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低碳旅游发展的原因_低碳旅游阅读答案_浅谈低碳旅游

发布时间:2016-07-12 08:05

  本文关键词:低碳旅游,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以下是一篇关于浅谈低碳旅游的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摘要:目前,低碳已经成了全球的热点问题,而低碳旅游作为低碳经济的重头戏更是被各界关注。我国的旅游业现在也正向着低碳方向发展,虽然低碳旅游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在部分率先发展低碳景点的带领下,低碳旅游将会迅速发展下去,成为社会旅游业发展的主流。

 

关键词:低碳;旅游;环保;发展

 

一、现在社会的现状

 

(一)国际经济(国际经济论文)方面下面两张图很明显地向大家展示了全球碳排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碳排放量与人口密切相关,处于首当其冲的位置。而作为支柱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这三大产业,旅游业可以说是第三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尤其是国家政策在鼓励发展服务业的今天,我们更加要意识到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性。

 

(二)何谓低碳

 

低碳生活其实是一种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地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行为,只要我们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就可以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中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舒适的生活环境,相反,将低碳融入到日常中,既能够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收入。

 

虽然中国的资源丰富,文化璀璨,但是在日益发展壮大的旅游业中,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仍然层出不穷。由此看来,低碳旅游非常重要。

由上图看出,我们有义务加快、加大步伐将低碳生活进行到底。作为一个经济、政治都居于关键地位的国家,我们有责任为世界的低碳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虽然,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在这个执行过程中有更多的付出,但是想到我们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受益的时候,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句古朴的语言却是真理,为我们现在的付出给出一个充分的理由与解释。

 

(三)国内旅游现状

 

 

二、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当北京城不知从何时起,开始黄沙满天飞的时候,当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屡屡光顾的时候,当我们发现那些可爱的动物也许在几十年后就看不到的时候……发展低碳旅游,享受低碳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低碳旅游有以下几点意义:第一,从个人而言,看似高水平的现代化生活让很多人无法适应,而低碳生活回归到一种自然生态的状态中,人们享受到的不仅仅是节约,更是一种舒适惬意。简单的小细节上的改变,就会改变你生活的心态和现状。周末用步行代替驾车,购物时用纸质或布制的购物袋代替塑料袋……这种小细节比比皆是。如果每个人都迈出一小步,社会将前进一大步。

 

第二,从社会来看,小到一个城市、国家,大到整个地球,已经对低碳生活达到了一种渴求的地步。大气污染,水资源贫乏,石油危机……不是所有都可以用经济发展来弥补的。发展低碳生活,可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生态的平衡,环境的改善……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快速增长,已成为了“世界工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更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给这个世界带来推动的作用,而并不是像一些经济大国那样一次次地愚弄世界人民,阻挠整个社会向一个更健康的境界发展。

 

三、低碳旅游面临的问题

 

 

四、发展低碳旅游的建议

 

发展低碳旅游,形成低碳生活,应该成为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其中包括以下几点:(一)从低碳旅游景区格局入手,发展低碳化接待设施旅游景区是旅游的源头,在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应该以低碳为战略方针,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旅游开发、旅游活动,形成低碳旅游景区资源循环体系。低碳化的旅游设施应该以低碳酒店和社区建设为重点。在景区接待区,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在建筑、供热、空调、照明及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采用低碳新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大力提高宾馆酒店减排、微排的低碳经济能力。

 

 

(三)培养游客低碳旅游意识

 

 

参考文献: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对策探索
下一篇:试论工商执法办案中物证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

浅谈低碳旅游相关推荐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休闲观念的改变,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应运而生。城市旅游业系统中RBD不仅仅担负城市的旅游功能,还能满足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和购物等需要。本文选取西安曲江新区RBD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SPSS数据分析获得游客对曲江新区RBD功能区的评价,并对曲江RBD的功能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RBD 游客感知 功能

  一、引言

  RBD是英文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直译为“游憩商业区”。RBD最早是由C.Stansfield和J.E.Ckert在研究旅游区购物地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时提出来这一概念[1]。

  我国学者保继刚(1995)在探讨深圳华侨城城区发展模式时第一次运用RBD的概念。1998他对 RBD 的概念、功能、类型及研究意义作了初步研究[2] ,由此我国学者对RBD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学者们从概念,形成背景,形成机制,类型,空间结构,RBD开发规划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从消费者角度对RBD功能进行分析研究比较晚。刘俊(2004)[3];张立生(2005)[4];方运平,朱杏平(2007)[5];李胜芬(2010)[6];朱开群,张安(2010)[7]。从游客角度对于RBD的功能展开了研究,但是成熟的研究成果较少。

