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30 22:11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大学》 2013年

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冯璇  

【摘要】:本文以山西省为例,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山西省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其次运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理论,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协调发展度模型,最后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山西省及各地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将山西省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与中部的其他五省相比较,在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整体协调水平较高,各地市协调水平差距十分明显。南北中差异明显,城市化发展水平中部明显高于南部,南部高于北部;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北部高于南部,南部高于中部;协调发展水平中部高于南部,南部高于北部。 (2)从城市化综合评价值、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和协调发展度来看,2000-2010年山西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和二者的协调发展度都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从协调发展度类型来看,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在2000-2010年这11年中一年轻度失调,三年濒临失调,一年勉强协调,两年初级协调、一年中等协调、一年良好协调、两年优质协调发展。总体来说,山西省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协调度越来越高,二者越来越协调。 (3)2010年,山西省各地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中等协调生态环境滞后型,主要为太原市;初级协调城市化滞后型,主要有大同市、晋中市和运城市;勉强协调城市化滞后型,主要有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临汾市和吕梁市;濒临失调城市化滞后型,主要为朔州市;轻度失调城市化滞后型,主要为忻州市。 (4)2010年,山西省与中部其他五省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勉强协调城市化滞后型,主要为山西省;初级协调城市化滞后型,包括安徽省和湖南省;濒临失调城市化滞后型,主要为江西省;勉强协调生态环境滞后型,主要为河南省;中等协调城市化滞后型,主要为湖北省。 (5)从对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有效的促进城市化;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规章制度以健全环境监督和治理机制;加强教育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入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手段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艳丽;杨太保;曾彪;;兰州市的生态功能区划[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年06期

2 桑金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刘耀彬;宋学锋;;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红;朱上林;;合肥市滨湖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2 于欣波;冯贵申;;鞍山SWOT分析及城市发展战略[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郭远凯;李传裕;;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经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4 娄晶,赵黎明,付春满;城市经营“区域协作”模式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陈柳钦;;基于产业视角的城市功能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王永盛;对2008年青岛奥帆赛经济价值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7 张鹏;李海军;;基于容积率的城市房屋拆迁利益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8 陈柳钦;;基于产业视角的城市功能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陈柳钦;;基于产业视角的城市功能及其优化协调[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赵鹏程;沈丹凤;;城市规划管理中环境保护的制度优化——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若冰;;居住空间隔离视角下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设施使用调查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提篮桥街道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熊鸿斌;李如忠;;关于城市加速推进工业化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魏利;马放;吕晓磊;王强;;基于循环经济的乳品废水处理水解酸化池浮渣资源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4 徐景阳;;促进城市中水回用的政府作用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5 雷军;;基于新时期现代化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探索及思考[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6 赵兵;;区域城市化与景观格局演变耦合性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邹玉;;上海市虹口区滨河居住开发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金岚;;由供需均衡理论看住宅市场的发展——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叶可央;;消费行为与商业中心用地构成的相关性研究——以上海五角场地区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於晓磊;;大型超市在城市中的经济学分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宏志;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学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韦薇;县域城乡一体化与景观格局演变相关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邱红;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季宏;天津近代自主型工业遗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李宏志;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理论归纳、国际经验与改革路径[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石崧;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袁丽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黄绿筠;中国城市土地供给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松;LSGC房地产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蔡柏滋;中小城市完善规划控制体系的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喻杰;生态工业园内产业链和企业共生关系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4 吴叔兵;生态工业建设在丰城精品陶瓷产业基地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徐婷婷;昆明市北市区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秦绪兰;潍坊滨海开发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彭峰;城市后工业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8 宗慧;城市化进程中郊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洁;“单一大企业主导型”城市发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张瑜;城市更新视角下的棚户区改造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耀彬,李仁东;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2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3 陈轶;城市生态功能区划原则与方法[J];福建环境;2002年03期

4 杨永春,张从果,刘治国;快速集聚发展过程中的河谷型城市的空间整合与规划——以兰州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4年04期

5 杨士建,张相阳;循环经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J];环境导报;2002年06期

6 曹利军,王华东;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理与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8年05期

7 杨建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趋势和政策取向[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01期

8 胡荣桂;曹治平;宋能文;;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科协论坛;2004年11期

9 韩霞;西方国家经济结构调整[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10 虎陈霞;兰州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青海环境;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放陶,李秀莲;实现我省农村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J];山西科技;1995年05期

2 戴宗智 ,兆龙 ,马风娟;试论世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性与艰巨性[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3 王增倍;;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J];学习月刊;2007年02期

4 刘志达;加强技术改造是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J];天津冶金;1997年03期

5 曾宪辉;孙海东;张小兵;;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上)——深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环境;1997年10期

6 杨石生;;论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J];现代商业;2008年03期

7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2年第2卷总目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2年04期

8 王洪博;王震;;原材料工业城市协调发展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2年01期

9 陆福宽;;走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上海环境保护二十年回顾[J];上海环境科学;1992年08期

10 雷文;;节能减排推动环境协调发展[J];世界电信;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振成;张修玉;王俊能;胡习邦;韩秋萍;张婉璐;邹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征途[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王玉婧;孔静;;天津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3 鹿晨昱;陈兴鹏;黄艳;;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赵海江;景元书;刘杰;;南京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李国柱;李从欣;;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刘颖秋;宋建军;;青海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探讨[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7 周爱民;;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矿产开发模式及技术[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毅;;电力与环境的协调发展[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林长华;吴美荣;;寿宁县养猪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养猪与畜禽传染病制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田肇树;;强化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立纲;[N];辽宁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程远;[N];经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袁欣 实习生 刘倍好;[N];铜川日报;2010年

4 记者杨威力;[N];河北日报;2002年

5 陈晓光;[N];吉林日报;2004年

6 周一兵;[N];首都建设报;2010年

7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高晓宇;[N];云南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史恭敬;[N];伊犁日报(汉);2011年

9 汲传排;[N];北京日报;2005年

10 记者丁伟;[N];人民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绪娜;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孙慧宗;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罗汉武;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测度分析及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彭秀丽;湖南矿产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梁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徐海量;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耦合关系[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7 李兴春;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宋文东;红树植物红海榄系列化学组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9 笪浩波;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尼庆伟;沈阳卧龙湖湿地生态退化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璇;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2 吕成;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玉;扬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孔静;天津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与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5 胡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和实证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徐丰;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7 孙松涛;城市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D];四川大学;2002年

8 龚丽肖;河北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刘飞飞;内蒙古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李志阳;新疆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4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64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