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中纬度黑碳的源解析和辐射效应
本文关键词:北半球中纬度黑碳的源解析和辐射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15年
北半球中纬度黑碳的源解析和辐射效应
章如东
【摘要】:黑碳,一种典型的碳质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生物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无论是在大气当中还是在雪冰里面,黑碳都是主要的吸收性颗粒物。除了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外,黑碳主要通过对辐射、云和雪冰反照率的影响及其由此引发的反馈过程在气候系统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北极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这些效应能够改变大气环流并且(或者)加速积雪融化和冰川退缩。针对黑碳,这一气候系统中重要而又不确定性很大的辐射强迫因子,本文首先介绍了分别于2010、2012和2013年冬季在中国北部、西部和北美地区展开的三次大范围的季节性积雪中吸收性颗粒物的采集试验。随后介绍了对积雪样品进行融化过滤、光学分析和化学分析的方法。黑碳与气候系统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在大气和雪冰中的源解析研究。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一种对以上分析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源解析研究的受体模型。最后介绍了在当前一流全球气候模式中加入的一种新颖的源标签技术,该方法能够识别从不同源地和不同源类型所排放的黑碳的生命史及其传输到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路径。本文研究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包括:中国北部、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以及北美地区。对2010年冬季在中国北部6省区46个季节性积雪采样点采集的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然后将得到的一系列化学成分数据与光学分析测得的不溶性吸收性颗粒物的浓度一起输入到正定因子分解模型中进行源解析研究。同时将正定因子分解模型的结果与大气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和主要黑碳及沙尘的排放源地的地理信息相结合,最后共解析出三种源类型:土壤沙尘源、工业污染源、生物燃料和(或)生物质燃烧源。土壤沙尘源是该地区季节性积雪中不溶性吸收性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对整个采样区域不溶性吸收性颗粒物的平均贡献是53%。采用加入源标签技术的CAM5模式对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地区黑碳的来源、传输路径、沉降和辐射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源地和不同源类型排放的黑碳对该地区的贡献大小随季节和高原内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对整个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黑碳气溶胶的垂直积分和沉降而言,最大的贡献是来自南亚的生物燃料和生物质燃烧源,其次是来自南亚的化石燃料燃烧源,再其次是来自东亚的化石燃料燃烧源。除去在夏季来自东亚的化石燃料燃烧源变得更重要以外,在其余季节贡献大小的排序与年平均是一致的。对于喜马拉雅山和高原中部,来自南亚黑碳排放的贡献在各个季节都是最大的。对于高原东北部,来自东亚黑碳排放的贡献在各个季节都是最大的。但是对于高原东南部,只有在夏季来自东亚黑碳排放的贡献才是最大的。对于高原西北部,来自中亚和中东的化石燃料燃烧源相对而言变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夏季。对整个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地区而言,本地黑碳排放的贡献只有约10%,但是该贡献的大小对本地黑碳排放量的变化是极其敏感的。最后给出整个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地区由于黑碳在积雪中产生的年平均辐射强迫为0.42 W m-2,远远超过了黑碳气溶胶在该地区的造成的年平均地表冷却效应:-0.3 W m-2。同时发现在该地区黑碳在积雪中产生的辐射强迫有很强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最大值出现于高原西北部的春季(5Wm-2)。如此之大的由于黑碳在积雪中产生的辐射强迫足够加速积雪融化并且对于冰川退缩形成潜在的威胁。综合运用前述的两种源解析方法建立了北美地区(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西部)大气中和积雪中黑碳的源汇关系。通过再分析气象场驱动CAM5运行在与2013年积雪采样时间相同的时间段发现:CAM5显著低估了该地区积雪中黑碳的浓度,但仅仅略微低估了其在该地区近地表大气中的浓度。即使是显著低估了积雪中黑碳的浓度,但是由此引发的辐射强迫却远远超过了黑碳气溶胶在该地区地表造成的冷却效应。本地排放源是该地区近地表大气中和地表沉降的黑碳的主要来源。但是对于该地区对流层中上层而言,这里湿沉降相对较弱,远程传输而来的黑碳气溶胶就变得更为重要。对于该地区黑碳气溶胶的垂直积分而言,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最大的贡献源类型。对于该地区黑碳气溶胶的垂直积分、近地表大气中的浓度和地表沉降而言,本地源贡献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贡献源类型,远程传输而来的黑碳气溶胶则以生物燃料和生物质燃烧为主要贡献源类型。通过两种源解析结果的对比发现:对于地表沉降(积雪中的黑碳)的源解析,尽管CAM5与正定因子分解模型的结果在定性上是一致的(化石燃料燃烧是主要的源贡献类型),但是在定量上CAM5的结果显著低估了生物燃料和生物质燃烧源的贡献。除了模式中对生物燃料和生物质燃烧源排放的可能低估以外,CAM5中很有可能没有考虑本地土壤源对于积雪反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5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Yun QIAN;Teppei J.YASUNARI;Sarah J.DOHERTY;Mark G.FLANNER;William K.M.LAU;MING Jing;Hailong WANG;Mo WANG;Stephen G.WARREN;Rudong ZHANG;;Light-absorbing Particles in Snow and Ice: Measurement and Modeling of Climatic and Hydrological impact[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5年01期