  不同动机的游客对RBD的功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从游客感知角度分析RBD功能对当地RBD建设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它既满足不同游客的休闲游憩需求,又聚集当地RBD的人气;对区内功能结构进行有效规划与整合,避免商业经营不景气,或者因为功能不足引起的人满为患,交通拥堵等现象;避免个别功能重复建设所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

  二、研究区域范围及形成背景

  西安曲江RBD位于曲江新区。以大雁塔为中心,呈南长北短十字架型分布。其范围主要包括:大雁塔北广场及周边、南广场及周边、大唐通易坊、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大慈恩寺等区域及其附近区域。其总占地面积大约为1845.34万平方米。划定这一区域为曲江新区RBD,是由于旅游业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这一区域成为了西安市新的城市人口集聚区,与城市游憩休闲相关的餐饮业、娱乐业、休闲文化业及其他商业形态比较集中;而且这一区域集聚了如慈恩寺、大雁塔等著名风景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旅游者在该区域旅游消费;又因为这一区域美誉度很高而且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周边环境,西安市民将这一区域亲切得称为“西安市民的会客厅”。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RBD。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与调查

  2014年11月15―25日笔者在上述几个人口密集区发放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1份,有效率92.4%。

  问卷设计了游憩者人口统计学特征调查,游憩者对主要功能及所包含的子功能进行评价。问卷设计采用利克特五级量表法,并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其中信度标准值克朗巴哈(Cronbach)Alpha值为0.695,平均值为0.812,KMO值为0.847,Bartlett检验的F是0.000,问卷在信度和效度上有内在联系。

  (2)数据分析

  1、游憩人口特征分析

  在曲江RBD游憩者中,男女性别比例差别并不明显,分别是56.3%和44.7%;年龄20―35岁的游憩者比例高达58.4%,且游憩者多为学生、自由职业者、企业白领、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另外不同收入水平比例差距不是很大,占最大比例的是月收入1000―3000元的游客,比例达33.3%;西安本地游客所占比例高达40.3%。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数据有明显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说明曲江RBD的影响范围还比较小,主要是陕西尤其是西安本地居民,影响力还不够深入,而且在这些游客中收入水平较低且平稳。

  2、曲江RBD游客对于功能满意度分析

  在游客对休闲、购物、餐饮、观光及娱乐等功能总体满意度评价中可以看出:游客最满意的是其观光功能,其次是休闲功能。最不满意的是购物及娱乐功能。曲江是以知名景点聚集而形成的RBD的,其中不乏如大慈恩寺、大雁塔、大唐芙蓉园等国家5A级景区,又有西北内陆独一无二的曲江海洋世界等集观赏与娱乐一体的旅游项目。新区的环境建设从绿化到建筑,从灯光到雕塑无不独具匠心,体现出较强的历史性、民俗性及艺术性。因此游客对于观光与休闲功能最满意。

  对于购物功能的不满意主要体现在:一是商品尤其旅游纪念品品种单一,雷同,缺乏新意,没有体现出当地旅游文化特色。二是价格昂贵。三是购物点分散。但是对于购物环境及服务比较满意。

  经过调查发现:游客对于该地区的餐饮满意度也较低。高端餐饮价格较高,分布较少,中端餐饮主要集中在银泰购物中心餐饮区及近两年发展起来的秦汉唐国际文化商业广场及南广场新乐汇。面对需求较大的平价餐饮分布却非常少,陕西地方特色小吃因为品种丰富,口味独特享誉全国。但是在曲江RBD内分布不仅少,并且缺乏地方特色及较好的品质。平价餐饮的服务质量也多被游客及市民诟病。

  游客对于曲江RBD区域的住宿满意度不高,区内的确聚集了一批豪华星级酒店:曲江宾馆、西安威斯汀酒店、欧凯罗酒店及曲江国际饭店等。但是缺乏中低档酒店,外地散客大都选择在区外住宿,再进入区域旅游。由于新区内公共交通线路少,至2014年底区域内的公交车辆有32条线路。但是在调查中游客多提出发车频次低,等车难等,限制了游客及当地居民在区内的游憩区内的活动范围及活动能力。外地游客认为区内酒店价格过高。

