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碳排放权与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的交互作用及其经济绩效

发布时间:2017-06-30 04:12

  本文关键词:碳排放权与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的交互作用及其经济绩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解决电力能源行业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和市场消纳三大主要难题,实现“十三五”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推进能源革命的要求,中国“十三五”期间将在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ET)的同时,实施绿色证书交易制(TGC),推进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的有效落实。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绿色证书交易制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当前主要难题,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基于上述背景,在分析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研究现状及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证书交易制度共同作用于电力市场下的交互作用机理及经济绩效。首先,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的制度环境以及实施机制;然后,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同时存在下的电力市场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两市场的交互作用机理;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同时存在的耦合电力市场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软件进行模拟仿真,以得到两制度同时作用于电力市场对碳排放权交易证书和绿色证书交易价格的影响、对电力价格波动的影响、对我国电产业以及电力供需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证书价格方面,RPS规划目标对碳排放权交易证书价格影响不显著,相同碳排放增长速率,不同RPS规划目标情景下碳排放权交易证书价格波动趋势基本相同;碳排放增长速率对碳排放权交易证书价格影响明显,较高的碳排放增长率导致碳排放权交易证书价格调整周期变长,较低的碳排放增长率导致碳排放权交易证书价格调整周期变短;2)在电力价格方面,碳排放交易制度和绿色证书交易制度同时存在下的电力价格规划期内总体是上升的,碳排放增长率对电力价格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对调整周期的影响,RPS规划目标对电力价格的波动幅度影响明显;3)在发电产业方面,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交易制度共同实施的条件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均是逐年增长的,而只有在较低RPS规划目标水平下火电装机容量逐年上升;4)在电力供需方面,电力供给和需求在2012年至2020年均呈缓慢增长趋势,较低RPS规划目标和普通碳排放增长率情景下电力供给需求增长趋势较其他三种情景更为明显。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绿色证书交易制度 经济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96;F426.6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ET实施效果的国内外研究10-11
  • 1.2.2 TGC实施效果的国内外研究11-12
  • 1.3 研究内容12-13
  • 1.4 研究方案及难点13-15
  • 1.4.1 研究方案13-14
  • 1.4.2 研究难点14-15
  • 1.5 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15-16
  • 1.5.1 预期成果15
  • 1.5.2 可能的创新点15-16
  • 第2章 ET与TGC的制度环境与实施机制16-24
  • 2.1 制度变迁理论16-17
  • 2.2 ET和TGC的制度环境17-21
  • 2.2.1 ET和TGC的制度内涵17-19
  • 2.2.2 TGC实施的必要性19-20
  • 2.2.3 TGC实施的可行性20-21
  • 2.3 ET和TGC的实施机制21-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ET与TGC的交互作用机理24-32
  • 3.1 比较静态分析法24
  • 3.2 模型构建24-26
  • 3.3 模型分析26-28
  • 3.3.1 短期均衡分析26-27
  • 3.3.2 长期均衡分析27-28
  • 3.4 短期ET和TGC市场关联分析28-30
  • 3.5 长期ET和TGC市场关联分析30-31
  • 3.6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ET和TGC共同作用下的电力市场经济绩效32-51
  • 4.1 系统动力学理论32
  • 4.2 ET和TGC同时存在下的电力市场系统动力学模型32-42
  • 4.2.1 系统界定及假设条件32-34
  • 4.2.2 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34-42
  • 4.3 模拟仿真与情景分析42-50
  • 4.3.1 不同情景下的ET价格和TGC价格波动分析42-46
  • 4.3.2 ET和TGC对电价波动的影响分析46-47
  • 4.3.3 ET和TGC对发电产业的影响分析47-48
  • 4.3.4 ET和TGC对电力供需的影响分析48-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第5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薇;;天津:中国首家国际化排放权交易所成立[J];产权导刊;2008年11期

2 丁宇;;雄心勃勃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J];产权导刊;2009年04期

3 ;中国首个排放权交易体系启动[J];纸和造纸;2010年04期

4 罗薇;;成绩斐然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J];产权导刊;2010年04期

5 和晋予;肖博强;;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启动与市场主体界定[J];改革;2010年01期

6 杨润高;赵细康;;论我国环境排放权交易市场设计[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7 邹鹏;;金融法视野下的排放权性质之初探[J];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张志磊;;浅议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4期

9 陈林;;航空运输业排放权交易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广东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初期以免费为主[J];造纸信息;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文娟;周晨光;姚立英;;关于我国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的建议[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刘伯酉;;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沫茹;王化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分析与制度完善[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冷罗生;;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芬;;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细康;曾云敏;王丽娟;石宝雅;吴大磊;龙辉;;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设计的本土化改造[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7 孙可娜;凌得曦;;低碳经济格局下我国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建——兼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战略谋划[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8 蒋亚娟;徐以祥;;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机制:以气候变化为背景[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王守雷;高宇;;浅析清洁发展机制的理论基础[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张彩平;肖序;;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核算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沈军;日本企业大做二氧化碳排放权生意[N];经济参考报;2006年

2 记者 庞晓敏 陈t

本文编号:500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500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