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优势植物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中铅的解吸动力学

发布时间:2017-08-16 02:06

  本文关键词: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优势植物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中铅的解吸动力学?


  更多相关文章: 消落带 优势植物 低分子量有机酸 动力学


【摘要】:三峡库区消落带落干期时会生长大量植被,其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会对消落带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带来一定影响,为此,本研究通过水培法以及利用去离子水直接浸提其根际土测出三峡库区优势植物狗牙根和稗草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种类和含量,并模拟优势植物所分泌的单一有机酸和混合有机酸分别对消落带土壤中的铅(Pb)进行解吸,探究其对消落带土壤中铅的解吸动力学.结果表明,狗牙根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种类和含量均大于稗草,其中柠檬酸、丙二酸、乙酸、苹果酸是两种植株根系均分泌的有机酸,且乙酸含量最高,分别为0.765 mmol·kg-1、0.261 mmol·kg-1,而在狗牙根和稗草根际土中均检测到柠檬酸、丙二酸、乙酸;选取柠檬酸、丙二酸、乙酸对消落带土壤中铅进行解吸时,发现当有机酸浓度≤1 mmol·L~(-1)时,有机酸解吸量由高到低为:丙二酸柠檬酸乙酸;而当有机酸浓度1 mmol·L~(-1)时,有机酸解吸量由高到低为:柠檬酸丙二酸乙酸,且低分子量有机酸在土壤中含量低时,抑制土壤对Pb的解吸;含量高时,促进土壤对Pb的解吸.在解吸过程中,0~240 min为快反应阶段,240 min后为慢反应阶段,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
【关键词】消落带 优势植物 低分子量有机酸 动力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XDJK2016D064)
【分类号】:X53;X173
【正文快照】: Ecology and Management,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Ume錪SE-90183,Sweden)三峡水库属特大型年调节水库,在水位波动期间,库区沿岸形成了垂直高度达30 m,面积约为350km2的消落区[1].水位降低后裸露的消落带土壤会生长出大量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其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江;江韬;黄容;张进忠;陈宏;;小分子有机酸对紫色土及其溶液中Pb的赋存影响[J];环境科学;2016年04期

2 梁丽;王永敏;张成;余亚伟;安思危;王定勇;;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与优势植物淹水后对土-水系统汞形态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6年03期

3 肖靖秀;郑毅;汤利;王戈;董艳;;间作小麦蚕豆不同生长期根际有机酸和酚酸变化[J];土壤学报;2016年03期

4 游蕊;梁丽;覃蔡清;邓晗;王定勇;;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中汞赋存形态及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6年01期

5 覃蔡清;梁丽;游蕊;邓晗;王定勇;;柠檬酸对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中汞活化及甲基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5年12期

6 梁丽;王永敏;李先源;唐振亚;张翔;张成;王定勇;;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汞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15年11期

7 许端平;李晓波;孙璐;;有机酸对土壤中Pb和Cd淋洗动力学特征及去除机理[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3期

8 杨茜;蒋珍茂;石艳;闫金龙;何明靖;魏世强;;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土壤磷素淋溶迁移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01期

9 Min Xiao;Fengchang Wu;;A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low-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s in the surface ecosystem[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4年05期

10 徐国伟;李帅;赵永芳;陈明灿;李友军;;秸秆还田与施氮对水稻根系分泌物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研究[J];草业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冬梅;基于黑麦草根系分泌有机酸的铅污染修复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菊云;根系分泌物对苔草铁膜形成及铅胁迫下对根际环境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4年

2 穆建平;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的生态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培英;;海盐县武原街道晚稻秸秆综合利用实用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05期

2 刘一鸣;杨智仙;董艳;;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间作对蚕豆枯萎病发生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7年05期

3 贾倩闻;熊治廷;;外源柠檬酸和乳酸对海州香薷吸收和转运镉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年01期

4 陈龙;陈月堂;;黑龙江农垦实现水稻秸秆禁烧的主要途径[J];农业机械;2017年01期

5 陈冬月;施秋伶;张进忠;刘江;钱盛;;螯合剂和鼠李糖脂联合淋洗污染土壤中Cd[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12期

6 谢志煌;李彦生;于镇华;刘俊杰;王光华;刘晓冰;金剑;;秸秆还田与作物氮素利用关系研究[J];土壤与作物;2016年04期

7 董艳;董坤;杨智仙;朱锦惠;汤利;郑毅;;肉桂酸对蚕豆枯萎病发生的影响及间作缓解机制[J];土壤学报;2017年02期

8 陈玲;董坤;杨智仙;董艳;汤利;郑毅;;苯甲酸胁迫下间作对蚕豆自毒效应的缓解机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年01期

9 邓晗;张翔;张成;王永敏;王定勇;;三峡库区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淹水后汞的释放特征[J];环境科学;2017年03期

10 荣思川;师尚礼;孙灿灿;;苜蓿植株及根际土壤中主要酚酸和香豆素物质含量测定[J];土壤;201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芬;蓖麻对镉的耐性机制及有机酸对镉积累调控作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梦椰;重庆主城核心区滨江高架桥下部空间利用的调查与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牛江波;长江上游江津段德感坝河岸带对氮磷的拦截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李丑;三峡水库消落区一年生植物的幼苗库特征、幼苗发生及植被的季节动态[D];西南大学;2014年