  对于区内如娱乐、休闲及餐饮购物点等功能点的熟悉程度调查发现,客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节律性。在对区内其他如健身、休闲娱乐功能区的了解发现,游憩者没有消费的原因中,消费太高和不知道在哪里占的比例最高。

  四、结论与讨论

  (1)商业聚集程度低,商品雷同,商业氛围不够浓郁

  零售业中,餐饮聚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分布不均衡,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不仅缺乏,而且价格也高。旅游纪念品类型相似缺乏创意。以大众消费为主的购物点少,商业街较少呈现繁荣景象。

  (2)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节律性

  大多数景区在室外,受到季节影响明显,春夏季节人数增加,秋冬季节减少,区内其他如住宿、餐饮、娱乐功能也受到明显的影响。

  (3)曲江RBD整体消费水平偏高,抑制了大众消费

  这与曲江新区发展定位思想有关。曲江发展走国际化路线,它的发展的确是西安城市发展的亮点,但是从RBD角度审视该区域的发展也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考虑到品牌形象、旅游收入,也可以顾及到普通居民休闲、游憩的文化追求,居民消费的提高不仅可以促使地方经济增长,而且可以促进城市建设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Stansfield C Rickert J E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70,2(4):213―215

  [2]保继刚,古诗韵. 城市 RBD 初步研究[J] .规划师,1998(4):59

  [3]刘俊,马风华,苗学玲. 基于期望差异模型的RBD顾客满意度研究――以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商业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4:(5)14―18

  [4]张立生. 城市RBD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以上海城隍庙和苏州观前街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0(5):68―69

  [5]方远平,朱杏平. 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城市游憩商业区功能分析――以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10(5):107―108

  [6]李胜芬,尚雪梅.秦皇岛太阳城RBD功能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0(7)

  [7]朱开群,张安,于凌涛. 基于游憩需求的南京夫子庙游憩商业区的结构分[J]. 现代城市研究,2010,8(1):87―89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中国导游小费制推行的障碍及对策
下一篇:基于品牌管理“7F”的旅游形象后期管理研究

基于游客感知的西安曲江RBD功能研究相关推荐

  摘要:导游小费制推行的趋势随着相关部门的态度有所变化,但是由于游客不接受、导游薪酬体系不健全及服务质量不高等原因而导致其不能迅速推行。本文具体分析导游小费制推行存在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有利于导游小费制的推行。

  关键词:导游小费 对策 薪酬体系

  有关导游小费问题的政策法规在不断变化,20世纪末《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曾明确禁止收取小费,而2004年广东中旅却将其引入导游薪酬体系。随后在《旅游法》中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导游不得向游客索要小费,此条款透漏出若是游客要给导游还是可以收的。2015年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联合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导游劳动权益保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基于游客自愿支付的对导游优质服务的奖励机制”,可以说是鼓励游客针对优质服务给导游小费了。《指导意见》中关于优质服务奖励的规定是根据导游的特殊情况提出的,也是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的产物,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能不能立即推行开来?本文根据这个问题展开分析。

  一、中国推行导游小费制面临的问题

  (1)导游薪酬体系不完善

  2006年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导游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探讨合理的导游薪酬制管理办法,希望建立由基本工资和带团补贴为主,佣金为辅助的薪酬体制,并参照业务能力、工龄等依据制定的奖励体制。然而在施行过程中,很多旅行社仍然参照以往的模式,只是支付少数具有编制的导游基本工资,带团补助则不完全发放,使得大多数导游收入没有保障只能通过降低服务质量、强制购物获取回扣等手段来获取报酬以保证个人生活。而这些又是游客对导游服务不满意的源头,以至于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断地抱怨导游不认真讲解或者抱怨导游频繁进出购物点而在景区的时间过少等,以至于外出旅行时更换旅行方式,采取自驾或者背包出行而不愿选择跟团出游,即使是跟团出游更多地关注价格而非服务,这不利于小费制的推行。

