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尾水深度除磷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尾水深度除磷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污水 电镀废水 深度除磷 高级氧化 混凝剂
【摘要】:本文针对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混合型污水处理厂)除磷效果不理想,尾水总磷易超标,远高于受纳水体功能区标准,存在诱发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等问题,研发了基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尾水深度除磷技术,即通过化学混凝或氧化预处理+混凝,将磷深度处理至受纳水体功能区要求的标准值,进一步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1.污水厂尾水中各形态磷的分布特征。本研究选取了1家城镇污水厂和1家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厂,对其尾水中磷浓度和不同形态磷的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城镇污水厂尾水总磷浓度在0.41-1.39 mg/L之间,平均值为0.94 mg/L,多数情况下超过了排放标准;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的总磷浓度在1.16-1.21 mg/L之间,也超过了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厂尾水中不同形态磷的分布为:溶解态正磷酸盐含量58.45%,其他溶解态磷含量21.83%,悬浮态磷占总磷的19.72%。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的不同形态磷的比重为:其他溶解态磷(以次亚磷酸盐为主)76.72%,悬浮态磷12.07%,溶解性正磷酸盐11.21%。2.常规混凝剂对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处理效果。由于城镇污水厂尾水中正磷酸盐含量较高,适合通过混凝法除磷。本研究选用氯化铝(AlCl3)、氯化铁(FeCl3)、聚合硫酸铝(PAS)、聚合氯化铝(PAC)、氢氧化钙(Ca(OH)2)等5种混凝剂,考察各种混凝剂在不同投加量时,对尾水的磷含量去除效果。前四种混凝剂在投加量为40 mg/L时,出水中总磷浓度可达到废水排放标准(0.5 mg/L),而氢氧化钙在投加量120 mg/L时才能满足达标排放。在氯化铝和氯化铁的投加量为80 mg/L时,尾水中总磷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0.2 mg/L); PAS和PAC在投加量为100 mg/L时,尾水总磷基本可达地表水Ⅲ类标准,满足同级排入要求;而氢氧化钙在实验投加药量范围内,并不能达到同级排入要求。3.复合混凝剂合成及对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处理效果。为了改善絮凝效果、降低处理成本,本研究制备了不同金属离子配比的复合型聚硅酸铝铁(PSAF)、聚硅酸镁铁混凝剂,并与氯化铁和PAC等常规混凝剂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处理TP含量为0.96 mg/L, CODCr含量为32 mg/L的城镇污水厂尾水:PSAF金属离子配比为1:1时,除磷效果更好;相比投加PSAMF (1:1)和FeCl3,投加PSAF (1:1)去除TP、CODcr和浊度的效果更好,在投加量为0.192 mmol/L时,尾水处理后的TP和CODcr均可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4.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中磷的高效处理技术。由于尾水中次亚磷酸盐含量较高,需要经过高级氧化等预处理后再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本研究首先对高锰酸钾氧化、芬顿、臭氧氧化等三种预处理方法进行筛选,结果发现,高锰酸钾氧化法反应时间较长,需要在酸性条件进行,且出水锰离子容易超标;芬顿法也需要调整pH,且污泥产量大;臭氧氧化反应速度快、去除效果好。最终选择了O3+PSAF技术,对实际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进行处理,尾水总磷浓度为1.16 mg/L,次亚磷酸盐含量为0.89 mg/L,COD含量为76 mg/L;当臭氧投加量为24mg/L, PSAF投量0.32 mmol/L时,尾水中磷浓度可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同时COD值降至一级A标准以下。
【关键词】:城镇污水 电镀废水 深度除磷 高级氧化 混凝剂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一章 绪论14-25
- 1.1 我国水体中磷污染状况及污染来源14-15
- 1.1.1 地表水磷污染情况14-15
- 1.1.2 城镇污水厂尾水中磷的污染现状15
- 1.2 生物除磷工艺15-17
- 1.2.1 常规生物除磷工艺16
- 1.2.2 膜生物反应器法16
- 1.2.3 人工湿地除磷16-17
- 1.3 物理吸附法除磷17
- 1.4 化学混凝除磷工艺17-23
- 1.4.1 化学混凝法除磷17-18
- 1.4.2 化学除磷药剂18-20
- 1.4.3 混凝法除磷机理20-22
- 1.4.4 混凝法除磷的影响因素22-23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3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3-25
- 1.6.1 研究内容23-24
- 1.6.2 技术路线24-25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25-29
- 2.1 废水水质25-26
- 2.1.1 模拟废水水质25
- 2.1.2 实际废水水质25-26
- 2.2 混凝剂处理效果实验方法26
- 2.3 聚合硅酸盐混凝剂制备方法26-27
- 2.4 氧化预处理的实验方法27-28
- 2.4.1 高锰酸钾和芬顿预处理27
- 2.4.2 臭氧预处理27-28
- 2.5 氧化预处理+混凝沉淀的实验方法28
- 2.6 分析检测方法28-29
