的总目标协同一致地开展工作。
2.区域理念
产业生态系统是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基础上构建的产业协作系统,其本身在区域上存在着空间集聚现象,生态产业管理离不开具体的区域背景,合理的生态产业结构与布局要求必须具有区域理念。生态产业结构与布局要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相一致,开发和建设活动必须符合生态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一方面生产对环境资源的需求要同自然界的供给能力相平衡,另一方面废弃物排放对于生态的冲击要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因此,在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规划和发展建设中,必须考虑所在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状况、技术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策法规和文化背景,考虑各个产业废弃物交换的便捷与高效。一方面要求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合理生态产业布局;另一方面,还必须协调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必须遵循区域性原则,即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发展战略,并通过有关补偿措施协调不同区域间的生态产业发展。
3.生态效益理念
生态效益可以理解为提供具有竞争力价格的商品与服务来满足人们需求,同时,这些商品与服务必须逐渐降低其生命周期中对于资源的消耗强度和对于生态的冲击,使之至少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当。生态效益含有兼顾经济与生态两方面效率的意义。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生态效益鼓励产业要更具有竞争力、更为创新、更对环境负责任。
追求生态效益目标,不仅会促使企业自身经济行为的生态化转向,还会通过以下几方面效应激励企业间废物利用的合作:(1)生态效益目标对企业间合作的直接激励。为了实现废物综合利用,企业可以采取内部的自我循环和外部的企业间循环。这就要求企业为了实现“副产品”的正常交换,不断深人交流技术、工艺等方面的信息,相互协调统筹。(2)资产专用性对企业间合作的激励。由于企业在技术和_T艺上的互相牵制,依靠“副产品”交换为纽带建立的交易关系,具有更强的资产专用性特征,它能够促使企业形成一个经济活动中心,进而产生建立更为密切交易关系的动力和愿望。(3)聚集效应对企业间合作的反馈激励。上下游企业间的共生合作使它们成为一个投人产出的关联体,这会引发它们向某一区域集聚,各企业通过产业链(网)的方式连接起来,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企业联合体”,增强了企业经营环境的稳定性,参与各方均能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同时,这些由集聚产生的收益优势会进一步强化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是追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是产业生态系统存在的根本,可持续性是生态产业的目的。生态效益目标可以有效解决经济目标下的资源浪费、企业低层次竞争等问题,并月.通过对企业问合作协同的激励,内化企业进行合作的行为动力,,更易促进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在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作用会迫使系统内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因下,不断通过改进生产T艺,拓宽原材料的选择面,变系统内其他企业的废弃物(能)为有益原材料,降低原料成本,在保障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全面提高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
4.耦合共生理念
耦合共生理念是在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过程中,处理产业生态系统与其子系统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时所依据的基本观念。不仅包含对系统内生态产业链(网)上下游企业的共生合作管理,还包含了管理理念从单纯的生产经营管理向生产经营管理与生态环境管理相结合的转变。
产业生态系统中生态产业链(网)上下游企业间形成的废弃物交易行为,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共生合作关系。生态产业链上的共生企业间既存在彼此协同又存在利益竞争,受益的对称是共生体中企业间实现顺利交易的基本保障。对称性受益主要表现为副产品交换价格、交换数量的公平以及合作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上。因此,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要基于耦合共生理念,促使企业在自愿的原则下,以自由贸易的方式,通过重复交易谈判,最终形成废弃物的交易契约:即上游生产企业要制定优于生态产业链以外其他企业的副产品交易价格,下游企业要优先采用本园区内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通过副产品价格和供应的双边约束,下游企业获得价格低廉,质量好的副产品,上游企业获得出售副产品的额外收益或节约处置费用,从而实现了各方企业的共赢,合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得到保障。
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管理,是生产经营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实现有机统一的结果。生态产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还要遵循生态规律的要求,自觉协调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实现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经济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产业系统发展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每个阶段,都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处理和协调好生产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关系,使生产经营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在保证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协调互促犁的现代生态经济管理模式。这种共生观还指对传统管理竞争观的超越,树立竞争与共生的双重管理观。
[编辑]
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
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面向产品环境管理的方法,即生命周期评价;第二类是面向绿色产品开发的方法,即产品生态设计;第三类是面向区域的规划方法,即生态产业园的规划设计;第四类是面向生态产业开发的方法,即生态产业孵化;第五类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即生态产业链的风险评价。
