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不同氧化剂活化过硫酸钠对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19 11:19

  本文关键词:不同氧化剂活化过硫酸钠对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分别以过氧化氢、过碳酸钠和过氧化钙活化过硫酸钠降解蒽、芘及苯并芘3种多环芳烃,并对其反应过程进行动力学讨论及降解产物分析。结果表明,3种氧化剂活化过硫酸钠的效果依次为过碳酸钠过氧化氢过氧化钙。在温度25℃,土与水均为5 g,过碳酸钠与过硫酸钠在水中浓度分别为0.67及1.0 mmol·g-1,反应时间180 min时,蒽、芘和苯并芘的降解率分别为96.8%、93.5%和96.8%。动力学考查结果表明,过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活化过硫酸钠降解多环芳烃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且土壤中绝大部分多环芳烃被降解。
【作者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化工研究院;
【关键词】过硫酸钠 活化 多环芳烃
【基金】:2014上海市科委土壤专项(14231200502)
【分类号】:X53
【正文快照】: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特性,且难被生物降解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1],其在环境中有极强的迁移能力,与水和大气相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更易成为多环芳烃的中转站和仓库[2-3]。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多环芳烃被排放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东美,郝秀珍,薛艳,仓龙,王玉军,陈怀满;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4年02期

2 占新华,周立祥;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环境行为[J];生态环境;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亚;贺乾嘉;凌婉婷;;焙烧热处理对土壤中锌、铜的固定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09期

2 白亚妮;郑国华;孙然;;污染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J];江西科学;2016年05期

3 吴静琳;章绍康;陈竹争;;螯合剂辅助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2016年05期

4 黄东风;王忠玮;王利民;李卫华;邱孝煊;罗涛;;蔬菜-土壤系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16年16期

5 薛秀炜;罗千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进展研究[J];中国锰业;2016年03期

6 王敏;王进鑫;王榆鑫;宋清玉;李春燕;陈科皓;;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铅胁迫对白羊草种子和幼苗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6年04期

7 张影;徐建;;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与防治[J];西部皮革;2016年08期

8 黄亮;张经;吴莹;;长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J];生态毒理学报;2016年02期

9 舒茂;葛斐;刘国强;方红亮;;亚铁离子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年09期

10 刘奇;李智;;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与现状[J];化工管理;2016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东美,邓昌芬;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2 ZORN Roman,Czurda Kurt;Electrochemical remediation of copper contaminated kaolinite by conditioning anolyte and catholyte pH simultaneousl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3年03期

3 韦朝阳,陈同斌;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4 刘长江,门万杰,刘彦军,张浩;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年04期

5 易筱筠,党志,石林;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J];农业环境保护;2002年05期

6 周乃元,王仁武;植物修复——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新途径[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2年05期

7 周启星;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再造与展望[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年08期

8 龙新宪,杨肖娥,倪吾钟;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6期

9 杨柳春,郑明辉,刘文彬,安凤春,莫汉宏;有机物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年06期

10 万云兵,仇荣亮,陈志良,张景书;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提高植物提取修复功效的探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萍;姚檀栋;丛志远;燕新梁;康世昌;张勇;;珠穆朗玛峰地区土壤和植被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海拔梯度分布[J];科学通报;2006年21期

2 Staffan Lundstedt;Paul A.White;Christine L.Lemieux;Krista D.Lynes;Iain B.Lambert;Lars銉berg;Peter Haglund;Mats Tysklind;王丽平;;多环芳烃污染区域氧化多环芳烃的来源、迁移转化和毒性危害[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7年06期

3 ;欧盟2010年正式限用多环芳烃[J];特种橡胶制品;2008年01期

4 刘廷凤;陶丹丹;王磊;刘常志;顾阳;丁克强;;公路两旁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于国光;张志恒;叶雪珠;孙彩霞;袁玉伟;杨桂玲;;杭州市郊区表层土壤中的多环芳烃[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研究团队定量分析了我国居民多环芳烃呼吸暴露风险[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王振;高云涛;刘晓海;;化工厂土壤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评价[J];环境科学导刊;2010年04期

8 刘增俊;滕应;黄标;李振高;骆永明;;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农田土壤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与源解析[J];土壤学报;2010年06期

9 于国光;叶雪珠;赵首萍;张永志;张棋;王钢军;;杭州市郊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风险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5期

10 ;布达佩斯城市地区空气中的多环芳烃[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卫生学分册);197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国光;张志恒;叶雪珠;袁玉伟;孙彩霞;杨桂玲;;杭州市郊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风险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2 杭维琦;薛光璞;;南京市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3 魏垠;高铭徽;郭良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多环芳烃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秦宁;朱樱;徐福留;;白洋淀大气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与沉降通量[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陶澍;;从多环芳烃的排放、迁移与暴露说起[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9: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C];2007年

6 马静;Yuichi Horii;程金平;王文华;Kurunthachalam Kannan;;电子电器废弃物拆解地区中氯代多环芳烃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刘金泉;吴明松;王丽;黄君礼;;二氧化氯对多环芳烃污染物的去除效果[A];二氧化氯研究与应用--2010二氧化氯与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艳;张经华;林金明;;多环芳烃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9 胡健;张国平;刘,

本文编号:462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62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9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