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特征及其控制技术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22:04

  本文关键词: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特征及其控制技术评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VOCs 工业源 排放清单 控制技术评估 情景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雾霾频发,臭氧(03)超标,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VOCs作为PM2.5和03的重要前驱体,目前排放基数不清,控制技术评估匮乏,防治工作基础薄弱、问题突出,亟需开展相关研究分析。本研究针对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源VOCs排放特征、控制技术评估、排放趋势预测与情景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旨在为后续VOCs防治政策颁布、标准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建议。首先,采用“自下而上”的排放因子法,构建了包含81种排放源的工业源VOCs 4级排放源分类系统,通过行业活动水平数据统计,结合排放因子数据库,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和人口分布栅格数据,获得了2011-2013年我国工业源VOCs高分辨率(分辨率为1km×lkm)网格化排放清单。2011年我国工业VOCs排放量为1534.3万吨,2013年增长至2935.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8.3%;含VOCs产品的使用和排放是最主要的贡献部门,贡献率达58.4%-75.4%。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排放较少。华东地区是工业源VOCs排放的重点区域,2013年华东地区工业源VOCs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的37.9%。单位面积工业源VOCs排放前三名省市依次为:上海,天津,北京。人均工业源VOCs排放前三名省市依次为:上海,天津,浙江。根据蒙特卡洛法,在95%置信区间内,2013年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区间为[-33%,62%],含VOCs产品的生产、含VOCs产品的储运、以含VOCs产品为原料的工艺过程、含VOCs产品的使用和排放过程不确定性区间分别为[-39%,+64%]、[-38%,+58%]、[-30%,+45%]、[-41%,+80%]。其次,在归纳总结了我国VOCs末端治理技术适用范围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主要设备状况评价指标、技术经济性能评价指标、环保性能评价指标、生产管理评价指标的VOCs控制技术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体系包含了系统稳定性、技术成熟度、技术可用率等21项子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VOCs控制技术进行综合评估。以家具制造行业为例,根据评估结果优先推荐采用转轮浓缩燃烧技术实现家具制造行业VOCs治理。最后,基于排放清单的编制和控制技术的评估,利用情景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20-2050年工业源VOCs减排潜力,在基准情景下,相对于2013年,2020-2050年工业源VOCs排放增加13.3%-361.3%。相比于基准情景,适中情景可减排VOCs 16.9%-55.4%,加严情景可减排VOCs 45.8%-84.2%。含VOCs产品的使用和排放过程仍是主要贡献部门,在2020年三种情景下的贡献率分别为75.4%,77.8%,75.7%,2030年三种情景下的贡献率分别为75.4%,71.7%,68.6%,2050年三种情景下的贡献率分别为75.4%,71.5%,69.6%。
【关键词】:VOCs 工业源 排放清单 控制技术评估 情景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1章 绪论14-23
  • 1.1 课题背景14-1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1
  • 1.2.1 排放清单研究现状17-19
  • 1.2.2 控制技术评估现状19-21
  • 1.3 课题目的及意义21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21-23
  • 第2章 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特征23-59
  • 2.1 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编制技术23-37
  • 2.1.1 方法学23
  • 2.1.2 源分类23-24
  • 2.1.3 活动水平数据收集24-31
  • 2.1.4 排放因子确定31-37
  • 2.2 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2011-2013年)37-53
  • 2.2.1 排放历史趋势分析37-39
  • 2.2.2 2013年排放特征分析39-48
  • 2.2.3 清单不确定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48-50
  • 2.2.4 排放清单比较50-53
  • 2.3 工业源VOCs排放时空分布特征53-57
  • 2.3.1 时空分布研究思路53-54
  • 2.3.2 网格化排放清单54-57
  • 2.4 本章小结57-59
  • 第3章 VOCs控制技术评估59-73
  • 3.1 VOCs控制技术研究59-63
  • 3.2 技术评估指标体系63-65
  • 3.3 VOCs控制技术评估-以家具制造行业为例65-72
  • 3.3.1 家具制造行业VOCs排放特点及技术应用现状65-69
  • 3.3.2 家具制造行业VOCs控制技术评估69-72
  • 3.4 本章小结72-73
  • 第4章 工业源VOCs排放趋势预测与情景分析73-89
  • 4.1 情景预测研究思路73
  • 4.2 情景设置73-81
  • 4.3 工业源VOCs情景分析结果81-87
  • 4.4 本章小结87-89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89-92
  • 5.1 全文总结89-90
  • 5.2 主要创新点90-91
  • 5.3 不足与展望91-92
  • 参考文献92-97
  • 作者简历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宪文;舒立斌;苗万强;;浅谈动态工业源填报易出现的问题[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0年03期

2 史立杰;;葫芦岛市工业源二氧化硫普查结果分析与对策[J];北方环境;2011年06期

3 颜润润;晁建颖;张磊;崔云霞;庄巍;;太湖流域江苏片区工业源污染负荷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年03期

4 郑毅,金瑛,郝明家;工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系统控制[J];环境保护科学;2001年02期

5 周学双;童莉;郭森;何少林;;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建议[J];环境保护;2014年13期

6 彭军霞;李明光;关阳;梁志斌;张治明;;广州市重点工业源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与减排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2期

7 车均;姜宗林;;工业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排与控制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3期

8 巢国良;;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资讯;2012年24期

9 李森;金亚军;倪丽;李益群;孙小锋;;如皋市工业源COD产排污强度及其产业构成分析[J];污染防治技术;2011年02期

10 侯国华;范志云;张晓山;;涂料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和控制研究[J];中国涂料;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莉;;基于CAMx模型的工业源选址合理性分析新方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2 薛亦峰;;国外工业源PM_(2.5)及前体物污染防治策略[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章)[C];2014年

3 车均;;工业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排与控制的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十一章)[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蒋菡;治霾应管控好大型工业源的减排[N];工人日报;2014年

2 日报记者 刘丽虹;普查入户调查有方法[N];柳州日报;2008年

3 陈文 记者 蔡晓磊;寻甸工业源废水排放量下降61.69%[N];昆明日报;2011年

4 记者  解悦;南京长江水源地消除工业源污染[N];南京日报;2006年

5 木佳;首次污染源普查重点指向工业源[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6 记者乔磊;钢铁工业主要气污染物减排压力很大[N];中国冶金报;2010年

7 杨涛利;新疆顺利进入普查数据汇审[N];中国环境报;2008年

8 记者 辜迅;成都开展第二阶段专项督察[N];中国环境报;2008年

9 记者 木佳;经济发达地区“绿色债”最多[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10 杨涛利;严把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关[N];中国环境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薇薇;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特征及其控制技术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邱凯琼;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潜力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杨利娴;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时空分布特征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4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884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c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