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不同来源氮磷负荷及形态组成贡献
本文关键词:滇池不同来源氮磷负荷及形态组成贡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滇池富营养化严重,通过对湖泊不同来源氮磷负荷及其对水污染贡献的探讨,为进一步实施滇池内源和外源的污染控制及小流域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滇池河流入湖ρ(TN)变化在2.91~94.01 mg/L之间,以ρ(DIN)最高,而ρ(DON)(溶解性有机氮)和ρ(PN)(颗粒态氮)均较低;滇池河流氮入湖负荷总量为6908.47 t/a,绝大多数河流以DIN负荷为主,平均贡献为67.15%;DON和PN入湖负荷贡献相近,平均分别为17.86%和14.99%;不同形态氮入湖负荷贡献季节性差异明显,DIN较高值出现在春夏季3—9月份,平均入湖贡献达到74.01%;DON较高值则出现在秋冬季(9—1月),平均入湖贡献达到33.42%;PN入湖负荷贡献月份变化差异较小,最高值出现在2月,贡献为40.19%。滇池河流入湖ρ(TP)变化在0.11~1.93 mg/L之间,以DIP(溶解性无机磷)和PP(颗粒态磷)形态为主,ρ(DOP)(溶解性有机磷)较低;滇池河流入湖磷负荷总量为280.51 t/a,绝大多数河流主要以DIP入湖,平均贡献为43.48%;PP形态入湖负荷次之,平均贡献为31.64%;DOP入湖负荷较低,平均贡献为24.88%;DIP入湖负荷贡献较高值出现在3、4和11月的枯水期,平均入湖负荷贡献达到55.30%;PP入湖负荷贡献较高值出现在1月和7月,平均入湖负荷贡献为56.14%;DOP入湖负荷贡献月份变化差异较小,最高值出现在12月,贡献为21.85%。滇池大气湿沉降入湖ρ(TN)平均值在0.66~2.05 mg/L之间,最高值在9月,TN及不同形态氮的最低值均出现在5月。ρ(DTN)平均值在0.62~1.50 mg/L之间;ρ(DIN)平均值在0.58~1.31 mg/L之间;ρ(PN)平均值在0.04~0.36 mg/L;ρ(DON)变化较为剧烈,9月(0.64mg/L)最高。ρ(TP)平均值在0.04~0.21 mg/L之间,最高值出现在10月,最低值出现在9月。ρ(DTP)平均值在0.02~0.19 mg/L之间;ρ(DIP)平均值在0.01~0.08 mg/L之间;ρ(PP)平均值在0.01~0.10 mg/L;ρ(DOP)变化较为明显,10月(0.64 mg/L)最高,其他月较低。TP沉降负荷为36.10 t,其中,DTP负荷为19.66 t,PP负荷为16.44 t,DIP负荷为15.21 t。滇池湖面全年TN沉降负荷为422.96 t,其中DTN负荷为343.79 t,PN负荷为79.17 t,DIN负荷为269.41 t。滇池不同形态氮的湿沉降以DIN入湖负荷贡献为主,占TN入湖负荷的63.7%;DON入湖负荷占17.59%;PN入湖负荷占18.72%。滇池不同形态磷的湿沉降以PP和DIP入湖负荷贡献为主,分别占TP入湖负荷的45.54%和42.14%;DOP入湖负荷贡献较低,占TP的12.32%。滇池36个点位柱状沉积物六个层次TN、TP负荷、埋藏负荷、潜在可释放负荷变化差异显著。滇池沉积物在0~20 cm时TN负荷的变化范围在18.30~277.67 g/m2之间,以草海最高;氮潜在可释放负荷的变化范围在6.67~84.03 g/m2之间,外海西部最高;氮埋藏负荷的变化范围在10.11~242.72 g/m2之间,草海最高。滇池沉积物在0~20 cm处时TP负荷的变化范围在11.80~125.68 g/m2之间,外海西南部最高;磷潜在可释放负荷的变化范围在1.19~15.79 g/m2之间,草海和外海中部部分区域较高;磷埋藏负荷的变化范围在7.62~118.18 g/m2之间,外海西南部较高。滇池全湖沉积物0~20cmTN负荷总量为29755.86 t;氮潜在可释放负荷总量为8943.61 t,占TN负荷总量的贡献为30.06%;氮埋藏负荷总量为20812.25 t,占TN负荷总量的贡献为69.94%。TP负荷总量为14244.74 t;磷潜在可释放负荷总量为2621.73 t,占TP负荷总量的贡献为18.40%;磷埋藏负荷总量为11623.01 t,占TP负荷总量的贡献为81.60%。
【关键词】:滇池 不同来源 氮磷 负荷 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5
- 1.1.1 湖泊外源氮磷污染背景12-14
- 1.1.2 湖泊沉积物Qg源氮磷污染背景14-15
-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15-16
- 1.2.1 选题依据15
- 1.2.2 研究意义15-16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16-17
- 1.3.1 技术路线16
- 1.3.2 研究内容16-17
- 1.3.3 工作范围17
- 1.4 实验材料和仪器17-18
- 1.4.1 实验材料17
- 1.4.2 实验仪器17-18
- 2 滇池河流氮磷入湖负荷时空变化及形态组成贡献18-35
- 2.1 河流氮入湖负荷时空变化及形态组成贡献18-25
