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耦合生物膜系统中生物膜的粘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18:15

  本文关键词:耦合生物膜系统中生物膜的粘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IMBBR-MBR 粗糙度 粘附力 胞外聚合物(EPS) 微生物群落


【摘要】:本课题采用由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与膜生物反应器组成的耦合生物膜反应器(Intergrated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embrane Bioreactor, IMBBR-MBR)处理人工模拟生活废水,研究了反应器对CODcr和氨氮的去除机理,反应器中的生物膜的粘附性能及其微生物群落。IMBBR-MBR同时具备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和膜生物反应器(MBR)的优点。本实验反应器的启动运行分为两个阶段:I阶段,2014年11月19日开始启动运行81天,该阶段主要通过测定反应器的进水、MBBR区、MBR区和出水的常规指标(CODCr、氨氮和总磷)研究IMBBR-MBR对人工模拟生活废水的处理效果,运行状况和去除机理;II阶段,2015年3月16日开始启动运行51天,该阶段主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IMBBR-MBR中的生物膜的粘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在运行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IMBBR-MBR采取快速排泥法挂膜,启动时接种污泥浓度为3500 mg/L,反应器前七天采用间歇进出水方式运行,水力停留时间为24小时。加入膜组件后采用连续进出水方式运行,水力停留时间变为8小时。系统运行期间,每一天采用一台DO测定仪对反应器中MBBR区域的DO值进行自动实时监测,仪器连接电脑,详细展现了MBBR区中DO的每时每刻情况。实验结果表明:I阶段,出水CODCr浓度都低于20 mg/L,有时甚至低达1.33 mg/L,系统稳定运行时CODcr的去除率都大于80%;氨氮出水浓度低于1 mg/L,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65%,总磷的去除效率不高在50%左右,大部分CODCr、氨氮都在MBBR区得以降解去除,而MBR区起到深度处理的作用,使系统出水水质更稳定;Ⅱ阶段,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填料上生物膜表面粗糙度很快增长到最大值,然后又降低到一个相对稳定值并一直维持着,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定生物膜的粘附力,并在同一时间取样测定生物膜的胞外聚合物(EPS)的量。生物膜的胞外聚合物分为紧密型和疏松型,由于胞外聚合物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和蛋白质,所以分别测定了紧密型和疏松型EPS中的多糖、蛋白质,并且测定其总有机碳(TOC)用来表征EPS。实验结果表明EPS与粘附力有正相关关联,特别是紧密型的多糖和蛋白质的总和对粘附力的影响最大。通过高通量测序对生物膜进行微生物种群的跟踪,发现在生物膜形成稳定过程的生物多样性是逐渐减低的,在生物膜成熟稳定期Gammaproteobacteria是优势菌种。综上所述,本实验呈现了IMBBR-MBR系统中生物膜的粘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为以后的IMBBR-MBR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IMBBR-MBR 粗糙度 粘附力 胞外聚合物(EPS) 微生物群落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一章 绪论14-22
  • 1.1 课题研究背景14-15
  • 1.2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15-16
  • 1.2.1 MBBR的特点15
  • 1.2.2 MBBR的研究进展15-16
  • 1.3 膜生物反应器16-17
  • 1.3.1 MBR的特点16-17
  • 1.3.2 MBR的研究进展17
  • 1.4 耦合生物膜反应器17-18
  • 1.5 原子力显微镜18-19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19-20
  • 1.7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20-21
  • 1.7.1 课题来源20
  • 1.7.2 课题研究内容20-21
  • 1.8 本文创新点21-22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2-35
  • 2.1 实验设备22-24
  • 2.1.1 设备装置22-23
  • 2.1.2 悬浮填料23
  • 2.1.3 设备材料23-24
  • 2.2 常规指标分析24-27
  • 2.2.1 分析方法24-25
  • 2.2.2 试剂25-26
  • 2.2.3 仪器26
  • 2.2.4 MBBR区填料生物膜的测定26-27
  • 2.3 MBBR区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测定27-29
  • 2.3.1 试剂28
  • 2.3.2 仪器28-29
  • 2.4 生物膜粘附性能的测定29-30
  • 2.5 生物膜微生物高通量测序30-35
  • 2.5.1 操作步骤30-34
  • 2.5.2 实验主要试剂34
  • 2.5.3 实验仪器34-35
  • 第三章 耦合生物膜反应器的试运行35-43
  • 3.1 反应器试运行实验水质35
  • 3.2 反应器试运行条件35-36
  • 3.3 COD_(Cr)去除效果及去除机理36-37
  • 3.4 氮去除效果及去除机理37-39
  • 3.5 磷去除效果39-40
  • 3.6 生物相观察40-42
  • 3.7 本章小节42-43
  • 第四章 耦合生物膜反应器的运行性能43-49
  • 4.1 反应器启动43
  • 4.2 反应器运行条件43-44
  • 4.3 生物膜附着量和污泥浓度变化44-45
  • 4.4 出水水质45-47
  • 4.4.1 COD_(Cr)去除效果45-46
  • 4.4.2 氮去除效果46-47
  • 4.5 本章小节47-49
  • 第五章 生物膜的粘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49-61
  • 5.1 生物膜宏观形成过程49-50
  • 5.2 生物膜微观表面形态变化50-51
  • 5.3 生物膜表面粗糙度的变化51-52
  • 5.4 生物膜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参数间的关系52-55
  • 5.5 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演替55-60
  • 5.6 本章小节60-61
  • 结论与展望61-64
  • 结论61-62
  • 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70-71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71-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沁雪;施汉昌;陈志强;;生物膜微环境和传质现象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06期

