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概念的起源与内涵62

发布时间:2016-07-21 19:07

  本文关键词:“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23卷第9期2003年9月生态学报Vol.23;王孟本;(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太原030006);摘要:“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是我国目前使用频率;译而来;国已经普遍将“生态环境”与“ecological;Theoriginoftheterm“ecolo;menvironment”inChineseis;Theanalysisshowedthatits

第23卷第9期2003年9月生  态  学  报Vol.23,No.9Sep.,2003“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

王孟本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太原 030006)

摘要:“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是我国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之一,但同时也是较有争议的术语之一。据分析,它在我国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最初是从俄文“э”和英文“ecotope”翻котоп

译而来。但是“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目前已经基本脱离了“母体”,与“э”和“ecotope”的联系很少。我котоп

国已经普遍将“生态环境”与“ecologicalenvironment”作为汉英、英汉双向对照名词。以生物为主体,“生态环境”可以定义为“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它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子的综合”。。关键词:生态环境;概念;起源;内涵

Theoriginoftheterm“ecologicat(ent)”inChineseanditsWangMeng2BenicaSinica,,Plainiversity,Taiyuan,Shanxi 030006China).ActaEcolog-

menvironment”inChineseisnowoneofthetermsincommonuseindailylifeaswellinlogyinChina.Howeveritisregrettablethatitisalsooneofthemostdisputedinusagea2mongChineseecologists.Itisthepurposeofthispapertoresearchintoitsoriginandconnotation,andtodefineitinaprecisemannertoeliminateconfusion.

Theanalysisshowedthatitsusagecanatleastbetracedbackto1953,anditcamefromthetransla2

”and“ecotope”.HoweverthisChinesetermhasbeenlessrelatedtotheRussianwordtionsof“экотоп

“э”,anditisnowgenerallytranslatedinto“ecologicalenvironment”(orкотопorEnglishword“ecotope”

)andviceversa.The“ecotope”isnowusedinameaningmoreoritsshortenedform“eco2environment”

lesssimilarto“habitat”inChina.

.Ac2Chinaisoneofthecountriesinwitchecologistsprefertousetheterm“ecologicalenvironment”

~Feb.24,2003),amongthe99abstractsincludingtheterm“ecologicalcordingtoCABabstracts(1973

,44recordsarewrittenbyChineseecologists,42bysomeecologistsin22countrieswhoseenvironment”

nativelanguagesarenotEnglish,andtherest13bythoseonesin6countrieswhosenativeorofficiallan2guageisEnglish.

The“ecologicalenvironment”describestheorganism’sfullrangeofenvironmentalfactorstowhichit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150)

收稿日期:2003203210;修订日期:2003206229

作者简介:王孟本(1954~),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E2mail:mbwang@sxu.edu.cn

致谢:澳大利亚CSIRO黑山图书馆CarolMurray女士帮助进行CAB文摘检索,在此表示感谢!

Foundationitem:TheProjectof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30170150)

Receiveddate:2003203210;Accepteddate:2002206229

Biography:WANGMeng2Ben,Ph.D.,Professor,mainlyengagedintheresearchofplantecology.E2mail:mbwang@sxu.edu.cn

9期王孟本:“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191 1isexposedandreactsinitssurvivalandreproduction.Theecologicalenvironmentinthissensehasa

.AndfromthepointviewofHomobroadermeaningthan“habitat”butanarrowonethan“environment”

sapiens,itreferstothetotalofnaturalfactorstowhichitreactsandonwhichitdependsforitslivinganddevelopment.Human’secologicalenvironmentinthissenseisdistinguishablefromitslivinghabitat.Keywords:ecologicalenvironment;concept;origin;connotation

文章编号:100020933(2003)0921910205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A

  “生态环境”这一术语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短语之一。据笔者统计,截至2003年2月23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中文及特藏数据库中共有153种中文书籍(包括国内和海外中文图书)和57篇