4 杜立刚;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淹水碳氮磷释放及消落带氮磷交换通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_";王英杰;周航;易开心;曾敏;彭佩钦;廖柏寒;;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砷形态迁移转化规律[J];环境科学;2015年02期

2 刘江;白雪;黄京晶;易建婷;陈宏;;小分子有机酸对紫色土中Pb的活化机理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6期

3 张翔;张成;孙荣国;王定勇;;三峡库区消落带3种植物淹水后汞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水体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4年12期

4 卫泽斌;郭晓方;吴启堂;龙新宪;;植物套种及化学强化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持续修复效果研究[J];环境科学;2014年11期

5 左继超;高婷婷;苏小娟;万田英;胡红青;;外源添加磷和有机酸模拟铅污染土壤钝化效果及产物的稳定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4年10期

6 李楚娴;孙荣国;王定勇;赵铮;张金洋;马明;张成;;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植物汞释放及其在斑马鱼体的富集特征[J];环境科学;2014年07期

7 何刚;袁大刚;赵燕;骆强;张东坡;王昌全;;茶多酚与低分子有机酸活化土壤矿质元素的差异研究[J];土壤学报;2014年06期

8 尹雪;陈家军;蔡文敏;;EDTA与柠檬酸复配洗涤修复多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J];环境科学;2014年08期

9 黄国勇;付庆灵;朱俊;万田英;胡红青;;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中Cu化学形态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4年08期

10 朱永官;段桂兰;陈保冬;彭新华;陈正;孙国新;;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中矿物风化与元素循环[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卫红;锌胁迫下不同植物及品种根际效应及锌积累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周晓梅;松嫩平原羊草草地土—草—畜间主要微量元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林琦;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根际机理[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腾腾;有机酸和根表铁膜对茶树吸收富集氟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2 王妍;小兴安岭典型湿地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及干扰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李向前;青藏高原东缘高寒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物候及其与其它性状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0年

4 秦海;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叶片和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景红;三峡水库成库初期重庆段水体氮、磷的时空异质性[D];西南大学;2005年

6 詹艳慧;三峡库区消落带氮磷释放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徐岩;有机肥优化土壤微域环境的机制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立刚;方芳;郭劲松;付川;李哲;鲍振国;;三峡库区城市消落带生态规划与保护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2 孔琼菊;马秀峰;江香梅;肖复明;;江西省大中型水库消落带问题分析与思考[J];江西水利科技;2012年03期

3 陈海生;黄志强;冯伟荣;;水库消落带植物枫杨降污效应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16期

4 郑海金;杨洁;谢颂华;;我国水库消落带研究概况[J];中国水土保持;2010年06期

5 袁兴中;熊森;李波;徐静波;刘红;王强;;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生态友好型利用探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谭雪梅;吉芳英;曹琳;黎司;;三峡库区出露期消落带沉积物磷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7期

7 张永祥;蔡德所;唐迎春;;桂林市青狮潭水库消落带土壤侵蚀及其生态修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8 傅杨武;陈明君;祁俊生;;重金属在消落带土壤-水体系中的迁移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8年05期

9 常超;谢宗强;熊高明;储立民;;三峡水库蓄水对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07期

10 朱俊;柯斌;卿东红;阮尚全;苏布道;罗海燕;熊昌龙;陈冬梅;李春燕;;城市河流消落带农产品中铅镉的污染初探[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海金;杨洁;谢颂华;;中国水库消落带研究概况[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程龙飞;易忠玖;;绿维护岸结构在三峡库岸消落带的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3 王定勇;朱金山;马明;赵蕾;孙荣国;;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环境中的汞[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周月敏;张磊;吴炳方;李伟萍;;基于HJ-A/B星CCD、SPOT5三峡消落带生态环境监测与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雷霞 秦勇;三峡库区消落带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张洁 戴娟 何清平;将消落带营造为绿色生态长廊[N];重庆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孺海 李新龙 通讯员 周兵 张世梅;弥合消落带的创伤[N];湖北日报;2010年

4 记者 聂廷勇;三峡消落带初步测定[N];中国环境报;2003年

5 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汤波;让消落带披上“绿装”[N];湖北日报;2006年

6 ;世界级生态难题能否破解?[N];中国花卉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夏静邋潘剑凯 夏斐 谢文;绿化消落带:让青山碧水无间[N];光明日报;2007年

8 实习生 房宁;要谨慎发展种植业[N];农民日报;2003年

9 记者 向婧 通讯员 石体刚;武隆美国竹柳绿化芙蓉江消落带[N];重庆日报;2011年

10 徐旭忠;三峡库区消落区资源开发利用面临三大风险[N];经济参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萌;消落带温室气体排放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黄川;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重建模式及健康评价体系构建[D];重庆大学;2006年

3 康义;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夏智勇;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分布特征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彬;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有机质、氮、磷分布特征及通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6 艾丽皎;南川柳对三峡消落带干湿交替环境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思思;浑河流域大伙房水库消落带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刘s,

本文编号:680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680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f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