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临涣矿采煤沉陷区地表水环境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发布时间:2017-06-29 22:15

  本文关键词:临涣矿采煤沉陷区地表水环境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长期的开采导致了大量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在高潜水位的地质条件和降水的共同作用下,沉陷地容易积水最终形成沉陷积水区。淮北作为华东地区主要煤炭生产开采基地,地处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资源丰富,长期多煤层的重复开采导致了淮北市分布了大量采煤沉陷积水区。沉陷区积水后原有的陆生生态系统转化成水陆复合生态系统或水生生态系统。因此,对新生水体的营养盐、重金属等水质指标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主要污染物来源的可能途径,构建生态系统评价体系等问题值得关注。本文以淮北临涣采煤沉陷区水域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的对沉陷区水体营养盐、重金属等水质指标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丰水期和枯水期沉陷区水体进行污染源解析;并对沉陷区水体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1)临涣采煤沉陷区水域水体的营养盐状态为重度富营养状态:TNw指标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水平(89.87);TPw指标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水平(61.11);Ch1-a指标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水平(58.17);CODcrw指标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水平(90.48);综合营养指数为(73.06)。临涣采煤沉陷区的水体营养盐总体含量较高,有很大的富营养化风险。(2)对临涣采煤沉陷水域水体中Cdw、Niw、Znw、Cuw、Crw重金属研究表明:除Crw在临涣沉陷区存在污染风险外,Cdw、Niw、Znw和Cuw均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水标准,基本无重金属污染风险,但重金属的含量变异系数差异较大,说明存在影响重金属分布的因素。(3)临涣采煤沉陷区水域水体属于Ⅳ类水的目标水质,总体水质一般;五个功能区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污染程度排序如下,丰水期表现为:E区(4.2409)D区(4.1309)C区(4.0409)B区(3.9409)A区(3.6309);枯水期表现为:E区(4.3309)=D区(4.3309)C区(4.0209)B区(3.9209)A区(3.6209);丰水期和枯水期均体现为浍河所在的E区水质较差。(4)对临涣采煤沉陷区水域水体进行因子分析结果研究表明,沉陷区污染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均具有多源性,呈现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煤矿源污染、农村污水混合作用的结果。从丰水期向枯水期,面源污染贡献率逐渐增加,呈现从点源向非点源过渡的趋势。(5)临涣采煤沉陷区水域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473。所有采样点中,健康的样点有1个占5.88%;亚健康采样点有15个占总数的88.24%;疾病的采样点有1个,占总数的5.88%。(6)对临涣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表明:陷区主体部分中心区健康状况相对较好,水域面积较广,水体较深,有一定的自体调节能力,沉陷区水域周边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影响沉陷区整体生态系统健康。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 水环境特征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52;X52;X8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6
  • 1.2.1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进展12-13
  • 1.2.2 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13-14
  • 1.2.3 水质评价及污染源解析研究进展14-15
  • 1.2.4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15-16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16-19
  • 1.3.1 研究目的16
  • 1.3.2 研究内容16-18
  • 1.3.3 技术路线18-19
  • 第二章 样品与方法19-25
  • 2.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19-20
  • 2.1.1 自然地理概况19-20
  • 2.1.2 临涣采煤沉陷区概况20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20-25
  • 2.2.1 样品采集20-21
  • 2.2.2 样品处理和测试21-24
  • 2.2.3 数据分析及处理24-25
  • 第三章 临涣矿采煤沉陷区水环境特征分析25-43
  • 3.1 临涣矿采煤沉陷区理化指标分析25-31
  • 3.1.1 常规理化指标含量分析25-29
  • 3.1.2 常规指标相关性分析29-31
  • 3.2 临涣矿采煤沉陷区水体营养状况分析31-35
  • 3.2.1 营养盐的分布特征31-34
  • 3.2.2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34-35
  • 3.3 临涣矿采煤沉陷区水体中重金属污染分析35-41
  • 3.3.1 重金属含量分析35-38
  • 3.3.2 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38-40
  • 3.3.3 重金属风险评价40-41
  • 3.4 本章小结41-43
  • 第四章 水质评价及污染源解析43-55
  • 4.1 临涣矿采煤沉陷区水质评价43-49
  • 4.1.1 综合标识指数法43-44
  • 4.1.2 单因子水质评价结果与主要污染物分析44-47
  • 4.1.3 综合水质评价结果47-49
  • 4.2 临涣矿采煤沉陷区污染源解析49-53
  • 4.2.1 因子分析49
  • 4.2.2 污染源解析49-53
  • 4.3 本章小结53-55
  • 第五章 临涣矿采煤沉陷区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55-65
  • 5.1 候选指标的确定55-56
  • 5.2 候选指标的筛选56-59
  • 5.3 临涣矿采煤沉陷区健康综合评价59-64
  • 5.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59-61
  • 5.3.2 生态系统健康分指数的计算61
  • 5.3.3 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的计算61-63
  • 5.3.4 沉陷区健康状况与各指标的关系63-64
  • 5.4 本章小结64-65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5-67
  • 6.1 结论65-66
  • 6.2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5
  • 致谢75-76
  • 作者简介及主要成果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贵晨;国务院对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提出要求[J];中国工程咨询;2003年07期

