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容量_现场城市生态与环境学_《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昆明理工大学》 2008年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张惠芬
【摘要】:对水资源短缺的讨论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且这种短缺所带来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人们已有了深刻的认识。但面对这种资源的短缺,如何能够合理有效地对其加以利用,做到最大程度地保证经济发展而不损害下代人的需求却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因素之一,因此要保护生态,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必须保证生态环境需水量,也要求正确认识生态环境需水量。 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为辅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对昆明市河流和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计算和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对基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主要有如下内容: (1)简要叙述了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的必要性。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进展和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 (2)探讨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体系。从生态学、水文学和生态城市学三个方面分析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的理论基础;科学提出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与特点;并对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类体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由城市生活需水量、城市生产需水量和城市自然环境需水量三部分组成。 (3)从城市河流、湖泊、湿地及城市绿地等方面对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模式。 (4)根据前面的思路和方法,结合昆明市的具体情况,对昆明市的河流和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实证计算,并预测其2010年昆明市绿地和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0.039亿m3,2.54亿m3。 (5)针对水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探讨了面向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水资源配置问题,并提出了确定水生态效益的相关思路和理论。 (6)对本文的内容和应用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对本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是一个具有经济与自然属性的概念,既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又反映了生态系统维持社会发展的能力,其数量是动态的。取决于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开发利用深度、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人类认识及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等有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1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华,王忠静;内蒙古中西部区域发展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多目标分析[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2 姜德娟,王会肖,李丽娟;生态环境需水量分类及计算方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3 赵生才;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香山科学会议第158次学术讨论会观点摘要[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4 左其亭,周可法,杨辽;关于水资源规划中水资源量与生态用水量的探讨[J];干旱区地理;2002年04期
5 汤奇成;塔里木盆地水资源与绿洲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0年03期
6 丰华丽,王超,李剑超;河流生态与环境用水研究进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姜翠玲,范晓秋;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王西琴;张远;;从水量与水质相结合的角度认识生态需水[J];环境保护;2006年04期
9 崔保山,杨志峰;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田英,杨志峰,刘静玲,崔保山;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毅;龚兆先;;城市生态公园使用功能总容量的计算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2 黄璎璎;朱艺;;雨水在人造水景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3 王磊;王鹏程;张清德;;生态学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9期
4 高欣荣;;浅谈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保障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5 王文明;裴志永;苏雅拉巴雅尔;;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经营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6 孙翠花;陈志国;张俭录;王顺寿;赵红英;畅喜云;;柴达木盆地春小麦种植历史与高产栽培[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7 谷峰;何俊仕;林秋;李崇;;鞍山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8 冉珑;田义文;;建立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的新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9 魏国;何俊仕;武立强;;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10 王瑾瑜;段渊古;;雨水利用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琛;程文;吴小琴;马霞;;太子河流域鞍山段水生态承载力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邹进;何士华;张友权;;水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开发与潜力挖掘[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3 覃绍一;李建乐;李学通;;四川省涪江流域水资源配置初探[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4 张高攀;;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北川城镇发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玲;胡涌;粟俊红;张仕固;柳晓玲;;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概述[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Ecological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Calculation of Pihe River by Montana Methodology in Sichuan Basin,China[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汪洋;葛继稳;胡艳;;山区河流中水利工程下游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以湖北神农架林区长坊二级水库电站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周亮;;基于规划管理的山地低碳生态城指标体系构建探索——重庆生态城指标体系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9 刘晓丽;;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张红;阎耀军;;我国高等学校生态校园建设模式研究——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谭映宇;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雄师;讨赖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其合理配置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何英;干旱区典型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宏;镇江市水环境安全评价及风险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胡元林;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王炜;水资源公允配置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宇;论水权交易和政府对水权交易的调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胡志东;调蓄水库对南水北调河南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吴晓东;淄博市计划用水指标体系与管理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银萍;农村饮用水取水模式及其保障措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张媛媛;夏都市水资源定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杨玉林;大连市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宫巨录;大连水资源供需趋势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峰;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于凤燕;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及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中民,程国栋;黑河流域中游水资源需求预测[J];冰川冻土;2000年02期
2 苏华,王忠静;内蒙古中西部区域发展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多目标分析[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3 魏天兴,朱金兆,张学培;林分蒸散耗水量测定方法述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左其亭,周可法,罗格平;基于RS和GIS的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调控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5 沈清基;环境革命与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2000年04期
6 王英;21世纪的城市关于城市未来的柏林宣言[J];城市规划;2000年12期
7 邵益生;城市水系统控制与规划原理[J];城市规划;2004年10期
8 汤奇成,张捷斌;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3期
9 李丽娟,郑红星;海滦河流域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J];地理学报;2000年04期
10 许学强,张俊军;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地理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正英;;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生;许士国;;太子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李青山;周林飞;王教河;李兴春;李金祥;;霍林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水文;2006年04期
3 韩娜娜;王仰仁;金建华;郭小英;谢鹏伟;;桑干河干流山西段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09期
4 覃龙华;;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湖南水利水电;2011年03期
5 王衍祯;;园林水景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6 汪席龙;;如何计算生态环境需水量[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6期
7 车蓉;吕明明;;牡丹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8 王钦建;;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4期
9 雷敏;曹明明;;基于生态环境需水的延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度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S1期
10 王勇泽;刘斌;;长沙都市区干旱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黄锦楼;张海涛;;汉石桥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以北京市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案例[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2 姜德娟;王会肖;;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动态[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李丽娟;郑红星;;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A];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4 曹明明;雷敏;;陕北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张东江;冯鹤信;;南大港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湖泊健康与水生态修复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毛军;;北京市生态环境用水安全探讨[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7 何晓壮;陈杭;;嘉兴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初步探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8 郑世武;拾兵;;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需水量探讨[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9 张小林;周明耀;丁煜诚;储有明;姚莉;;里下河地区湖荡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10 尤平达;刘涛;孙宝林;冯国华;;吐鲁番盆地水资源量计算及可利用量分析[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陶丽琴;[N];中国水利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刘海涛;[N];中国环境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高立洪;[N];中国水利报;2011年
4 李坤 席晶;[N];中国水利报;2004年
5 李建章 夏海霞;[N];中国水利报;2003年
6 记者 张金慧 朱涛 王磊;[N];中国水利报;2002年
7 祖士保;[N];黄河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季英德 见习记者 王学鹏 通讯员 杨亚光;[N];中国环境报;2011年
9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N];中国水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涛;湿地生态环境耗水规律及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鑫;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合理配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杨薇;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理论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周林飞;沼泽湿地生态环境及水循环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许文杰;城市湖泊综合需水分析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赵然杭;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关键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齐悦;大型水库生态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朝晖;面向生态文明的水资源综合调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9 胡德秀;黄河上游梯级开发的生态与环境风险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10 赵志轩;白洋淀湿地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作用机制及综合调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惠芬;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吴佳曦;吉林省东辽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薛松;某高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及区域水源调查分析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连侠;图们江流域主要支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5 罗小兰;基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及应用[D];四川大学;2005年
6 王勇泽;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7 宫少燕;黄河干流河南段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8 辛良杰;南四湖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邱红;辉发河干流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焦璀玲;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7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7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