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温吸收式热泵回收湿热废气余热的实现及优化
本文关键词:新型高温吸收式热泵回收湿热废气余热的实现及优化
【摘要】:湿热废气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终端废热,广泛存在于石化、造纸、染整等行业。实现高效回收湿热废气余热可大幅减少生产过程热量排放损失,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常规冷凝换热法回收废气中潜热需将其冷却至露点以下,造成能量贬值,回用能量品位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传统闭式吸收热泵回收废热提温幅度有限、系统性能系数较低。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高温吸收式热泵,高效回收湿热废气潜热,并输出高温蒸汽回用生产。为此,开展了以下工作:(1)以将烘干湿热排气转化为工艺蒸汽为目的,将喷射器与两级的开式吸收式热泵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温吸收式热泵,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EES(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软件对该新型热泵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理论上研究了吸收器进口溶液浓度、液气比、喷射系数等对系统COP的影响。(2)通过流程改进、材质优选等手段,将提出的新型热泵系统用于宁波市某化纤厂后纺定型机的排风余热回收项目。首先对系统进行热力、传热等计算,参与完成主要设备的结构设计与安装,并且协助课题组制作了应用于化纤厂的实验样机,最后针对溴化锂溶液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吸收工质的优化选择加以解决。(3)采用色谱法测定了多种新型工质(CHO_2K/H_2O、C_2H_3O_2K/H_2O、Li Br/H2O与三甘醇溶液混合工质等)蒸汽压的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关联,以期为工质对的优选和开式吸收热泵工程推广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湿热废气 开式吸收式热泵 喷射器 数学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6;TU8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中国能源现状10
- 1.1.2 湿热废气余热的存在形式及特点10-11
- 1.1.3 目前余热回收利用技术11-12
- 1.2 吸收式热泵技术发展现状12-20
- 1.2.1 吸收式热泵综述12-14
- 1.2.2 开式吸收式热泵在废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14-18
- 1.2.3 吸收机理及强化传热传质的研究18-19
- 1.2.4 新型工质对的研究进展19-20
- 1.2.5 吸收循环系统的研究进展20
- 1.3 喷射-吸收复合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20-22
- 1.3.1 喷射器概述20-21
- 1.3.2 喷射器与吸收式热泵相结合的技术21-22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22-24
- 2 新型高温吸收式热泵系统模型与性能分析24-34
- 2.1 系统流程图24-25
- 2.2 系统流程的热力学分析25-26
- 2.3 系统模型的建立26-27
- 2.3.1 假设条件26
- 2.3.2 系统主要部件的模型26-27
- 2.4 系统性能分析27-32
- 2.4.1 湿热废气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7-29
- 2.4.2 吸收器进口溶液浓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9-30
- 2.4.3 一效发生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0-31
- 2.4.4 液气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1
- 2.4.5 新蒸汽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1-32
- 2.5 本章小结32-34
- 3 新型高温吸收式热泵应用方案的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34-54
- 3.1 应用场合描述34-35
- 3.2 新型高温吸收式热泵能量回收系统热力计算35-42
- 3.2.1 喷射-吸收相结合的新型高温吸收式热泵热力循环35-36
- 3.2.2 系统设计参数36-39
- 3.2.3 喷射系数的计算39-41
- 3.2.4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41-42
- 3.3 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2-45
- 3.3.1 溶液热交换器换热效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2-43
- 3.3.2 溶液流量对除湿效率与发生能耗的影响43
- 3.3.3 吸收器进口冷却水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3-44
- 3.3.4 输出蒸汽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4-45
- 3.4 新型热泵系统主要换热设备的传热计算45-46
- 3.5 系统主要设备结构设计与安装搭建46-52
- 3.5.1 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与装配图46-49
- 3.5.2 喷射器结构尺寸设计49-50
- 3.5.3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50-52
- 3.6 预计可获得收益52
- 3.7 本章小结52-54
- 4 混合吸收工质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与关联54-62
- 4.1 混合吸收工质饱和蒸汽压测定54-56
- 4.1.1 气液平衡基本原理54-55
- 4.1.2 饱和蒸汽压数据测定55-56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56-58
- 4.3 实验数据关联58-60
- 4.4 本章小结60-62
- 5 结论与展望62-64
- 5.1 主要结论62
- 5.2 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A 符号表68-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70-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植登峰;;吸收式热泵及其应用[J];医药工程设计;1985年01期
2 邹盛欧;;吸收式热泵及其节能效果[J];山西化工;1986年04期
3 邹盛欧;化学热泵和吸收式热泵[J];现代化工;1987年05期
4 黄辉莉;;利用吸收式热泵系统回收啤酒生产中的废热[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5 邹盛欧;;吸收式热泵的设计和应用[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1989年03期
6 钟理;严益群;;无泵循环的吸收式热泵系统[J];广州化工;1990年02期
7 邹盛欧;吸收式热泵的设计和应用[J];化工装备技术;1994年02期
8 高相斌;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及其应用[J];国外油田工程;1995年05期
9 李辰砂,梁吉,李凇平,刘长厚,刘家俊,沙庆云,李晓峰,刘志强,陈君,夏伟光;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工业废热技术[J];化工装备技术;2001年01期
10 赵晓巍,王树昆;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及其在冶金企业中的应用前景[J];山东冶金;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献芳;王立;;利用“低谷电”蓄热的氨吸收式热泵小型化系统[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伟;张晓灵;石文星;李先庭;;氨水空气源吸收式热泵的设计与理论分析[A];庆祝北京制冷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邵渊;周兴禧;任海刚;;单级压缩吸收式热泵系统的研究比较[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吴集迎;;农业沼气热泵可行性研究及经济性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岳献芳;王立;孙淑凤;童莉葛;;利用“低谷电”蓄热氨吸收式热泵系统的除冰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马最良;赵伟;;在我国应用吸收式热泵站的经济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7 陆震;王长庆;唐劲松;尉迟斌;;溴化锂高温吸收式热泵的变工况模拟[A];上海制冷学会一九八九年年会论文集[C];1989年
8 张启;顾雏隽;彭铁成;;地热吸收式热泵在中低温供热中的应用[A];第三次全国地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9年
9 陆震;范林;曹卫华;;吸收式热泵技术的新发展[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七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李占元;牛雪峰;高德民;孔德奇;范志平;;浅谈吸收式热泵在城市供热电厂中的应用[A];全国第八届电站锅炉专业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吸收式热泵回收凝聚废热工业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焦念友;吸收式热泵技术获发明专利[N];中国化工报;2003年
3 顾耀武;双良股份:余热利用带来节能新思维[N];中国化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于海江 王琳;“十二五”我国余热利用将驶入“快车道”[N];中国电力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陈学慧;双良股份:以先进技术推动节能减排[N];经济日报;2010年
6 余兵;双良两新产品顺利通过投产和科技成果鉴定[N];经理日报;2010年
7 余兵;双良节能新产品 通过科技成果和投产鉴定[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8 李丙驹邋特约记者 顾耀武;节能减排剑指环保难题 双良集团领跑健康之旅[N];经理日报;2008年
9 余兵;双良为石化企业铺就节能路[N];经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理;新型吸收式热泵循环理论及实验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0年
2 闫晓娜;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杨筱静;蒸汽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性能及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华;汽轮机乏汽余热能提质利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赵龙;热电厂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王曙;吸收式热泵回收汽机乏汽余热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林春玲;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回收糖厂循环水余热运行参数优化及,
本文编号:729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72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