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强化除磷BAF-臭氧组合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废水二级出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8 01:22

  本文关键词:强化除磷BAF-臭氧组合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废水二级出水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曝气生物滤池 石化二级出水 强化除磷 反冲洗 臭氧氧化


【摘要】:石油化工废水有机物含量高,处理难度大,经传统生化工艺处理后的二级出水中仍然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同时废水中磷的浓度普遍超标。环境保护部在2015年颁布了石油化工行业新的排放标准,提高COD的排放限值到50mg/L以下。在此大环境的要求下,我国许多石化综合污水处理厂亟需对石化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满足新的排标准,减少有机物和氮、磷营养元素的排放,减轻环境的负荷。本文采用强化除磷BAF-臭氧组合工艺深度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研究了不同量的FeSO4.7H2O对BAF小试反应器对除磷、脱氮和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考察了运行参数对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效果研究,考察了不同滤层高度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变化情况,BAF进出水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对有机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洗优化了反冲洗强度参数;强化除磷BAF-臭氧组合工艺深度处理石化二级出水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当FeS04的投量为9mg/L时,TP的去除率为51.7%,未投加药剂的去除率仅为12.4%;COD的去除率提高了4.1%,FeSO4.7H2O的投量不高于9mg/L时能提高氨氮的去除效率,投加药剂造成的微环境缺氧对TN的去除有利;投加亚铁盐后微生物的量减少,活性增强,亚铁盐的投量在12mg/L时表现出对SOUR的抑制作用,再进一步增大投量至15mg/L时表现出对脱氢酶活性的抑制。2、当HRT为3h,气水比为3:1时,COD、氨氮、]TN、TP、SS的去除率效率最大,分别为18.43%、70%、15.64%、49.71%、48.64%,BOD5的去除率为70.29%;滤层的高度为95cm时,COD、氨氮、TP、SS的去除效率最高;BAF对荧光类有机物去除效果不明显。3、水洗强度为6 L/(m2·s),气洗强度为12 L/(m2·s)是本研究采用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的最优反冲洗强度,反冲洗排水中SS的峰值在3min时达到峰值,该最终反冲洗排水中SS的浓度为50 mg/L,反冲洗排水中泥的呼吸速率为05mg/(mg·h),距离进水口1.3和2.2 m处的微生物量分别损失了4.4%和5.3%;提高气洗强度会造成微生物的量损失增大,且对后期的恢复有较大影响,而气洗强度减小则会冲洗不彻底。反冲洗后COD和NH4+-N的去除能力有一定下降,但很快去除能力得以恢复,并且随着运行的继续慢慢下降。4、中试研究表明,当臭氧投量为10mg/L时,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38.03%,出水COD达到35.54mg/L,TOC的去除率为11.45%;TP的浓度从0.47mg/L降低到0.094mg/L UV254从0.65下降到了0.167;出水色度均在25以下,含氮有机物经臭氧氧化变成NH4+-N造成了氨氮浓度有一定升高,但是不影响出水达标排放。5、BAF单元出水中Fe2+对后续臭氧氧化单元有促进作用,COD的平均去除率为39.59%,臭氧出水的浓度为38.62mg/L,而未投加FeSO4的COD去除率为20.75%,UV254平均下降了0.549,而未投加FeSO4的UV254的平均下降了0.406,且投加FeSO4对色度的去除也有一定的效果。经臭氧氧化后,荧光类物质明显减少,一部分有机物矿化成了CO2和H2O,各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的量均有很大程度的减少。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 石化二级出水 强化除磷 反冲洗 臭氧氧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8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第1章 绪论14-27
  • 1.1 课题背景14-15
  • 1.1.1 石化废水简介14
  • 1.1.2 石化废水的危害14-15
  • 1.2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现状15-18
  • 1.2.1 物化法15-16
  • 1.2.2 高级氧化法16-18
  • 1.2.3 生物法18
  • 1.3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简介18-20
  • 1.3.1 BAF滤池工作原理19
  • 1.3.2 BAF的工艺特点19-20
  • 1.4 BAF的除磷现状及分析20-22
  • 1.4.1 生物除磷机理21
  • 1.4.2 化学除磷机理21-22
  • 1.4.3 生物除磷与化学除磷的比较22
  • 1.5 臭氧氧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22-25
  • 1.5.1 臭氧氧化机理22-23
  • 1.5.2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23-24
  • 1.5.3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24-25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25-26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25
  • 1.6.2 研究内容25-26
  • 1.7 技术路线26-27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27-35
  • 2.1 实验装置27-29
  • 2.1.1 强化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小试装置27-28
  • 2.1.2 强化除磷中试BAF-臭氧组合装置28-29
  • 2.2 废水水质29
  • 2.3 分析方法29-35
  • 2.3.1 常规指标测试方法29-30
  • 2.3.2 石化废水SS的测定30-31
  • 2.3.3 特殊测试指标及测定方法31-35
  • 第3章 强化除磷BAF小试试验研究35-44
  • 3.1 投加FeSO_4·7H_20对BAF除磷效果的影响35-36
  • 3.2 投加FeSO_4·7H_2O对BAF运行效果的影响36-39
  • 3.2.1 对COD、TOC去除的影响36-38
  • 3.2.2 对NH_4~+-N、TN去除的影响38-39
  • 3.3 投加FeSO_4·7H_2O对BAF不同高度微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39-42
  • 3.3.1 不同高度微生物量的差异39-40
  • 3.3.2 不同高度脱氢酶活性的差异40-41
  • 3.3.3 不同高度生物膜呼吸速率的差异41-42
  • 3.4 本章小结42-44
  • 第4章 BAF中试反应器运行与优化研究44-62
  • 4.1 BAF启动研究44-48
  • 4.1.1 BAF启动阶段COD的变化情况44-45
  • 4.1.2 BAF启动阶段氨氮的变化情况45-46
  • 4.1.3 BAF启动阶段TP的变化情况46-47
  • 4.1.4 BAF启动阶段SS的变化情况47
  • 4.1.5 BAF中试反应器反冲洗周期确定47-48
  • 4.2 水力负荷对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48-52
  • 4.2.1 停留时间对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COD去除的影响48-49
  • 4.2.2 停留时间对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氨氮去除的影响49-50
  • 4.2.3 停留时间对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TN去除的影响50
  • 4.2.4 停留时间对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TP去除的影响50-51
  • 4.2.5 停留时间对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SS去除的影响51-52
  • 4.2.6 停留时间对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BOD_5的影响52
  • 4.3 气水比对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52-55
  • 4.3.1 气水比对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COD去除的影响53
  • 4.3.2 气水比对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氨氮去除的影响53-54
  • 4.3.3 气水比对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SS去除的影响54-55
  • 4.4 强化除磷BAF最佳运行条件下水质指标沿程变化情况55-58
  • 4.4.1 COD的变化与滤料层高度的关系55-56
  • 4.4.2 氨氮的变化与滤料层高度的关系56-57
  • 4.4.3 TP的变化与滤料层高度的关系57
  • 4.4.4 SS的变化与滤料层高度的关系57-58
  • 4.5 强化除磷BAF稳定阶段进出水三维荧光光谱分析58-59
  • 4.6 BAF填料表面微生物形态59-60
  • 4.7 本章小结60-62
  • 第5章 强化除磷BAF中试反应器反冲洗优化研究62-70
  • 5.1 实验设计62-63
  • 5.2 反冲洗泥量的变化63-64
  • 5.3 反冲洗排水中污泥的SOUR64
  • 5.4 反冲洗过程中BAF内微生物量和活性的变化64-66
  • 5.5 不同工况下BAF处理效能的恢复66-68
  • 5.6 本章小结68-70
  • 第6章 强化除磷BAF-臭氧组合工艺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研究70-80
  • 6.1 强化除磷BAF-臭氧组合工艺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研究70-74
  • 6.1.1 去除COD的比较70-71
  • 6.1.2 臭氧投量对TOC去除的影响71-72
  • 6.1.3 臭氧投量对NH_4~+-N去除的影响72
  • 6.1.4 臭氧投量对TP的影响72-73
  • 6.1.5 臭氧投量对UV_(254)去除的影响73-74
  • 6.1.6 臭氧投量对色度去除的影响74
  • 6.2 加铁与不加铁对臭氧氧化效果的研究74-77
  • 6.2.1 BAF进出水中铁离子变化情况74-75
  • 6.2.2 加铁与不加铁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75-76
  • 6.2.3 加铁与不加铁对UV_(254)去除效果的影响76
  • 6.2.4 加铁与不加铁对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76-77
  • 6.3 强化除磷BAF—臭氧组合工艺臭氧进出水三维荧光光谱分析77-78
  • 6.4 强化除磷BAF—臭氧组合工艺臭氧进出水分子量的分布78
  • 6.5 本章小结78-80
  • 结论80-82
  • 致谢82-83
  • 参考文献83-9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律;霍振远;甘一萍;周军;郝二成;姚远;;以二级出水作为景观补水和冷却水水源效益分析[J];环境工程;2006年05期