  (2)导游服务质量不高

  导游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游客对于旅游活动的满意程度,这本应是旅游接待服务的核心,但是由于导游人员素质整体不高、不合理的薪酬体制、导游人员的社会地位及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导游服务质量在国内不太被游客普遍接受。2015年五一期间的一起现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被社会大众广泛关注。造成该事件的原因众多,首先导游素质低下,把游客当成获利的工具,只想游客不断购物来获得回扣,一旦顾客消费数额不能让其满意就辱骂游客;其次不合理的薪酬体制使得导游的收入不能获得保障,辛苦几天甚至有可能收不回“买团”成本;再次是旅行社等相关企业不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导游的收入;最后旅行社及相关部门对导游人员的道德素质及业务素质审核不过关。面对因服务质量不高而表现出的辱骂游客、强制消费甚至是甩团,游客会对整个旅游接待活动不满意,自然不可能给导游小费。

  (3)中国小费文化缺乏

  起源于18世纪英国伦敦的小费,最初是由于服务员过少而客人想获得快速服务自愿支付额外的费用等原因产生,随后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它已变为对服务员提供服务的感谢而提供的报酬,即只要客人享受了服务员提供的服务都会适当给小费,它是独立于人情和整体之外的项目,是欧美等国家服务人员工资的一部分。

  与国外小费文化相比,国内没有小费文化。游客给导游小费的意识还没真正建立起来,在原有的意识里,游客向旅行社支付的团费中本身就包含了服务费,自然在旅游过程中就应该获得相应的服务,不应再支付任何费用。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小费文化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业界和学术界的不断争议。如国内游客出境旅游会给小费,但是回到国内又不会给小费。而中国少数地区如香港和澳门等地或由历史原因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而沿用小费制或由于经济原因接受小费制,其他地方则不太容易接受小费制。游客对给小费的不认可也阻碍了小费制的推行。

  二、中国推行导游小费制的对策

  (1)完善并执行导游薪酬制

  导游人员的收入应根据导游行业的特殊性来制定,具体应该由基本工资、佣金、导服费和带团补贴这些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工资可参照各省市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根据导游的等级及工龄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实行等级工资制。佣金可以由原先的回扣转化而来,将回扣纳入税务和财务管理体系之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给导游。导服费则可以在对外报价时特别表明,尽量做到按服务质量参照一定比率差异收费。带团补贴则可根据导游的等级及该团的类型来区别对待。合理的导游薪酬制的实行有利于保障导游的收入,进而减少导游强制游客购物获取回扣等旅游乱象的发生,自然有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同时必须严格推行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尤其是推行政府部门制定的导游薪酬制。如若旅行社严格推行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相信目前因导游薪酬体系而产生的相关问题是可以尽量避免的。当然相关的监督部门也应该加大监督力度,监督旅行社执行《指导意见》中导游的薪酬方面的有关规定。只有在具有合理的薪酬制并且真正落实的前提下,导游的薪酬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也才能让导游将注意力放到提高服务质量上,进而获得游客的认可。这样才有利于导游消费制的推行。

  (2)提高服务质量

  中国的小费与外国的有所差别,是针对优质服务由游客支付的,所以要想顺利实行小费制,必然要提高导游的服务质量。首先应该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改革考试制度,加强导游人员业务及道德素质等来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其次是要加强旅行社的管理,对于违法操作的旅行社严肃处理,根据其情节的严重性给予相应的处罚,警告、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然后实行适合导游行业的薪酬体制以保障导游的收入;最后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多方的努力,使旅游企业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从原来的价格竞争回到服务质量的竞争,也使导游人员能够更多地关注到服务质量,通过向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来获得相应的奖励。

  (3)树立小费观念

  小费传入中国至今备受争议,从最开始的全盘否定到现在的付诸实践,中国文化正在逐步理解并接纳小费文化。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小范围的游客外出旅游会有针对性地支付小费,这对小费的实行还是不够的,应该把小费观念通过政府的引导及旅游企业等向社会各界推广开来。如政府通过相关媒体详细介绍导游目前的就业及收入情况,争取游客及社会大众对导游行业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介绍小费的实质及作用,争取游客对收取小费的理解及支持。树立小费的意识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这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作。

  《指导意见》规定要建立公平、公开、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同时鼓励给导游优质服务奖励。《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小费制的推行提供了政策支持,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导游小费制不可能立即推行开来,只有真正推行导游薪酬制,游客具有给小费的意识及导游能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推行小费制的良好社会环境真正形成,小费制才能推行开来。

  参考文献:

  [1]胡幸福.对小费三十年之争的考量[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93―100

  [2]黄俊武,李飞.导游薪酬问题的产生根源及其治理措施[J].特区经济,2007(6):186―188

  [3]李军.心理契约与导游小费制度[J]. 旅游学刊,2007,22(9):41―4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EB / OL ].http://www. cnta. gov.cn/ zwgk/fgwj/fl/201506/t20150610_17641.shtml, 2015―8―1