2 郑斌峰;蒋明;;浅谈流体剪切力对于生物膜形成的重要作用[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3 董宏伟;姜天舒;杨安;;流体剪切力对于生物膜形成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3期

4 蒋进元;宋宏宾;周岳溪;崔俊涛;窦立军;;三级生物膜工艺处理水产养殖循环水[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9期

5 刘智晓;崔福义;王树涛;赵志伟;;生物膜工艺实现高效除磷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J];给水排水;2009年04期

6 裴烨青;陈东辉;周恭明;鲁殠;周峰;;膜生物膜工艺处理含盐工业废水[J];环境工程;2011年04期

7 田珏;胡翔;;外加电场强化生物膜工艺去除水中头孢他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02期

8 李克青;马耀光;李刚;吴波;王彦华;;折流生物膜工艺处理低浓度废水试验[J];环境工程;2010年02期

9 冯丽娟;朱亮;徐京;丁炜;徐剑;徐向阳;;分段配水强化受污染水源水生物膜修复工艺脱氮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12期

10 张景丽,幸福堂;移动床生物膜工艺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珊;曹秀芹;;生物膜SBR复合新工艺脱氮除磷的研究发展及应用[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2 王丽;高春娣;焦二龙;郝坤;;不同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泥产率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临泉;MABR技术在城市受污染河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陈胜;悬浮填料生物膜特性及其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刘智晓;分散式生活污水多级生物膜处理工艺及菌群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张川;光合细菌生物膜制氢反应器传输与产氢特性[D];重庆大学;2010年

5 赵国智;电极生物膜反硝化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丁永伟;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工艺的特性及运行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怡;新型多孔无机生物载体开发及应用基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邱斌;生物膜组合工艺高效处理偶氮染料废水及降解机制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9 梁志伟;短程硝化反硝化联合脱氮工艺运行策略与硝化生物膜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刘翔;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胞外聚合物性质及其对污泥性能影响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畅;基于生物膜的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运行效能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汪君晖;生物膜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营养物去除系统硝化的强化效果[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厉文;A~2/O生物膜工艺处理海产品加工废水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红桔;生物膜/MBR组合工艺膜污染行为及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余春菲;耦合生物膜系统中生物膜的粘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6 施雯;基于陶瓷载体的生物膜与废水处理效果之间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焦妍;基于渗流理论的生物膜传质模拟及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海燕;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生物膜特性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9 巢云龙;多孔载体生物膜时空演化规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黄欣;电—生物膜填料塔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41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641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c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