- 2.1.1 材料与方法18-20
- 2.1.2 结果与讨论20-25
- 2.2 河流磷入湖负荷时空变化及形态组成贡献25-33
- 2.2.1 材料与方法26-27
- 2.2.2 结果与讨论27-33
- 2.3 本章小结33-35
- 3 滇池大气湿沉降氮磷入湖负荷及形态组成贡献35-40
- 3.1 材料与方法35-36
- 3.1.1 大气氮磷沉降量观测35-36
- 3.1.2 分析及计算方法36
- 3.1.3 数据统计分析36
- 3.2 结果与讨论36-39
- 3.2.1 大气湿沉降入湖氮磷浓度36-37
- 3.2.2 大气湿沉降入湖氮磷负荷37-38
- 3.2.3 大气湿沉降不同形态氮磷入湖负荷贡献38-39
- 3.3 本章小结39-40
- 4 滇池沉积物氮磷释放负荷及形态组成贡献40-64
- 4.1 滇池沉积物氮释放负荷及形态组成贡献40-47
- 4.1.1 材料与方法40-43
- 4.1.2 结果与讨论43-47
- 4.2 滇池沉积物磷释放负荷及形态组成贡献47-52
- 4.2.1 材料与方法47-48
- 4.2.2 结果与讨论48-52
- 4.3 滇池沉积物磷形态垂向变化及对释放的贡献52-62
- 4.3.1 材料与方法52-54
- 4.3.2 结果与分析54-57
- 4.3.3 讨论57-62
- 4.4 本章小结62-64
- 5 结论与展望64-67
- 5.1 结论64-66
- 5.1.1 滇池河流氮磷入湖负荷时空变化及形态组成贡献64
- 5.1.2 大气湿沉降氮磷入湖负荷及形态组成贡献64-65
- 5.1.3 滇池沉积物氮磷释放负荷及形态组成贡献65-66
- 5.2 研究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81-82
- 致谢82-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斌;滇池环境保护中的个人态度与行为——对滇池流域千名调查对象滇池环保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王彦斌;滇池:另一种忧虑[J];创造;2002年03期
3 王彦斌;滇池流域居民关于滇池环境保护与人的生活的认知——滇池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状况调查[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4 李益敏,彭永岸,王玉朝,徐旌;滇池污染特征及治理对策[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年04期
5 李杰,李俊梅;现代新昆明与治理滇池污染[J];创造;2004年12期
6 胡志浩;许继宏;韩亚平;;昆明:滇池之痛[J];森林与人类;2006年02期
7 周国升;布培德;陈眉江;欧阳林夕;朱树卓;;真实的滇池[J];创造;2006年07期
8 汪永晨;;滇池归来的忧虑[J];世界环境;2006年05期
9 ;北京大学领导与专家莅昆积极参与“水专项”滇池治理项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杨绫;高红侠;王谷芬;;滇池及其生态服务功能[J];硅谷;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一新;李中杰;倪金碧;张丽平;陈云波;张大为;何佳;张琨玲;徐晓梅;汤锐;;滇池流域工业企业水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李伯根;;控制滇池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文鑫;邓祥征;赵永宏;林英志;;滇池流域陆地生态系统氮流动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潘学军;黄斌;刘晶靓;王彬;万幸;方锴;王仁敏;金伟;;滇池水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徐天宝;马巍;黄伟;;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改善滇池水环境效果预测[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6 黄强盛;王仕禄;李清光;卢玮琪;;滇池流域无机氮特征与硝酸盐来源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S12 重金属污染与修复[C];2013年
7 王寿兵;郑正;王圣瑞;焦立新;;滇池内负荷污染治理研究初探[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胡开林;;滇池水污染治理及其可持续发展方略[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邓辅唐;卿小燕;杨绘;孙s钍
本文编号:475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7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