  [5]关于进一步加强导游劳动权益保障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07124,2015―8―1

  [6]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导游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82283,2015―9―1

  [7]潘文燕,余一明.中国导游小费合法化面临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2(22):152―153

  [8]刘宝宏.小费的性质与合约安排[J]. 旅游学刊,2004,19(6):63―68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模型研究
下一篇:基于游客感知的西安曲江RBD功能研究

中国导游小费制推行的障碍及对策相关推荐

  摘要:作为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游憩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规划游憩地布局,引导环城游憩带规模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迫切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动力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系统的概念,并构建了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模型。

  关键词:环城游憩带 创新系统 运行机理 动力系统

  一、环城游憩带动力系统概述

  发展动力是指改变或推动原有状态的力量。彭华(1999)认为旅游发展动力系统是一个由旅游消费牵动和旅游产品吸引所构成的,并由消费引导和发展条件所联系的互动型动力系统[1]。环城游憩带作为低碳经济背景下大休闲产业发展中的一种新型产物,其动力系统也是供给系统和需求系统的统一。因此本文所提出的环城游憩带动力系统包括供给系统:中介系统、创新吸引系统、支持系统,也包括需求方系统:消费需求系统。

  (1)环城游憩带动力系统的模型结构

  环城游憩带动力系统是一个由城市周边休闲消费牵动和休闲产品吸引所构成的,并由消费引导和发展条件所辅助的互动型动力系统。由于假日制度的短频化和休闲时间的增加,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人们出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就从客观上决定着人们的休闲需求不断升级;然而部分地区的休闲产业还处在一个发展的瓶颈期,而解决瓶颈的关键是引导和促进休闲产业发展过程中忽视的创新(资源和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系统及其重要价值。

  因此,环城游憩带动力系统结构既包括休闲消费所牵动的需求系统,也包括休闲产品、休闲引导和基础条件所构成的供给系统,如图1所示。

  (2)环城游憩带动力系统的要素分析

  首先,休闲的核心是为了体验,而体验的最大功效在于解除城市居民和消费者遁世和寻求安宁或者追求新鲜刺激的需要,这是休闲消费者参与环城游憩带体验活动的最大诉求。

  中介系统是联系环城游憩带内部供求体系不可或缺的纽带。有形中介系统是联络城市周边散落的游憩景观或休闲产品区域的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等。而无形中介系统包括传媒及其为宣传服务的各种宣传品,是休闲游憩产品顺利销售出去的良好渠道。

  支持系统即支持环城游憩带发展壮大的客观大环境,是社会、经济、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也是环城游憩带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大环境对环城游憩带休闲吸引的营造具有很强的辅助作用。

  环城游憩带发展的支持系统包括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有形环境即支持环城游憩带发展的城市及城市外围的硬件设施。无形环境是指支持环城游憩带发展的软环境。

  创新系统是环城游憩带发展的灵魂,是其长期保持生命力、长久保持发展活力的前提和重要保障。环城游憩带发展的创新系统从形式上划分可以分为物质创新和非物质创新。

  二、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模型及分析

  环城游憩带的创新系统是由主、客体相互作用,创新能动方与被动方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系统,由四大要素构成的。

  (1)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四要素

  环城游憩带的创新系统由四大要素构成,分别是创新主体、创新客体、禀赋资源和区域创新条件。

  1、创新主体

  环城游憩带的创新主体主要是政府和旅游企业。政府在现阶段仍然是很重要的创新主体之一,尤其是针对环城游憩带这样的区域型旅游规划产品,但是其职能也在逐渐转变,更多地表现在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政策支持、规划引导、行业管理等。

  2、创新客体

  创新客体就是环城游憩带所服务的对象,即休闲游憩者。根据价值共创理论,休闲游憩者的角色和地位在参与休闲活动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转变,比如更注重追求自身的个性体验。在体验经济时代,一方面游憩者对游憩需求的内容、方式和层次都在不断更新,促使环城游憩带产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变;另一方面,游憩者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来自创新主体的创新成果,而是更深入地融入到创新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去。