2 史琳;昝成;杨文言;;城镇二级出水换热表面混合污垢的成分及形貌[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尹军;翟黎明;;加氯消毒对含盐二级出水及管道系统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11期

4 高琼;吴春江;杨士安;;卢沟桥污水厂二级出水热泵系统的运行经验[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20期

5 陈雪初;王欣泽;孔海南;张大磊;梁梦晓;甄葆崇;;活性粉煤灰在二级出水中的除磷试验[J];工业水处理;2007年05期

6 李红星;申亮;李晓凯;;城市二级出水回用于火电厂循环冷却系统试验研究[J];辽宁化工;2010年06期

7 魏亮亮;赵庆良;薛爽;张金娜;王丽娜;王韶华;钟卉元;贾婷;柳成才;;二级出水经地下水回灌后的梯级利用及安全评价[J];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19期

8 顾恩大,陈建华;二级出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朱兆亮;翁皓琳;张从菊;宋华;;气浮/沉淀技术提高二级出水水质对比试验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熊集兵;高冲;白向玉;丁杰;;低温条件下组合式人工生态系统对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去除效应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孝诚;王静;;浅谈怎样利用二级出水及中水做节能环保小区[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2 孙健;郑少奎;;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工艺中试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熊集兵;低温条件下组合式人工生态系统对二级出水氮磷的去除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胡尊芳;去除二级出水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臭氧—超滤组合工艺[D];清华大学;2014年

3 田晴;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生物活性炭法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4 朱洪涛;臭氧—微滤工艺处理二级出水过程中的膜污染及控制机理[D];清华大学;2009年

5 魏亮亮;改良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王树涛;O_3/BAF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小康;二级出水中Fe与腐殖酸共存时的膜污染特性及控制条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庄耀;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深度净化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郭明昆;强化除磷BAF-臭氧组合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废水二级出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康芳芳;不同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李一飞;纳米TiO_2光催化预氧化对城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及超滤过程膜污染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6 杨霞霞;城市污水二级出水有机物的组成特性及其与重金属作用规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7 刘皓月;微生物絮凝对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特性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8 姜政圻;混凝—吸附对二级出水中氮磷及水溶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9 吴涛;混凝—超滤工艺处理城市二级出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10 康军利;二级出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46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746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3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