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餐厨中水培养钝顶螺旋藻
本文关键词:利用餐厨中水培养钝顶螺旋藻
【摘要】:为了降低钝顶螺旋藻的培养成本,采用经厌氧-好氧技术处理后的餐厨垃圾中水,进行了钝顶螺旋藻培养实验,研究了利用经技术处理后的餐厨中水培养高价值钝顶螺旋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批次培养实验中,餐厨中水经过合适的稀释倍数后能够实现钝顶螺旋藻的培养,当餐厨中水稀释6倍灭菌培养时可获得最大生物量为1.314 g·L~(-1),且餐厨中水灭菌与否对钝顶螺旋藻培养无明显生物量差异;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实验中,钝顶螺旋藻在稀释6倍且未经过灭菌的餐厨中水中可正常生长繁殖,获得的最大生物量为1.129 g·L~(-1)。在实验培养过程中,培养液pH值维持在9.0~9.3,DO值为7.0~8.6 mg·L~(-1);培养周期结束时,培养液中氨氮被全部利用,总氮(TN)和总磷(TP)分别利用了24.401和0.957 mg·L~(-1)。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餐厨中水 生物量 PBR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资助课题(20120093120011)
【分类号】:Q949.2;X799
【正文快照】: 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122螺旋藻是一种螺旋状的原核多细胞丝状蓝藻,由于生长周期较短和在碱性条件中能生长,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生物固定CO2的微藻[1]。另外,螺旋藻可通过利用光合色素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光能积累较多的藻胆蛋白,可以作为人类和动物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飞艳;敖长金;杜玲;曹平;;钝顶螺旋藻粗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年17期
2 张成武;唐乐同;;硫酸铵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生长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1992年02期
3 张义明,邱树毅,袁建平;钝顶螺旋藻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及其色素含量[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4 陈必链,王明兹,庄惠如,陈荣;半导体激光对钝顶螺旋藻形态和生长的影响[J];光子学报;2000年05期
5 王翠红,辛晓芸,李日强,李海云,李春宇,徐建红;钝顶螺旋藻的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张熙颖,刘鲁宁,陈秀兰,张玉忠,周百成;钝顶螺旋藻藻胆体的稳定性研究[J];海洋科学;2004年08期
7 巩东辉;乔辰;李春霞;季祥;姜东成;;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对三种抗生素敏感性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邹万生;;钝顶螺旋藻去废水中氨氮使用液培养条件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9 钱凯先,陈曦,荣翠琴,曾昭梅,庄惠如;螺旋藻的培养及对某些生化特性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1984年05期
10 吴伯堂,何汝洪,彭云辉;钝顶螺旋藻海水驯化的初步研究[J];海洋与湖沼;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庚元;王仲孚;;钝顶螺旋藻多糖化学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摘要)[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2 石寿海;陈志伟;高玲;贾玉辉;郭春生;王清吉;;海水钝顶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张红红;刘锐;张永明;罗金飞;范举红;陈吕军;王玉龙;;利用养猪废水养殖钝顶螺旋藻及净化水质初步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4 高凌岩;乔辰;郭小虹;;内蒙古碱湖钝顶螺旋藻——沙产业的一颗新星[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5 吴娱;曹薇;王梦梓;李保明;;钝顶螺旋藻在不同光周期下固定二氧化碳富集生物量的研究[A];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T05畜牧业减排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题[C];2012年
6 于平;励建荣;;钝顶螺旋藻超氧化物歧化酶分离纯化技术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晓辉;张学成;Humitake Seki;Yoshihiro Shiraiwa;;钝顶螺旋藻(节旋藻)OUQDS_6光合作用和生长特性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张晓辉;张学成;Yoshihiro Shiraiwa;;钝顶螺旋藻(节旋藻)OUQDS_6生长和pH周期变化的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刘燕;谭萼辉;朱丹丹;梁志杰;彭方;葛飞;;钝顶螺旋藻对Zn~(2+)和Cd~(2+)的耐受性及吸附特性[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陆建学;么宗利;夏连军;应成琦;周凯;高露姣;来琦芳;;碳酸盐碱度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胡左;毛乌素发现神奇天然钝顶螺旋藻[N];科技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巩东辉;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对低温、强光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2 王志忠;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生产加工关键因子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姿;培养模式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和固碳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5年
2 付丽丽;高压静电场对钝顶螺旋藻的生物效应[D];内蒙古大学;2016年
3 徐倩;基于氮磷吸收的餐厨废水培养螺旋藻的过程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4 夏旗;钝顶螺旋藻对沼液的处理与利用[D];西南大学;2011年
5 高凌岩;鄂尔多斯沙区碱湖钝顶螺旋藻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6 杨玉娟;钝顶螺旋藻生长及固碳过程的影响因子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7 邓方杰;云南产钝顶螺旋藻提取物及活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张三润;2个品系的钝顶螺旋藻质膜对低温的反应[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9 余景;极大和钝顶螺旋藻对Se(Ⅳ)的吸收和代谢[D];暨南大学;2004年
10 胡肖容;钝顶螺旋藻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生物吸附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52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75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