  3、禀赋资源

  禀赋资源是环城游憩带内对游憩者具有吸引力和游憩价值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和人工创造物等的综合。禀赋资源并不是环城游憩带产品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但却是创新活动的物质载体和基础之一。禀赋资源是影响区域旅游产品创新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

  4、创新条件

  环城游憩带创新条件是指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支持产业和机构发展的现实状况。创新条件是环城游憩带产品创新活动的支撑体系,包括区域经济实力、大型购物休闲餐饮业的发展状况等。创新条件是衡量区域旅游产品创新系统运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2)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模型及要素分析

  结合上文所述的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的要素构成,本文构建了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的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分析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结构的关键是把握运行创新系统内部因素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根据产品创新的特征和环城游憩带的创新系统模型,笔者对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结构归纳如下:

  1、禀赋资源是环城游憩带创新的基础

  任何的创新最终都要有一定的物质载体。虽然环城游憩带产品的创新既包括物态创新,也包括精神创意,但禀赋资源在环城游憩带产品创新中的基础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环境条件在环城游憩带创新中起支持作用

  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创新过程中具有资金优势、吸引人才的优势和灵活政策的优势。相关产业和机构的发展状况对创新能力也能起到保障作用,它们为创新活动在供应链、便捷性和竞争环境上提供支持。

  3、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互动沟通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内容

  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网络的扩张、信息获取的方便、眼界的扩大、对个性体验的追求,使游憩者日益成为环城游憩带产品创新中的主导力量。他们从“旁观”到“参与”,从“被组织”、“被安排”到“自己组织”和“自己安排”。因此,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的互动沟通成为顺利实现环城游憩带价值的关键。

  三、基于体验特征的创新系统的运行

  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的运行首先是基于创新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包括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之间的心理互动,创新主、客体与禀赋资源之间的沟通,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创新动力并依靠企业或行政的力量突破供给壁垒,从而逐渐形成环城游憩带物理场。

  环城游憩带经过物理场的提升之后,还需突破一层体验壁垒,因为同样的体验型产品,由于体验引导手段和方法的差异,或者是面向不同心理状态的服务群体,甚至是因为服务时机的不同,游憩者都会因此产生不同的体验效果(谢彦君,2005) [2]。

  四、结语

  环城游憩带动力系统对研究环城游憩带可持续发展、保持环城游憩带良性发展周期有着重要作用,也有助于促进环城游憩带的健康成长(吴承照,1999) [3]。而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子系统,是体现体验经济时代环城游憩带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提升环城游憩带理论研究的深度。

  参考文献:

  [1]彭华.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J].旅游学刊,1999(3):40―44

  [2]谢彦君. 旅游体验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吴承照.旅游区游憩活动地域组合研究[J]. 地理科学,1999(4):437―441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实践
下一篇:中国导游小费制推行的障碍及对策

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模型研究相关推荐

  [摘要]中国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几年的蓬勃发展,逐渐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经过前期大力发展入境旅游、鼓励发展国内旅游的时期之后,近年来中国的出境旅游发展势头尤其迅猛。欧洲向来是国人出境旅游所青睐的热门目的地。随着大众旅游的逐步发展,除了团队游之外,个人旅游逐渐兴起,背包客等正在成为国人期待的个性化旅游方式。为了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旅游期望值,提高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他们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设计制作欧洲旅游线路,包括旅游线路设计、交通、天气及气候、购物、住宿与餐饮等方面,尽可能完整地设计好整个线路,方便游客自己提取信息,做好行程安排与设计,以便更充分地享受旅游带来的快乐,更大程度地获得满足感。

  [关键词]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欧洲旅游

  一、引言

  世界旅游组织2001年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其出境旅游人数将排在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位居第四。201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规模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迅速扩大。中国出境旅游在过去十年以每年19%的速度增长,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进程中,但全球旅游业进入了稳定增长阶段。2012年,旅游业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93%和9%。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出境旅游消费第一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旅游人数超过一亿人次,达109亿,出境旅游支出达1648亿美元,较2013年增加28%。中国加入WTO以来,出境旅游人数增长了14倍,速度之快令世界瞠目。中国出境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业增长的新机遇,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