- 第三章 污水厂尾水中各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研究29-34
- 3.1 典型城镇污水厂尾水分析29-31
- 3.1.1 城镇污水厂废水处理工艺29
- 3.1.2 现有工艺处理效果29-30
- 3.1.3 尾水各形态磷的含量30-31
- 3.2 典型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分析31-33
- 3.2.1 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厂废水处理工艺31-32
- 3.2.2 现有工艺处理效果32-33
- 3.2.3 尾水各形态磷的含量33
- 3.3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混凝沉淀对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处理性能研究34-42
- 4.1 常规混凝剂的筛选34-35
- 4.2 高效除磷混凝剂的筛选35-37
- 4.3 混凝剂的性能研究37-40
- 4.3.1 pH值对混凝剂除磷的影响37-39
- 4.3.2 混凝剂的沉降性能比较39-40
- 4.3.3 混凝剂投加量对去除COD_(Cr)的影响40
- 4.4 本章小结40-42
- 第五章 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中磷的高效去除技术研究42-59
- 5.1 化学混凝法处理尾水42-44
- 5.1.1 常规混凝剂对尾水的除磷效果42-43
- 5.1.2 PAC对单形态磷的去除效果43-44
- 5.2 高锰酸钾预处理44-50
- 5.2.1 投加量对次磷酸盐转化影响44-45
- 5.2.2 反应时间对次磷酸盐转化影响45-46
- 5.2.3 pH对高锰酸钾预处理的影响46-48
- 5.2.4 预处理+混凝沉淀脱除次磷酸盐48-50
- 5.3. 芬顿预处理50-52
- 5.3.1 芬顿脱除次磷酸盐正交试验设计50-51
- 5.3.2 芬顿脱除次磷酸盐的正交直观分析51
- 5.3.3 过氧化氢氧化次磷酸盐实验51-52
- 5.4 臭氧预处理52-55
- 5.4.1 臭氧投加量对次磷酸盐转化的影响52-53
- 5.4.2 pH对臭氧预处理的影响53-54
- 5.4.3 预处理+混凝沉淀脱除次磷酸盐54-55
- 5.5 工艺的确定55-57
- 5.5.1 预处理工艺的确定55
- 5.5.2 O_3+PSAF处理尾水55-57
- 5.6 本章小结57-59
- 结论与建议59-61
- 结论59-60
- 建议60-61
- 参考文献61-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7-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子星;传统粉丝生产的改革与其尾水中蛋白质的利用[J];中国调味品;1985年09期
2 韩国纯;;硫铁矿选矿厂尾水治理可行性探讨[J];化工环保;1985年06期
3 于海霞,左玉辉;区域尾水控制初探——以昆山市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04年06期
4 杜娟;范瑜;钱新;;不同尾水输送方案对尾水水质的影响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年02期
5 孙家寿;放马山磷矿选磷试验尾水的处理研究[J];湖北化工;1988年02期
6 许俊鸽;曾朝银;龚思鹏;;泉州台商投资区尾水排海工程设计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18期
7 孙家寿;放马山磷矿选矿试验尾水的处理研究[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8 刘广新;苯酐/生产/尾水/治理[J];河南化工;1998年09期
9 孙菱;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尾水回用与导流方案[J];污染防治技术;2003年04期
10 林鹏;周雅能;朱晓旭;王仁坤;赵文光;;大跨径尾水岔洞开挖与衬砌稳定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鹏;周雅能;朱晓旭;王仁坤;赵文光;;大跨径尾水岔洞开挖与衬砌稳定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许玲;李爱民;范俊;蒋淡宁;;印染生化尾水树脂脱附液处理工艺研究初探[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琪寿;葛玉章;韦京豫;陈汉民;;粉丝尾水蛋白营养评价[A];中国营养学会第二届营养资源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9年
4 江栋;刘永;邓志毅;翁威;;印染达标尾水中萘、菲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5 周友冬;李爱民;唐松林;双陈冬;;化工生化尾水中卤代烃类物质的去除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陆令;;绍兴污水处理三期工程尾水外排系统设计[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郭月琴;马晶;;降低某铅锌矿浮选尾水pH值工业试验研究[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成光;;复杂环境地质条件下的尾水围堰爆破拆除[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陈祖军;陈美发;阮仁良;韦鹤平;;长江口水域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10 何录合;;碧口大坝下游尾水区域泥沙淤积与处理[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文;永德有色尾水回收锌创效益[N];中国冶金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英姿;首个尾水发电项目7月动工[N];衡阳日报;2008年
3 记者 崔威 通讯员 兴欢 王进 春峰;市领导考察尾水排放工程[N];连云港日报;2010年
4 王锦萍 Q孟推,
本文编号:640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64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