1.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是对某种物质、过程或产品从产生到扔弃乃至再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资源、环境、经济和技术的评估。1990年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AC)将生命周期评价定义为“生命周期评价,一种对产品、生产工艺以及活动对环境的压力进行评价的客观过程,它是通过对能量和物质利用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废物排放进行辨识和量化来进行的。其目的在于评估能量和物质利用,以及废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寻求改善环境影响的机会以及如何利用这种机会。这种评价贯穿于产品、工艺和消费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提取与加工、产品、制造、运输以及销售、产品的使用、再利用和维护,以及废物循环和最终废物的处置”。目前生命周期评价(LCA)已形成了基本的概念框架、技术步骤和系统软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规定为ISO14000认证的基本方法,其基本结构可归纳为4个有机联系的步骤:目的与范围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目前已颁布的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标准有:ISO1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一目的与范围确定,清单分析)。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种环境管理丁具,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应用领域可归结为4个方面:
(1)产品系统的生态辨识与诊断。通过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识别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工艺过程和产品寿命阶段。不同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的环境影响是不同的。例如电冰箱的主要环境影响阶段是用后处理阶段,即CFC释放对臭氧层损耗和全球变暖的影响非常严重,而彩电的主要影响阶段是使用阶段。另外,也可评估产品(包括新产品)的资源效益,即对能耗、物耗进行全面平衡,一方面降低能耗、物耗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帮助设计人员尽可能采用利于环境的原材料和能源。
(2)产品环境影响评价与比较。以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分析比较某一产品系统内的不同方案或者对替代产品(或工艺)进行比较。例如通过分析燃油汽车和电力汽车,发现电力汽车的环境影响并不像通常认为的很小,而是要大于燃油汽车。
(3)生态产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直接将生命周期评价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中。例如丹麦的著名电冰箱厂GMM通过对其原有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发现电冰箱的使用阶段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大.而在用后处理阶段对臭氧层损耗和全球变暖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设计除了低能耗、无CFC的新一代电冰箱LER200,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4)再循环工艺设计。大量生命周期评价工作结果表明产品用后处理阶段的问题十分严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用后的拆解和资源的回收利用。因而迅速出现了一大批“为再循环而设计”或“为拆解而设计”的企业和研究机构。
(5)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可借助于生命周期评价进行环境立法、制定环境标准和产品生态标志。
2.产品生态设计
产品生态设计首先是产业观念的创新,包括生态效率创新:怎样把产品生产工艺改进得更好,以生态经济上最合理的方式利用资源;生态效用创新:怎样设计一个生态和经济上更合理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生态产品开发的战略步骤包括:改善材料质量,减少材料消耗,优化工艺流程,优化流通渠道,延长生命周期,减少环境负担,优化废物处置,优化系统功能。
应用生态产品设计的原则,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来考虑产品的环境影响问题。具体地说,在原材料选择阶段强调使用经济和技术合理的可再循环材料,在产品生产阶段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水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排放,并强调生产过程应该对人体和生态系统没有重大的危害。在产品的销售和使用阶段强调尽量减少运输及运输所引起的排放,减少产品的包装,使用可再利用或再循环包装材料,并强调在产品使用过程中节省能量,对使用者和生态环境没有严重危害等。在产品使用后处置阶段对产品进行回收,并按照减量、再利用、再循环、物质或化学处理、处置等优先顺序对其进行处置。
3.生态产业园的规划设计
生态产业园是一种通过规划系统内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达到能源和原材料使用最小、废物产生量最小的工业系统。并且系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关系、生态关系和社会关系。与传统的工业园相比,生态产业园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界定了一个具有相互利益关系的企业群落,并日.将其纳入到规划设计中;通过使用有毒材料的替代品、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综合处置等方法减少生态产业园对环境的影响或生态产业园的生态足迹;通过采用灵活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热电联产和递级利用等方法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采用灵活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再利用和再循环等方法来减少资源的消耗;通过建立生态产业园与其周边地区的供给关系的连接,将生态产业园融人到区域发展的网络之中;从企业群落整体考虑单个企业的行为,环境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得以不断地提高;为鼓励企业达到既定的环境表现目标,制定灵活的管理制度体系;采用经济手段限制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闭环流动;吸收新的企业,以填补企业群落的“生态位”或为已有的企业提供补充。
在生态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中,具体的内容应随当地的自身特点和规划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生态产业园的规划应尽多的考虑维护当地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产业园应尽可能地在满足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前提下,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量;生态产业园应尽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在建筑材料选用、能源使用、产品制造及服务过程中,生态产业园应尽量选用可再生资源;生态产业园应该将“防止废物产生”作为一项规划设计要求,应用到生态产业园的规划、基础设施的建造及丁艺设计等各个阶段中;生态产业园应设计出与自然系统环境消纳能力相匹配的、多样性的T业、商业、原材料、产品和服务的种类;生态产业园应从工艺、管理和经济几方面提供支持,以保证废物在单位内部和单位间的循环利用;生态产业园应鼓励发展有以下特点的产品和服务:本身对环境友好并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安全;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高;可以再循环、再利用或能被安全处置。
4.生态产业的组合、孵化
生态产业的组合、孵化及设计原则有:
