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淮河流域河南段退化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模式

发布时间:2017-07-16 10:12

  本文关键词:淮河流域河南段退化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淮河流域河南段 退化河流 生态修复模式 生态修复范式


【摘要】:针对淮河流域河南段部分河流出现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水质恶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退化问题,根据淮河流域河南段主要河流退化特点,以改善淮河流域河南段退化现状为目标,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按照修复技术的功能,筛选出水量调整、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等3类共13种适合淮河流域河南段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为使流域水生态修复更具针对性,根据流域内主要河流断流频率和洪/枯比计算,将流域内的河流分为常年有水型和间歇性断流型,然后以修复模式为修复范式研究的基本单元,分别针对流域内常年有水型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特点构建了3种修复模式,针对流域内间歇性断流型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特点构建了5种修复模式,以期为流域内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指导。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环境技术咨询工程公司;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淮河流域河南段 退化河流 生态修复模式 生态修复范式
【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4-004-001)
【分类号】:X171.4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淮河流域所属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失衡,导致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系统发生不同程度退化[1],直接影响了河流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永续利用,使流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维持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伟,杨志峰;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时空尺度探讨[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3期

2 赵彦伟;杨志峰;;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刍议[J];水土保持通报;2006年01期

3 王宏;魏民;李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J];东北水利水电;2006年03期

4 毛战坡;单保庆;彭文启;王洪军;;氮素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滞留研究进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5 孙思阳;;关于河流生态系统演变发展和维护修复的几点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4期

6 陶思明;河流生态系统与河流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J];环境保护;2000年03期

7 邹晶,李英杰;退化河流生态系统恢复面临的问题分析[J];江苏水利;2005年05期

8 陈常梅,陆经纬,李丽华;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J];山东水利;2005年06期

9 张水龙,冯平;河流不连续体概念及其在河流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发展现状[J];水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10 王燕;姚云鹏;;浅谈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及对策[J];引进与咨询;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哲仁;;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与补偿[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新辉;;河流生态系统中鱼类功能群探讨[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蒋晓辉;蔡大应;;黄河干流水库群对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的价值评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王立明;;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系统的演变及生态修复对策[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刘俊勇;陈军;英晓明;;水利工程中的渗流与生态[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大自然保护协会 Doug Blodgett;恢复河流生态系统[N];人民长江报;2007年

2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运营官彭培德:环境流是实现河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工具之一[N];中国水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江涛;水电开发对山区河流生态系统影响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瑶瑶;淮河流域(河南段)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修复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王华;河流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辑;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曹明弟;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7年



本文编号:548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548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b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