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measurements of black carbon in the atmosphere of northwest Qilian Sha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2年01期
3 ;New proofs of the recent climate warm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s a result of the increasing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会军;韩晋平;张庆云;孙建奇;姜大膀;;Brief Review of Some CLIVAR-Related Studies in China[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7年06期
2 刘屹岷;包庆;段安民;钱正安;吴国雄;;Recent Progress in the Impac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n Climate in China[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7年06期
3 包庆;Bin WANG;刘屹岷;吴国雄;;青藏高原增暖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大气环流模式数值模拟研究[J];大气科学;2008年05期
4 徐维新;古松;苏文将;江莎;校瑞香;肖建设;张娟;;1971-2010年三江源地区干湿状况变化的空间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2年01期
5 刘晓东;程志刚;张冉;;青藏高原未来30~50年A1B情景下气候变化预估[J];高原气象;2009年03期
6 徐丽娇;胡泽勇;李婧华;;那曲站与其相邻野外站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12年04期
7 段安民;吴国雄;刘屹岷;马耀明;赵平;;Weather and Climate Effects of the Tibetan Plateau[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2年05期
8 姜永见;李世杰;沈德福;陈炜;金传芳;;青藏高原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湖泊环境响应[J];地理科学;2012年12期
9 王泽斌;徐建中;余光明;崔晓庆;任贾文;;祁连山大雪山地区大气PM_(2.5)细粒子中可溶性离子特征[J];冰川冻土;2013年02期
10 李国平;赵福虎;黄楚惠;牛金龙;;基于NCEP资料的近30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的气候特征[J];大气科学;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Weakening Trend in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Recent Decades.PartⅡ:Connection with Climate Warming[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维新;古松;赵新全;;气候持续变暖引起三江源地区植被出现阶段性变化新特点[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包庆;青藏高原气候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2 冯沙;副热带高压中心云和降水及热带和副热带穿透性对流活动分布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Mohamed Atef Mohamed Mohamed Aboelnour;基于多时相遥感与GIS数据的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志立;张华;沈学顺;;Radiative Forcing and Climate Response Due to Black Carbon in Snow and Ice[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1年06期
2 Paolo Bonasoni;;Carbonaceous particles in the atmosphere and precipitation of the Nam Co region, central Tibe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年11期
3 Jing Ming;Pengling Wang;Shuyu Zhao;Pengfei Chen;;Disturbance of light-absorbing aerosols on the albedo in a winter snowpack of Central Tibe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3年08期
4 汤洁,温玉璞,周凌晞,祁栋林,郑明;中国西部大气清洁地区黑碳气溶胶的观测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碳,又一个气候“捣蛋鬼”[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0年03期
2 韩晶;;被忽视的气候杀手——黑碳[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0年07期
3 吴成;张晓丽;李关宾;;黑碳吸附汞砷铅镉离子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4 何跃;张甘霖;杨金玲;阮心玲;赵玉国;龚子同;;城市化过程中黑碳的土壤记录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环境科学;2007年10期