  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为出境旅游快速攀升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迅速发展,展现了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大国形象,扩展了国与国之间经济交往与民间文化交流。特别是在我国贸易出口顺差突出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公民规模庞大的出境旅游也为缓解国际贸易摩擦起到一定作用,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近十年来,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出现飙升的局面,2004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还不到3000万人次,到2014年就已经超过一亿人次,增长了3倍多。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这块“大蛋糕”的分配情况到底如何呢?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有日本、韩国、泰国、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缘优势,日本、韩国、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是中国游客青睐的目的地。远隔重洋的美利坚合众国同样魅力无限,也是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的欧洲国家,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还拥有世界知名的博物馆、图书馆、大学城、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等,使得中国游客趋之若鹜,人数呈几何式增长。中东欧地区发展日趋稳定,也正成为我国游客出境旅游新热点。

  随着旅游产业的日渐成熟,出境旅游市场逐渐从以往的走马观花、匆忙劳累的团队观光旅游向定点、深度旅游方向发展,旅游产品的设计需要不断创新,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多层次需求。沈冠亚对2014年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认为,久居城市的人们都会向往自然风光、海洋沙滩,出境旅游让人们有机会在享受独特自然景观的同时体验不同文化。欧洲文化不同于中国文化,大众希望在旅游中享受到猎奇的新鲜感。

  对于中国游客而言,欧洲,包括中东欧国家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新兴旅游市场。欧洲各国在地域分布、民族文化、历史风情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各具特色,其优美的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气息,越来越强烈地吸引中国大众前往观光、休闲度假,同时体验异域文化。

  三、欧洲旅游线路设计

  旅游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社会经济的变化对其有着重要影响。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社会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产物,而工业方式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变革,并催生了旅游的发展。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财富呈几何式增长,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在积累了更多可支配收入后又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工作久了产生厌倦感需要通过旅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疲劳,开阔眼界。一些游客在时间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出境旅游,欧洲文化底蕴丰富,人文气息浓厚,是很多中国旅游者青睐的目的地。为了帮助旅游者更好地体验欧洲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能够更好地选择旅游线路,我们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实践设计了欧洲旅游线路,尽可能涵盖更多欧洲旅游信息,方便游客计划出行。

  31旅游线路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311天气与气候

  旅游者出行前准备工作越充分,旅游过程中就越有舒适感,享受程度越高,愉悦感更强。旅行社员工如果能够在旅游线路设计中详细介绍目的地的天气情况以及气候特点,方便游客提前了解,不仅能够更好地设计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旅游休闲娱乐项目,还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给旅游行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气候资源也可以创造特殊的旅游资源,如冬天的冰雪项目在欧洲大陆十分受人青睐。北极圈内夏季的极昼和冬季的极夜现象同样是欧洲地区的旅游资源。游客为满足其猎奇心理,希望体验惯常住地没有的生活而纷至沓来,这充分体现了旅游的意义。

  学生在旅游线路设计中对北欧的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及冰岛的气候及天气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塞尔维亚等国天气、气候情况也有所呈现。

  312交通方式与线路设计

  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分别是:旅行社、交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便捷的交通,极大地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没有便利的交通就没有发达的旅游业,其规模不可能壮大,难以向大众化发展。提前根据交通信息规划好自己的旅游线路,实现省时、快捷、经济的旅游是每位旅游者的期待。欧洲多数国家交通都非常便利,交通方式选择范围广,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计划的时间、兴趣爱好、旅游目的以及路线等来选择最便捷、实惠的交通出行,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价值,达成愉悦身心、开阔视野和体验生活的旅游目的。

  在学生的旅游线路设计中交通部分简单介绍了航空信息(包括机场数量、地理位置、机场设备设施、容纳量、旅客吞吐量,前往机场的交通以及航线等)、铁路(火车站的分布、地理位置、铁路线的连接、火车路线、火车上的设备及乘车条件等)、公路(巴士乘坐路线、自驾线路等)、水运(客运码头、游船或游轮的航线等)。给予游客基本的交通信息,以便更好地做出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计划。

  313餐饮信息

  吃、住、行、游、购、娱组成了旅游的六大要素。餐饮在旅游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撼动,其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不可小觑。体验旅游目的地的美食已经成为旅游者体验当地文化与生活,了解当地风情的必修课,以更直观的方式体验当地居民生活。

  线路设计中对饮食文化有一些简单介绍,如在当地最受欢迎的菜肴,独特的风味菜品,游客评选的最佳美食,最具代表性的佳肴及其制作方法等。除此之外,当地著名的蔬菜水果等食物,他们的饮食习惯,就餐规律及习惯等。了解这些基本情况后,游客可以更好地选择就餐时间、地点、环境,尽量注意在旅游过程中不打扰当地人的生活。