(1989博士和硕士论文在题名中使用了“生态环境”这一术语。在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2002)的生物科

学论文中,有802篇在关键词或文摘中使用了“生态环境”这一术语。我国现行《宪法》明确指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渔业法》、《防沙治沙法》、、《农业法》、《草原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10、、防止对生

态环境造成破坏或防治生态环境污染等内容。学术期刊有(编辑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1985~)、,1990出版,1996~)、~2001)和《城乡生态

(成都市环境保护局环境》、,1991~)等。研究单位名称中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森林生态环境与保,等等。“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的使用广泛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是否应当将这一概念列入生态学规范名词之中,多年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尽管没有公开讨论过这一问题)。在2002年7月召开的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一审会上,亦偶尔涉及到了有关问题。只因会议预定任务所限,没有就这一问题进行实质性讨论。本文旨在就这一术语的起源和内涵等进行分析。

1 “生态环境”术语的起源

111 “生态环境”术语的出现时间

“生态环境”这个汉语名词在中国的出现至少已有50年时间。在解放初期,我国的生态学受前苏联的影响最大。在1953年出版的译著、前苏联А.П.谢尼阔夫著的《植物生态学》中就出现了俄汉对照名词

[1]“э。同时因为我国的老一辈生态学家中的不少人曾在美、英等国家留学或工作过。在котоп生态环境”

1956年出版的《俄英中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名词》中已经有了汉英俄对照名词“生态环境eco2

[2]”。基本上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这一名词也开始在部分生态学著作的题名中出现[3,4]。这些情topeэкотоп

况说明,“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出现的时间起码可追溯至1953年,最初是从俄文和英文翻译而来,属于外源和多源起源。

112 “生态环境”术语对应的英文名词的变化

虽然“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是从“э”或“ecotope”翻译而来,但是从现在情况看,“生态环境”这котоп

一术语在我国已经较少与“э”或“ecotope”相对应。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物学名котоп

[5]词中,与“ecotope”相应的规范名词为“生境[区]”,不推荐用名为“生态环境”。除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由

于“生态环境”实际上是“生态与环境”的缩写词,而与“EcologyandEnvironment”或“eco2environment”相对应外。我国学者已普遍将“生态环境”与“ecologicalenvironment”作为汉英、英汉双向对照名词(有时将“eco2

)。简写为“eco2environment”中国已成为目前世界上使用“ecologicalenvironment”这一logicalenvironment”

英文名词的第一大国。

例如,根据对美国国会图书馆、加拿大国家联合目录、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在线书目的并行检索结果,截至2003年2月24日,共有10种书籍在题名中使用了“ecologicalenvironment”这

 1912生 态 学 报23卷一术语[6~15]。其中5种出版于中国,1种在波兰,1种在巴基斯坦,1种出版于南非,1种作者不详,仅1种在美国。

根据对CAB文摘(1973~)的检索结果,截至2003年2月24日,共有99篇论文、报告和著作在题名或摘要中使用了“ecologicalenvironment”这一术语。其中中国作者44项,德国作者9项,法国作者4项,其它20个非英语国家29项。以上各项占总数的8519%。而国语或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印度和新加坡仅分别为4项、4项、1项、3项和1项,合计占总数的1311%。

2003年2月24日笔者在因特网上共查到包含“ecologicalenvironment”的信息12200条,其中中国3790条,美国3750条,英国354条,加拿大492条,澳大利亚299条。进一步分析表明,美国等英语国家的有关信息大部分是转引自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的有关报道。

2 “生态环境”概念的内涵

211 “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

因为“生态环境”这一术语是从外文翻译而来,而有关外文名词的出现显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有关生态因子的思想更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年代。所以这个概念本身的产生,。例如,关于水、温度、光等因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的知识,[16]《以生理学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生态学经典名著中,16、气、土壤和动物对植物生活的影响作用[17]。

