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指数和生态足迹的平潭岛生态承载力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景观指数和生态足迹的平潭岛生态承载力研究?
【摘要】:基于平潭岛2005-2013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平潭岛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并选取不同尺度的6个景观指数对平潭岛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计算生态承载力与景观格局指数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3年间平潭岛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生态承载力呈小幅下降趋势,生态赤字总体上呈先缓后快的上升状态;研究期间平潭岛土地利用总体景观优势度下降,破碎化程度不断上升,其变化反映了城市化进程对平潭景观格局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生态承载力与景观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但与蔓延度、最大斑块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景观的破碎化与生态承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平潭岛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J01152) 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项目(K3-300)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思想库研究项目(FJKX-A1507)
【分类号】:P901;X26
【正文快照】: 生态环境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区域社会经济的生产建设也必须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内进行才能保障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进行生态承载力的评价研究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3].生态足迹模型法是目前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较为常用的方法,于1992年由加拿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芸芸;蒙吉军;;生态承载力研究和应用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2年11期
2 熊建新;彭保发;陈端吕;王亚力;张猛;;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化特征[J];地理研究;2013年11期
3 王开运;邹春静;孔正红;王天厚;陈小勇;;生态承载力与崇明岛生态建设[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2期
4 刘厚仙;汤海燕;简敏菲;倪才英;;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J];江西科学;2006年05期
5 张彦宇;韩晓卓;李自珍;苏敏;;生态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蔡海生;朱德海;张学玲;赵小敏;;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J];生态学报;2007年11期
7 董成森;陈端吕;董明辉;邹冬生;熊鹰;;武陵源风景区生态承载力预警[J];生态学报;2007年11期
8 温敏霞;刘世梁;崔保山;;纵向岭谷区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动态及驱动因子研究[J];科学通报;2007年S2期
9 李友辉;董增川;孔琼菊;;廖坊水利工程对抚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10 韦晓宏;;建立在生态承载力基础上的经济多样性[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丰先;秦耀辰;张金萍;张丽君;;河南省综合生态承载力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孝德;;太子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3 齐迪;张万顺;幸娅;杨寅群;;基于隶属度的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价与应用[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4 翁异静;邓群钊;;赣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系统仿真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8系统工程方法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C];2014年
5 张富刚;刘彦随;;“生态省”目标导向下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估——以海南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鲁丰先;秦耀辰;;可耗竭资源生态承载力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柳德江;张琳莉;;基于生态足迹的玉溪市生态承载力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陈琛;程文;吴小琴;马霞;;太子河流域鞍山段水生态承载力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9 何慧;彭虹;杨寅群;刘晓丽;;太湖典型区水生态承载力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10 王玲;;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群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采访人 本报见习记者 何蓓琦;生态承载力是合理消费判断标准[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记者 张虹雨;中国正积极改善生态局势[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3 记者 滑翔 实习生 谭飞燕;控制生态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蔡新华 见习记者 刘静;上海生态承载力面临挑战[N];中国环境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郭泽莉;城市风道 治霾良策咋落实?[N];中国花卉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刘红薇 通讯员 贾同温 高金;用“讲懂守”活动推动保定绿色崛起[N];保定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军;流域生态承载力空间尺度效应与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韦晓宏;可持续经济发展视野中的生态承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鲁丰先;河南省综合生态承载力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刘予胜;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力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5 张约翰;长吉都市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6 刘婷婷;金沙江上游流域生态承载力及人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云霞;北京市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8 钟华;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9 王双玲;基于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熊春梅;西南生态敏感区与生态承载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元利;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武安市生态承载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庞瑛;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承载力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蔡广哲;湖州市生态系统格局与生态承载力演化遥感评价(2000-2014年)[D];浙江大学;2015年
4 杜军;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石羊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算[D];兰州大学;2012年
5 石薇;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发展规模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3年
6 何亚芬;基于格网的南昌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7 黄静;典型喀斯特峰丛峡谷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8 徐献献;基于指标体系法的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9 王宁;生态承载力在工业区管理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刘俊艳;陇东地区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子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3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65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