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污染及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峻,相应地,二氧化碳减排所带来的国际压力也愈发明显。山西省作为一个典型的高碳经济省份及国家煤炭能源基地,其经济发展和二氧化碳减排间的矛盾逐步突现。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完成二氧化碳减排任务,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山西省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低碳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库兹涅茨曲线等理论为指导,在从碳排放结构、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等方面分析山西省碳排放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概念框架及碳排放效率自身的特点,构建了基于DEA-Tobit两阶段法的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评价模型。运用DEA法对包括山西省在内的全国29省(市)的碳排放效率从静态和动态方面进行了测算及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山西省碳排放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方面,山西省的碳排放效率处于全国下游水平;在动态方面,其碳排放效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技术因素、禀赋结构能够促进山西省碳排放效率的提升;能源结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以及产业结构对山西省碳排放效率起着抑制作用。最后,针对以上四类抑制因素,提出了旨在提高山西省碳排放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山西省 碳排放效率 影响因素 DEA-Tobit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21;X3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9-11
- 1.1.1 论文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碳排放效率11-12
- 1.2.2 碳排放效率测算方法12-13
- 1.2.3 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13-15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点15-19
- 1.3.1 研究方法15
- 1.3.2 研究内容15-17
- 1.3.3 创新点17-19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9-23
- 2.1 碳排放效率概念界定19-20
- 2.1.1 效率概念19
- 2.1.2 碳排放效率概念19-20
- 2.2 碳排放效率的理论基础20-23
- 2.2.1 低碳经济学理论20-21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21-22
- 2.2.3 库兹涅茨曲线理论22-23
- 3 山西省碳排放现状23-31
- 3.1 碳排放总量核算23-24
- 3.2 碳排放现状分析24-30
- 3.2.1 碳排放结构分析27-28
- 3.2.2 碳排放强度分析28-29
- 3.2.3 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29-30
- 3.3 本章小结30-31
- 4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31-40
- 4.1 DEA-Tobit两阶段法31-33
- 4.1.1 DEA模型31-32
- 4.1.2 Tobit模型32-33
- 4.2 碳排放效率测度模型33-35
- 4.2.1 模型选择33
- 4.2.2 指标构建33-35
- 4.3 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模型35-39
- 4.3.1 影响因素的逻辑关系36-37
- 4.3.2 影响因素的确定37-39
- 4.4 本章小结39-40
- 5 山西省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40-61
- 5.1 山西省碳排放效率评价40-54
- 5.1.1 山西省碳排放效率静态对比分析40-50
- 5.1.2 山西省碳排放效率动态对比分析50-54
- 5.2 山西省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分析54-60
- 5.2.1 模型求解及修正54-58
- 5.2.2 结果分析58-60
- 5.3 本章小结60-61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61-66
- 6.1 基本结论61-62
- 6.2 对策建议62-64
- 6.3 不足与展望64-66
- 附录66-72
- 参考文献72-78
-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78-79
- 致谢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2 莱斯特R.布朗;李康民;;美国向大规模降低碳排放迈进:两年下降9%[J];世界环境;2009年06期
3 李皓;;算一算自家的碳排放[J];科技潮;2010年01期
4 ;碳泄露[J];求是;2010年04期
5 张秀梅;李升峰;黄贤金;李颖;;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4期
6 ;法国政府宣布搁置碳排放税计划[J];节能与环保;2010年04期
7 ;香港特别行政区:年人均碳排放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四川建材;2010年04期
8 张超;;碳排放、家庭与城市发展[J];产经评论;2010年04期
9 姜鑫民;;正确看待中国碳排放增加[J];中国石油石化;2010年20期
10 ;欧盟将制定2013年碳排放目标[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初枝;黄贤金;;区域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红光;刘卫东;;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初枝;黄贤金;;江苏省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黄贤金;胡初枝;;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吴婕;肖荣波;江海燕;艾勇军;;广州居住社区碳排放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华斌;今年下半年将开征碳排放税[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学梅;法搁置碳排放税计划[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国网能源研究院博士 陈武 国网能源研究院硕士 常燕;中国碳排放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一般规律[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任佳;寻求碳排放计算新方法[N];中国建设报;2013年
5 记者 雷新;2011年中国碳排放占到世界总量的24%[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暨南大学教授 孙东川;是碳排放,,还是碳消费?[N];光明日报;2013年
7 公管学院;齐晔、何建坤等与美英科学家辨析中国碳排放之谜[N];新清华;2013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王小川;北京碳排放权指标交易开放在即[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李荣;上海出台碳排放管理办法[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记者 杨汛;碳排放罚款“第一单”两周内下发[N];北京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贤;基于3E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地域差异及碳排放空间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黄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李炎亭;甘肃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钱明霞;产业部门关联碳排放及责任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5 鲁力;不同碳排放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及协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尔俊;碳排放约束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统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AMZATH AHMED(阿迈德);马尔代夫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因果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8 杜刚;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9 欧元明;中国省域碳排放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10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琴;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的人口生存碳排放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2 肖翔;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牛晓婧;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及行业碳排放强度贡献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4 赵明;城市化对上海市碳排放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何伟;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竞;河北省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7 王天格;基于我国碳排放制度下的企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吴梅;江苏省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9 刘柏利;碳排放视角下的绿色住宅项目成本效益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10 柯晓蕾;民法视野下的碳排放权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6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