212 “生态环境”概念的内涵

,ecotope”有联系。但是长期以来,“ecotope”]。

一书的引言中有如下叙述:“对于植物重要的环境因素,叫做植物生

[1](即ecotope);,构成植物的生态环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э”котоп

“ecotope”描述了物种对其所面临的各个环境变量的整个范围的反应,它是一个物Whittaker等人认为

种的最基本的进化环境。物种在各个生境范围上的分布和在群落之间的迁移可以从“ecotope”的观点来理解[19]。因此,“ecotope”可以理解为是物种面临的对其产生影响的全部环境因子的集合。而Allaby则将“e2

[20]定义为“生物地理群落的生境成分”。cotope”

在因特网上对“ecotope”进行了检索,共有1230条内容有这个英文名词。并且绝大多数与生态学有关。关于“ecotope”的解释可分为两类:(1)认为“ecotope”是“在环境条件及其动植物种群方面具有一致性的一个区域”,或“生态实体系统层级中最小的景观单位”,亦或“最小的、高于有机体的、同质的、可用于制图的景观单位”。从尺度上讲,与区域(region)为大尺度(macro2scale),景观(landscape)为中尺度(meso2scale)相比,“ecotope”属于小尺度(micro2scale)。(2)认为“ecotope”是“生态系统的环境部分”。即生态系统(ecosys2tem)=生物群落(biocenosis)+[群落]生境(ecotope)。解释(2)与Allaby的看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而由于国外较少使用“ecologicalenvironment”一词,所以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的许多生态学词典中都没有收录这一术语[20~24],更谈不到定义。虽然“ecologicalenvironment”在国内使用频率很高,但很少有人对它下过定义。上官铁梁等认为“生态因子系指生物生活场所中,对生物之生长和发育具有直接和间

[25]接影响的外界环境要素”,“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李博等认为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所有生态因

[26]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虽然А.П.谢尼阔夫谈的是植物的“э”;Whit2котоп

“ecotope”;上官铁梁和李博等是针对生物的“ecologicalenvironment”而言,但是taker等人讲的是物种的

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因此笔者认为,若以生物为主体,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可定义为“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因为“生境(habitat)”一般是指生物个体或群落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24,25]。所以生态环境比生境的内涵要广。因为环境是指生物接触到的全部外界因子(包括对生物

9期王孟本:“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191 3没有影响的环境因子),所以生态环境比环境的内涵却要小。

而若以人类为主体,生态环境可定义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子的综合”。生态环境显然不同于生活环境,前者显然更富自然色彩。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环境概念是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整体性,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有根本区别。目前媒体、公众、法律等所称“生态环境”,可以认为多半是以人类为主体而言。

3 小结

“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最初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自俄语“э”和英语“ecotope”翻译而来。时котоп

至今日,“生态环境”术语已经基本脱离了原来的“母体”。我国学者目前已普遍将“生态环境”与“ecological

作为汉英、英汉双向对照名词。environment”

“生态环境”不仅是一个很重要生态学概念,同时是一个很富中国特色的概念。中国学者对“ecological

这一英语术语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使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environment”

以生物为主体,“生态环境”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以人类为主体,“生态环境”概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生态学概念。References:

[1] Ше.Э.ineseWen.Shanghai:XinnongPress,1953.2,413.нниковАПколосй

[2] TermsOitte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Russian2English2Chinese

mplanthy,ptandgeobotany.Beijing:SciencePress,1956.20.

[3] .YanL.PlantingtechniquesanditsecologicalenvironmentofFoeniculumvulgareMill.inGuangxi

SciencePress,1955.

[4] HouXY.PrimarysurveyontheecologicalenvironmentoffernsinGuizhouanditsnearbyareas.Beijing:Science

Press,1957.

[5] ChinaNationalCommitteeforTerminologyofScienceandTechnology(CNCTST).English2ChineseandChinese2

Englishtermsofbiology.Beijing:SciencePress,2002.

[6] HanXY,GaoHH.EcologicalenvironmentinAustralia:presentconditionanditsenlightenment.Shanghai:

ShanghaiAcademyofSocialSciencesPress,1997.

