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水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都市水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发展,资源环境的日益恶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加剧,2014年颁布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将北京划分为超大城市。北京的城市发展与水资源供给不足、水环境污染严重之间的的潜在矛盾日益显现。官厅水库是首都北京重要的水源之一,其流域上游河北省怀来县是北京市“上风”、“上水”的重要生态屏障区,当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影响官厅水库供水的水量和水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环境,怀来县和延庆区牺牲了重要的发展机会付出了巨大代价,导致贫困落后,加之生态环境本身脆弱,该地区成为经济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相互交织的敏感区域。为解决怀来县和延庆区为保护生态环境以丧失发展权为代价而导致贫困的问题,使生态环境的保护者能够在保护首都水源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中继续保持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区经济,笔者认为应当抓紧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这一机遇,构建完善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协调首都跨界水源地的发展,引导该区域生态补偿的有序开展,为京津冀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在流域、水源地生态补偿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之上,根据首都水源保护核心区——官厅水库所在地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和北京市延庆区的生态补偿现状,结合实地调研发现的若干问题,分析官厅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从研究区的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生态补偿现状,探究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实践经验,探讨完善首都跨界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探讨利益相关者、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实现路径、补偿资金筹措渠道、补偿的保障体系和监督机制,最终提出完善首都跨界水源地——怀来县和延庆区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首都跨界水源地 水源保护核心区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官厅水库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321;F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11-12
- 1.2.2 国内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12-13
- 1.3 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3-15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5
- 1.3.3 技术路线15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15-17
- 2 水源地生态补偿基础理论17-23
- 2.1 相关概念17-18
- 2.1.1 生态补偿17
- 2.1.2 水源地、流域生态补偿17-18
- 2.1.3 机制18
- 2.1.4 生态补偿机制18
- 2.2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18-20
- 2.2.1 公共产品理论18-19
- 2.2.2 外部效应理论19
- 2.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19-20
- 2.2.4 博弈论20
- 2.3 生态补偿基本原则20-22
- 2.3.1 受益者付费原则,损失者获补原则20-21
- 2.3.2 公平原则21
- 2.3.3 内部补偿与外部补偿相结合原则21
- 2.3.4 公开公正、权责一致原则21-22
- 2.4 生态补偿的模式、类别与方式22-23
- 2.4.1 补偿模式22
- 2.4.2 补偿实施方式22-23
- 3 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必要性23-31
- 3.1 水源保护核心区概况23-26
- 3.1.1 自然地理概况23-24
- 3.1.2 社会经济概况24-26
- 3.2 首都跨界水源地生态补偿政策26-27
- 3.2.1 退耕还林(草)工程26
- 3.2.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6
- 3.2.3 稻改旱项目26-27
- 3.2.4 京冀水源保护林27
- 3.3 完善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27-28
- 3.3.1 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7-28
- 3.3.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28
- 3.4 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8-31
- 3.4.1 两地对生态补偿认识分歧较大28-29
- 3.4.2 生态补偿操作不规范29
- 3.4.3 补偿方式较单一29
- 3.4.4 生态补偿缺乏反馈和监督29-31
- 4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31-43
- 4.1 官厅水库生态补偿的利益群体31
- 4.1.1 水源地核心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客体和对象31
- 4.1.2 水源地核心保护区生态补偿主体31
- 4.2 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31-34
- 4.2.1 核算方法31-33
- 4.2.2 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33-34
- 4.3 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渠道34-35
- 4.3.1 政府财政转移34-35
- 4.3.2 生态补偿税费35
- 4.3.3 民间生态补偿基金35
- 4.4 生态补偿的方式的实现路径35-38
- 4.4.1 政策补偿36
- 4.4.2 资金补偿36-37
- 4.4.3 智力补偿37
- 4.4.4 产业补偿37
- 4.4.5 综合补偿37-38
- 4.5 生态补偿保障体系及监督机制38-40
- 4.5.1 组织保障38
- 4.5.2 财政保障38-39
- 4.5.3 法律保障39
- 4.5.4 社会保障39
- 4.5.5 第三方监测评估机制39-40
- 4.5.6 公众参与机制40
- 4.6 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实践及借鉴40-43
- 4.6.1 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实践经验40-41
- 4.6.2 国内水源地生态补偿实践经验41-43
- 5 对策建议与进一步研究43-46
- 5.1 对策建议43-44
- 5.1.1 建立多模式的生态补偿方式43
- 5.1.2 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区域合作机制43
- 5.1.3 建立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机制43-44
- 5.1.4 加强对口支援与延怀合作44
- 5.1.5 完善生态补偿各项机制44
- 5.2 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44-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50-51
- 附录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学灿,洪尚群,李风歧;生态补偿的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年06期
2 梁柱;;生态补偿:给社会公平一个推手[J];环境;2005年04期
3 于江海;冯晓淼;;评价生态补偿实施效果的方法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4 孙新章;谢高地;张其仔;周海林;郭朝先;汪晓春;刘荣霞;;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J];资源科学;2006年04期
5 肖爱;;对西部生态补偿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施雪;宋豫秦;杨姝影;;生态增益补偿问题探讨——对东西部生态补偿争议的思考[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2期
7 赵建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7年01期
8 洪尚群;何兴民;戴云;;走出生态补偿困境[J];中国改革;2007年07期
9 陶克菲;;生态补偿,协调区域环境利益的平衡杠杆[J];环境教育;2007年08期
10 ;政策[J];WTO经济导刊;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贤金;;土地生态补偿:模式类型、价值基础与实现路径[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永宁;;生态补偿法学涵义的经济学分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刘俊威;吕惠进;;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严力蛟;;生态补偿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王超宇;邸永召;;生态补偿制度之探究——以正外部性的生态补偿为视角[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6 谢维光;陈雄;;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述评[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7 施燕;陈原笑;苏倪;;生态补偿概念辨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任诗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逸;黄贤金;胡初枝;;基于生态补偿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江苏省沿海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文华;;北京市森林的生态服务与生态补偿[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本太;生态补偿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赵凡;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纳入国家试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3 ;浙江生态补偿走向制度化[N];人民日报;2006年
4 阮晓琴;环保总局将在四领域试点生态补偿[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记者 陈浩;环保总局:四个重点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N];商务时报;2007年
6 顾瑞珍邋丁冰;环保总局:生态补偿试点将在四领域展开[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郑晓波;我国将在四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N];证券时报;2007年
8 记者 王立忠;我市4个县(市)区获省政府生态补偿[N];铁岭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徐琦;生态补偿尚需平衡多重利益[N];中国环境报;2008年
10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刘晓峰;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立洪;生态补偿量化方法及其市场运作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2 胡小飞;生态文明视野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王志风;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高辉;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宋蕾;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理论与计征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余璐;生态补偿的政府间供给议价[D];暨南大学;2009年
7 金艳;多时空尺度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黄润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9 王燕;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何承耕;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云聪;生态补偿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林燕;生态补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楚乔;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李梅;我国生态补偿的哲学反思[D];新疆大学;2009年
5 郑麒;基于宁波余慈地区统筹规划的生态补偿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周劲松;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张晓静;政府在生态补偿中的主导作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8 江秀娟;生态补偿类型与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翠;建立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其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女杰;基于生态服务和生态消费的区域生态补偿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都市水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3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73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