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矿山修复的高效菌株鉴定与溶岩机制:基于增强回归树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5 13:40
本文关键词:应用于矿山修复的高效菌株鉴定与溶岩机制:基于增强回归树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硅酸盐岩 生物风化 假单胞菌 岩石矿区 生态修复
【摘要】:岩石矿区废弃地水土流失问题极度严峻,微生物对修复该问题造成的退化生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微生物对岩石矿区生境修复的有效性与作用机制,采用两次定向筛选,获得1株高效产铁载体及吲哚乙酸(IAA)的硅酸盐矿物分解细菌,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细菌为Pseudomonas protegens.通过该细菌对硅酸盐岩的岩石分解实验,测定培养液pH值,K、Al、Si这3种元素的释放量,检测岩石溶蚀的粒径变化,并分析培养液中不同有机酸,氨基酸及多糖的浓度变化,研究Pseudomonas protegens NLX-4对硅酸盐的溶蚀效果,同时引入增强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tree analysis,BRT)分析,探究其促溶机制.分析表明,该细菌通过代谢积累一定浓度的酒石酸(777 mg·L~(-1))以及多糖(8.21 g·L~(-1)),对硅酸盐岩产生释钾、释铝、脱硅的作用,从而有效促进岩石的分解.菌株Pseudomonas protegens NLX-4可作为修复废弃矿地被破坏生境的良好菌种资源.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硅酸盐岩 生物风化 假单胞菌 岩石矿区 生态修复
【基金】: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4406) 林业科学技术推广项目([2015]17)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分类号】:Q93;X171.4
【正文快照】: 硅酸盐类矿物占自然界所有已知矿物种类的1/3,占地壳比重的75%,是我国两大岩石矿物类型之一[1].由于人类过度的开采活动,造成岩矿区土地退化,植物多样性锐减[2],裸岩遍布,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完全丧失,出现矿区石漠化现象[3].据统计,我国矿山占用土地面积为581×104hm2,其中矿,
本文编号:678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67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