[7] InstituteofGeograph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AtlasofecologicalenvironmentintheBeijing2Tianjinarea.

1990.

[8] Distributionofamixtureoffissionproductsinamodelsimulatingarivertypeofecologicalenvironment.1967.

[9] ChinaNuclearInformationCenter.DistributionofnaturaluraniuminJiuquanecologicalenvironment.1990.

[10] TangQS,MengTX.Atlas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andlivingresourcesintheBohaiSea.Qingdao:Qingdao

Press,1997.

[11] GravenEH.Theecologicalenvironment2itschallengetotheagronomistatFortHare(aninaugurallecturegivenin

theUniversityofFortHareonthe16thApril,1971).[FortHare,SouthAfrica]FortHareUniversityPress,1971.

[12] Problemsofprotectionandmanagement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onurbanizedareas(scientificseminar,War2

~29,1990).Warszawa:Wydawn.SGGW2saw,June28AR,1990.

[13] EnvirosphereCompany.EcologicalenvironmentoftheproposedsiteforthecompactignitiontokamakatPrinceton

PlasmaPhysicsLaboratory.1987.

[14] ChinaNuclearInformationCenter.Environmentecologicaleffectof

1995.14C2chlorsulfuronanditssafetyevaluation.

[15] BaqaiIU.Wildlifeandnat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intheIndusdelta:annualtechnicalreport.(Dept.ofZo2

ology,UniversityofKarachi,Karachi,Pakistan),1973.

 1914生 态 学 报23卷

[16] BotanicalSocietyofChina.HistoryofbotanyinChina.Beijing:SciencePress,1994.17~48.

[17] SchimperAFW.Plant2geographyuponaphysiologicalbasis.OxfordattheClarendonPress,1903.1~156.

[18] WhittakerRH,LevinSA,RootRB.Niche,habitat,andecotope.AmericanNaturalist,1973,107(955):321

~338.

[19] .AmericanWhittakerRH,LevinSA,RootRB.Onthereasonsfordistinguishing“niche,habitat,andecotope”

~482.Naturalist,1975,109(968):479

[20] AllabyM.Adictionaryofecology(2ndEdn).OxfordUniversityPress,Oxford,1998.136.

[21] HansonHC.Dictionaryofecology.PhilosophicalLibrary,NewYork,1962.

[22] ResingerH&GutiérrezJMG.Elsevier’sdictionaryofterrestrialplantecology.Elsevier,NewYork,1992.

[23] LincolnR,BoxshallGandClarkP.Adictionaryofecology,evolution,andsystematics(2ndEdn).CambridgeU2

niversityPress,Cambridge,1998.

[24] LevinSA.Encyclopediaofbiodiversity,Volume5.AcademicPress,NewYork,2001.

[25] SuZX,WangRQ.(editorsinchief).BasicEcology.Jinan:ShandongUniversityPress,1989.15.

[26] LiB,YangC,LinP,etal.Ecology.Beijing:HigherEducationPress,2000.13.

参考文献:

[1] АП谢尼阔夫著.王汶译乐天宇校.植物生态学.上海:1953.[2] 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编定..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6.20.

[3] 王献溥,阎振茏..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4]..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5].英汉2汉英生物学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6].中国植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7~48.

[25] 苏智先,王仁卿主编.生态学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15.

[26] 李博,杨持,林鹏,等编著.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高等教育、_生态环境_概念的起源与内涵62等内容。

 

下载地址:_生态环境_概念的起源与内涵62.Doc

  【】

最新搜索

_生态环境_概念的起源与内涵

中国蜗牛形喇叭行业发展研究报告_图文

必修一至必修四导学案教师版

班主任问答:学生不好管怎么办

吊车性能手册

广东 专插本 民法

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

云交基建 2013 339号

物理化学实验_试题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练习题_答案


  本文关键词:“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4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74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1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