(1)横向耦合:不同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2)纵向闭合:从源到汇再到源的纵向耦合,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为一体,第一、二、i产业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3)区域耦合:厂内生产区与厂外相关的自然及人T环境的产业生态系统或复合生态体,逐步实现废弃物在系统内的全回收和向系统的外的零排放;(4)柔性结构:灵活多样、面向功能的结构与体制,可能时根据资源、市场和外部环境的随机波动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及T艺流程;(5)功能导向:以企业对社会的服务功能而不是以产品为经营目标,谋求T艺流程和产品的多样化;(6)自我调节:以生态控制论为基础,能自我调节的决策管理机制、进化策略和完善的风险防范对策;(7)信息网络:内外信息及技术网络的畅通性、灵敏性、前沿性和高覆盖度。
5.生态产业链的风险评价
产业链的风险评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就是对产业链的不稳定性或柔性进行评价。所产业链的柔性是指产业链长期运作的潜力特别是抵御外界变化的恢复力,也可以称之为弹性。一个健康运作的生态产业链应该是稳定或是具有柔性的,产业链的稳定或柔性具体表现为能够抵御各种风险,包括经营管理风险、维护风险和或有风险,抵御风险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这条产业链能否长期健康的运作下去。
(1)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产业链的稳定运行是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和谐匹配,是企业间利益分配和要素配置的均衡。从产业生态系统外的市场性因素和系统内技术性因素对生态产业链的不稳定性进行分析,可分为两个方面:交易性不稳定和非交易性不稳定。交易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交易成本过高。对于生态产业链的企业来说,形成稳定交易关系的交易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企业要在市场上从无数的企业中寻找到完全满足其生产需求的大批量、连续性和质量稳定的交易伙伴的副产品,要付出巨大的信息成本。非交易性不稳定因素主要源于产业生态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包括生态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制度的不完善性、技术运用的不成熟和收益不确定性、产业规制的滞后性,这种不确定性会影响到产业链的稳定性。
(2)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包括技术成本风险、交易风险、市场风险、自身管理风险。
①技术成本风险。生态产业链的形成或者说对副产品的利用在目前阶段的重要基础就是技术。新技术的采用会对构成工业产业链提供新的机会,但新技术的采用往往会带来技术成本的提升,一个成功的产业链应该使技术成本能够在产业链中得到消化,并且进一步获得赢利。如果技术成本在这条产业链中没有得到消化,只是提供了组成产业链的可能,并且增加了相应的成本,那么这条产业链就存在风险。这种风险就应该通过其他措施诸如政策、税费等予以消化,否则产业链就面临崩溃的边缘。
②交易风险。交易风险主要体现在交易双方的搜寻过程、利益分配和履约的稳定性。生态产业链中企业之间会在资源的使用、信息交流和副产品的利用方面建立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交易,但也要强调责任和义务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在构建生态产业链时,要明确产业链中各个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核心企业要明确,只有明确了权利和义务,才能将交易风险降到可以控制的地步,否则交易风险将转嫁到末端企业。
③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需求风险,之所以要构建柔性的生态产业链,就是因为只有柔性的产业链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市场的风险有大有小,如果一条产业链连一点市场风险都不能承担的话,构建这条产业链是不妥当的’冈陛的产业链很有可能被市场需求轻微的变化而导致断裂。一般的产业链应该是动态的,才有生命力。
④自身管理的风险。组织起来的产业链中,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链都能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取得成效,一些产业链的构建更主要是侧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仅能达到平衡。如果自身管理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出现不平衡,产业链就面临崩溃的危险。应该让产业链中各方充分意识到,构建产业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经济利益,更多的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链当中各个节点应该有对整个产业链正常运转负责的态度,这就需要对自身管理严格要求。
(3)维护风险
①外来企业的风险。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外来物种往往能够对已经存在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生态链崩溃。生态产业链也是如此.一个正常运转的产业链,其物流应该是平衡的,外来企业的介入就会使目前的物流和信息流失去平衡,其破坏不是取代了生态链中的某个企业,而是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合理的配置。因此,应该认识到建立生态产业链的最终目的不是经济效益而应该是资源效率,所以政府在招商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产生由于外来企业的出现导致资源不能优化配置的结果。
②信息公开的风险。生态产业链的构建过程中,信息的交流非常重要,信息的交流能够减少构建过程中的搜寻成本,但也应该看到由于信息的公开在某些时候也对产业链形成了一定负面影响。特别是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时,比如A厂原料是B工厂的副产品,A厂对B厂副产品的利用成功导致一些类似A厂的企业也参与了对B厂原料的争夺中,结果B厂的副产品水涨船高,使生态链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另外在生态产业链中的组合过程中,特别是企业内部的一些做法基于某些技术的改进和突破或利用途径的巧妙,信息的公开可能使企业的很多努力付诸东流。这种风险应该从企业之间建立的诚信关系中予以规避。
③契约风险。现在生态产业链中.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都是以经济合同的形式进行,合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链正常运作的基础,对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产业链来说这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对于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的产业链特别是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来说,这种契约有可能使其对市场的反应变的有所顾忌。因为,核心企业产品和产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链中其他企业的产品和产量,契约的责任往往对这种变化缺乏迅速的反映。这也是一些大跨国企业不愿意参与生态产业链的原因之一。因此,生态产业链的契约既要达到使产业链中各企业遵守的目的,又要在契约的制定上体现产业链契约的特点:比如契约的时间短,对市场变化的调整要有更大的允许范围,对产业链的末端企业的保护措施要更加有效。
[编辑]
参考文献
来自"http://wiki.mbalib.com/wiki/%E4%BA%A7%E4%B8%9A%E7%94%9F%E6%80%81%E7%B3%BB%E7%BB%9F"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分享到:
本文关键词:产业生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