2 赵欣;对南票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王明立;胡炳南;赵有星;;采煤沉陷区工程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3期

4 谭勇强;;采煤沉陷区治理与棚户区改造中沉陷土地的利用[J];煤矿开采;2008年02期

5 袁静宜;韩科明;;采煤沉陷区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研究[J];煤矿开采;2008年04期

6 贾善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1期

7 韩科明;李凤明;;采煤沉陷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J];煤炭学报;2009年12期

8 杨占军;李焕忠;;抚顺采煤沉陷区治理的初步设想[J];露天采矿技术;2009年06期

9 江崇国;;探索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的可持续综合治理利用模式[J];四川建筑;2010年05期

10 赵琰;;因势利导治理采煤沉陷区——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的治理经验[J];发展;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刚;;对淮南采煤沉陷区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朱梅;王振龙;陈迎春;刘素梅;;浅议淮北采煤沉陷区湿地开发利用[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利生;姜升;刘陵;;采煤沉陷区建筑用地复垦工程施工的实践与体会[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明立;张华兴;;采煤沉陷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计算分析[A];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明立;;采煤沉陷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及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6 刘学成;韩书才;;靖远矿区采煤沉陷区复垦综合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7 刘明;姜志刚;刘金辉;王华国;张峰;魏跃东;杨丽娜;;采煤沉陷区建筑地基稳定性分析与探讨[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贾俊姝;周心澄;高国雄;马海宽;;采煤沉陷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异质性分析——以山西东大煤矿为例[A];GPS在水利行业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渠俊峰;张绍良;李钢;;基于采煤沉陷区复垦的水资源蓄控规划[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贾林刚;;采煤沉陷区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价[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小飞 王海坤;治理“采煤沉陷区”须彻底逆转“恶性循环”[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记者 孙永杰;国家省市专家聚集抚顺共商采煤沉陷区整治大计[N];抚顺日报;2006年

3 辛义生;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超额完成[N];山西日报;2007年

4 杨秀勇;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全面实施[N];六盘水日报;2008年

5 ;综合治理地方煤矿采煤沉陷区[N];山西政协报;2008年

6 时明霞;惠农采煤沉陷区将改造为地质生态园[N];宁夏日报;2008年

7 贺韬;年底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N];陕西日报;2008年

8 李响邋张美玲 于波;阜新支队荣获“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先进集体”[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年

9 本报记者;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 实施市矿统筹城乡统筹[N];淮南日报;2008年

10 张丽莉;胡冬梅深入采煤沉陷区调研[N];长白山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淼;采煤沉陷区生态演替规律及菌根修复作用与后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越平;宁夏石嘴山采煤沉陷区治理及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许冬;济宁采煤沉陷区水土资源时空演变及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何家林;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财政支持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4 任梦溪;临涣矿采煤沉陷区地表水环境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安徽大学;2016年

5 张烨;山西采煤沉陷区治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6 王芸;采煤沉陷区住房保障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宋晓;鹤壁八矿采煤沉陷区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复垦方案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贺明辉;PAM对土壤物理特性及植物光合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9 刘佳;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综合开发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金明;淮河中游采煤沉陷区防洪除涝作用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临涣矿采煤沉陷区地表水环境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99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c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