5 余向阳;应光国;刘贤进;Rai Kookana;张兴;;土壤中黑碳对农药敌草隆的吸附-解吸迟滞行为研究[J];土壤学报;2007年04期
6 支国瑞;张小曳;胡秀莲;陈颖军;薛敏;张养梅;张晓春;盛国英;傅家谟;;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黑碳减排[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年06期
7 穆燕;秦小光;刘嘉麒;殷志强;;黑碳的研究历史与现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01期
8 王扬锋;马雁军;陆忠艳;周德平;刘宁微;张云海;洪也;;辽宁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在线连续观测[J];环境科学研究;2011年10期
9 黄亮;张国森;吴莹;张经;;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黑碳的分布及来源[J];地球与环境;2012年01期
10 林田;方引;陈颖军;胡利民;郭志刚;张干;;东海内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分布及其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趙竹子;曹軍驥;朱崇抒;劉隨心;;藏東南冬夏季大氣黑碳氣溶膠的濃度變化特徵[A];第七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吉永红;邱宇平;盛光遥;;环境有机质影响下萘和菲在黑碳上的吸附[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曹军骥;;黑碳及其环境效应[A];第七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邱宇平;肖小雨;郑珍芝;盛光遥;;环境因素影响下黑碳吸附污染物的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程海燕;邱宇平;盛光遥;;环境黑碳对腐殖酸的吸附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刘宏剑;;上海地区黑碳污染物特征及其源分布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7 荊俊山;高樅亭;張仁健;;北京PM_(2.5)及氣溶膠光學特性的觀測研究[A];第七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郑珍芝;邱宇平;盛光遥;;环境黑碳吸附阴阳离子染料的行为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明镜;效存德;秦大河;杜振彩;Mark Flanner;;中国西部雪冰中的黑碳及其气候效应[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吴成;张晓丽;李关宾;;黑碳吸附铅镉的特性研究[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N];文汇报;2009年
2 采访人 本报记者 王敬涛 高琳;[N];中国气象报;2011年
3 英国《卫报》 吴静宜 译;[N];中国石化报;2012年
4 华凌;[N];科技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魏丽娟 通讯员 刘慧敏;[N];榆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淑雨;关中地区黑碳的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外场观测与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5年
2 章如东;北半球中纬度黑碳的源解析和辐射效应[D];兰州大学;2015年
3 蔡婧;城市个体黑碳暴露特征与儿童呼吸道健康效应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程广焕;黑碳对沉积物中壬基酚吸附/解吸和微生物降解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5 余向阳;黑碳对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赵肖奕;北京市黑碳及PM_(2.5)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健康影响的临床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7 崔昕毅;黑碳对沉积物中疏水性有机物的生物富集、降解与基因毒性的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雨雨;不同强度火烧对大兴安岭天然林土壤黑碳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刘卫平;利用激光雷达探测兰州地区沙尘和黑碳气溶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徐辰瑶;南京城市林业土壤黑碳空间分布及与多环芳烃的相关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叶浩;中国北方地区季节性积雪中黑碳的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5 安林昌;单颗粒黑碳测量仪的标定及其在天津武清和北极地区的应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6 刘建秋;黑碳对乙草胺在土壤/沉积物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郑珍芝;黑碳对离子型污染物的吸附行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8 孙海波;中国地区黑碳与沙尘气溶胶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阮楚琪;黑碳的氧化改性及其对芳香污染物吸附行为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10 赵月;城市植物叶面尘中黑碳含量及迁移特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北半球中纬度黑碳的源解析和辐射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0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7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