  32旅游线路设计与推荐

  总体介绍各个国家的气候与天气、交通、饮食之后有设计好的旅游线路推荐。综合考虑交通、住宿、天气、旅游者旅游的动机等因素,再对欧洲区域资源进行整合,设计旅游线路,提供多条可供游客选择或参考的线路,游客也可随意组合、规划自己的欧洲旅游路线。所有旅游线路主要推荐欧洲各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景区、景点、博物馆、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方式、度假胜地等,并将其组合成经典线路以供游客参考。北欧旅游线路是将北欧五国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推荐了北欧14日游,分好几条旅游线路设计;南欧旅游则侧重推荐旅游资源,包括各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景区景点或博物馆。各具特色,着重点不同。

  四、创新与不足

  学生设计制作的欧洲旅游线路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北欧和南欧。前者首先分别就北欧五国的气候、交通、饮食分别介绍,然后整合资源,将北欧的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作为整体,推荐从中国出发前往北欧五国共14日的长途旅游,线路推荐了北欧五国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景点,最具吸引力的冰雪活动及生活方式等,参观的景点有各国首都风貌,最著名的海港城市,花园城市,久负盛名的教堂,水上城市,冰雪文化体验胜地等,突出与众不同之处,尽可能让游客感受到在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自然与文化体验,让他们觉得这一趟旅游不虚此行;在交通方面采用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飞机、汽车、游轮等;长距离采用飞机,节省时间,减少旅途疲劳之苦,短距离采用汽车,体验、了解当地公路交通状况,充分利用当地临海的自然优势,取道海路,乘坐邮轮,一方面可以领略海上风光,观看当地海生生物,体验当地的发达渔业,并享受邮轮旅游的奢华,也是让游客感受到此次北欧之旅非同寻常,充满新鲜感,增加旅游的乐趣。但是,线路设计并没能突出饮食文化,只简单标明了早餐、午餐、晚餐,对已经介绍的当地饮食文化采取忽略的态度,未能将其具体化,列入实际的旅游行程中,单单看设计的推荐旅游线路,非常遗憾,体验当地美食成为了泡影。如能将当地最具特色的饮食列入旅游线路设计中,包含在团队旅游线路价格中,或让旅游者自己选择,设计为选择性旅游项目,只要在行程中安排好时间和地点,不失为更好的设计。另一方面,线路设计单一,没有结合旅游者年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旅游动机等因素考虑,这些对游客选择旅游线路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根据不同类别的旅游团,如夕阳红之旅、亲子游、游学团、商务团、观光团、购物团等,来量身定制设计旅游线路,,满足游客需求,发展高端定制旅游,实现个性化旅游发展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南欧旅游线路设计突出各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塞尔维亚)基本概况,包括天气与气候、交通、饮食。介绍并推荐了南欧各国的风景名胜,没有将所有旅游资源整合到旅游线路设计中来,未能提供交通工具,更不要说具体的班次了,游客在此能够体验到何种不同的旅游生活经验也没有突出介绍。当地的文化生活、人文风情、饮食习惯、自然风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建筑风格等,均没有详细介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叫作旅游线路设计,只能叫作旅游目的地介绍,根本没有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无法让旅游者完成一次有实际意义的旅行。

  住宿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我校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旅游线路却都没有具体展现,实在有些遗憾,因此认定此设计是不完整的旅游线路设计。在世界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游客希望体验当地生活方式,愿意更多地接触当地人或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因此,B&B、home-stay、hostel等都颇具吸引力。

  本次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旅游线路设计与制作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整合所学知识,锻炼其实操动手能力。但是,从成果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属于探索与尝试,创新不够。教师还需加强指导,让他们拓展思维,丰富阅历,了解更多旅游行业的知识,加强专业书籍阅读,对旅游业要有全面综合的理解,从更高的角度分析旅游发展的趋势,把握旅游市场的新动向、新趋势。高瞻远瞩,视野广阔,为游客提供更全面、便捷、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或者让学生实地到旅行社去,在旅行社资深员工的专业指导下完成该项目更具实用性,设计完成的产品也更接地气。

  参考文献:

  [1]陈雪琼中国出境旅游流流向的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0-36

  [2] 新华财经中东欧有望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新热点[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3/17/c_115055186htm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模型研究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实践相关推荐


  本文关键词:低碳旅游,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9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69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7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