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2年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王东福
【摘要】:2009年,国家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发展列为国家重要战略,根据规划纲要,长吉图将被打造成东北经济的增长极,而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体,在一体化的过程中,由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会相应增加,环境压力将不断增大。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先导区生态环境状况,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为提升长吉图区域生态承载力,打造具有特色、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及经济良性发展的经济带,提供参考和依据。 首先,本文主要通过对先导区水环境,主要城市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排放及生态环境的分析,指出先导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先导区燃煤的使用及逆温时有发生,,环境空气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2)内河水质尚未得到根本改善,河流水污染状况逐渐加重,水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3)先导区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系统较为脆弱;(4)先导区农村水源地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农药和化肥的不科学使用,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其次,本文预测了2015年COD和SO2排放,根据主要污染物预测的结果,结合先导区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出:(1)随着先导区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会相应增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冲突;(2)随着先导区小城镇规模的壮大,工业在小城镇的集中,会增加工业“三废”在城镇的交汇,从而导致增加环境的负荷;(3)工业园区和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会加重园区及周围环境污染负荷和生态破坏程度。 本文通过对先导区生态环境的分析,积极研究先导区目前存在的及将来经济开发活动中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一套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强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先导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综合性的建议,以利于先导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开展,促进先导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3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振北;孟涛;邢立新;孙浩;毕记省;王东;;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类型与空间分布[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2 吴兵;刘艳君;包丽艳;;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治理措施[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2期
3 王德忠;吴琳;吴晓曦;;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缘起、发展与缺陷[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4 陈才;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新形势与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1年01期
5 于国政;充分发挥图们江开发区作用 加快实现东北经济区现代化[J];东北亚论坛;2001年03期
6 陈才;图们江地缘经济区发展对策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2年03期
7 庞效民;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2期
8 高洁;付永胜;;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9 赵芳;;吉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变迁——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8期
10 孙大斌;由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J];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冬明;王洪伟;;区域生态背景下的长春市生态问题及对策初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国际商报;2011年
2 薛文革 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仟;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梁;王治江;王彤;夏广锋;;铁岭市经济发展与水环境质量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2 包健;许明;涂勇;张龙;梁志冉;;A/O+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四川丘陵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3 张小峰;玄兆娟;;中国对北非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动因分析及策略选择[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3期
4 梁卫红;;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1期
5 吴国安;杭宇;;经济一体化组织深化进程相应的动因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02期
6 徐岚;乔立捷;杨莲娜;;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彭红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及其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陈恒;技术创新推动下的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9 王晨;当前我国人民币汇率政策浅析[J];商业研究;2003年22期
10 杨建荣;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研究路径及其拓展[J];商业研究;2005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井百祥;刘长庚;孙红玲;;重塑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配置模式[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孟长伊;李广宇;李子林;李剑飞;杨少奇;;基于土壤管理的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分析探讨[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熊琼;付含;;FDI流入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基于时间序列的协整和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4 董祥;王晓慧;;FDI在我国制造业领域的演化机制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5 叶皖红;吴磊;吕锡武;宋海亮;冯艳红;;湖滨缓冲带高产蔬菜地初雨径流的净化工艺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6 郑燕;;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西方国家区域政策研究进展[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5期(总第20期)[C];2012年
7 周运源;卢扬帆;孔超;张欢;;区域一体化与都市圈经济发展——基于广东省广佛肇等三个经济圈建设的探讨[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6期(总第21期)[C];2012年
8 ;环北部湾城市地缘经济关系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周运源;卢扬帆;孔超;张欢;;区域一体化与都市圈经济发展——基于广东省广佛肇等三个经济圈建设的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徐国梅;李旭;;试论吉林省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对策[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杨永华;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谢申祥;寡头竞争条件下的最优关税与研发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天配;中国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祥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消解规模化养猪环境污染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瑞红;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吴丹丹;区域合作视角下的长三角人力资源一体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武岳;中国贸易结构变化对贸易差额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云华;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兴华;山东半岛制造业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嫦芳;FDI变动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孟芸;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陈竹;服务业FDI对服务贸易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本锋;叶琦;;岩泉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及开发建设刍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2 卢双珍;;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3 王业社;杨贤均;段林东;;湖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4 王琛;孙冰;廖绍波;尹光天;李意德;;深圳市羊台山森林公园群落学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5 刘楠楠;张晓庆;;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6 张丽红;;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胡洪彬;;论邓小平的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朱孔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姜鑫;罗佳;;从增长极理论到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述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邢焕峰;岳国菊;;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研究[J];长白学刊;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洪权;[N];广州日报;2008年
2 王胜今;[N];吉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亮明 李增辉;[N];人民日报;2009年
4 记者 董乐平 冯树伟;[N];延边日报;2009年
5 记者 木佳;[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峰;吉林省中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资源环境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建勇;中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游德才;区域一体化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雪;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光寿;贵州省采冶型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对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7年06期
2 周淑清;;对后三峡时期库区水环境保护对策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3 陈荣林;;谈“三资”企业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1989年04期
4 谢宗辉;;海南大特区建设与环境保护对策[J];环境保护;1990年08期
5 李海江;;化工突发事故的环境保护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年06期
6 张亚娟;慕山;;大庆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及建议[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年05期
7 吕兴娜;;水源保护区内环境保护对策研究——以铁岭市南城子水库保护区内莲花镇为例分析[J];北方环境;2011年03期
8 彭鸣;云南省乡镇企业污染特点及环境保护对策[J];农村生态环境;1991年02期
9 李远延;区域功能结构──浅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对策框架[J];环境保护科学;1994年03期
10 赵亚民;;放射性物质运输与环境保护[J];辐射防护通讯;199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丽;陈宏文;廖兵;;江西省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冯波;;广西大型临海工业(钦州)园区环境保护对策[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3 钟华;;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水质现状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凤祥;;浅议我国煤炭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徐忆红;曲本亮;颜淼;李钟汶;郭宇红;;规划环评中关于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案例分析——以庄河临港工业区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6 郭树芳;张其军;张晓芳;;浅析黄河三角州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A];华东地区农学会、山东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10年
7 黄茁;李青云;;小水电环境影响关键问题及保护对策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11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小水电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杨志;佟颖;陈静;李军;周炜;;武昌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基本思路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9 喻杰;;开展清洁生产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对某水泥企业清洁生产案例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10 孙瑜;李笑光;朱琳;;农业规划环评编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分析[A];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建所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邱丽娜;[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2 尹辉;[N];大众科技报;2005年
3 李宝军;[N];中国建设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李更虎;[N];中国环境报;2009年
5 记者 张悦;[N];国际商报;2000年
6 咸宁市环保局局长 阮荣雄;[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杨先明博士;[N];云南日报;2003年
8 张佩颖;[N];中国企业报;2003年
9 昌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10 记者 方云静;[N];新疆日报(汉);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江;抚顺县境内大伙房水库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对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2 陈志远;广东小城镇环境保护对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3年
3 朱丽波;宁波市北仑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承载力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王洪亮;尼洋河流域水环境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D];西藏大学;2011年
5 王娟;大乳山渔歌唱晚工程对水环境及泥沙环境影响分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董钦轩;自然风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对策[D];山西大学;2010年
7 刘松;荆州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可持续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8 常峥;第二松花江松原段水环境污染调查及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周兵;氯碱行业产业链条设计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黄海波;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内蒙古中部地区草原环境保护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6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9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