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In和稀土离子掺杂铝酸锌基的光电及吸附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Ga、In和稀土离子掺杂铝酸锌基的光电及吸附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昆明理工大学》 2015年
Ga、In和稀土离子掺杂铝酸锌基的光电及吸附性能研究
向超
【摘要】:铝酸锌基具有优良的紫外阻隔性、高的热稳定性及低表面活性等性能,在反射性镀层、催化剂载体和催化剂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在汽车上安装的三效催化器难以在富氧、贫燃和低温条件下有效控制NOx和碳烟颗粒的排放,而一些尖晶石型氧化物具有较好的选择催化还原(SCR)脱除氮氧化物的性能,其中,镓掺杂的铝酸锌在二氧化硫和水共存时能长时间保持高的催化活性。由于吸附性能与催化性能密切相关,因此,理论研究尖晶石型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综述了尖晶石型氧化物选择催化还原脱除氮氧化物的研究背景,概括了小分子在尖晶石型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性能及其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的量子理论基础。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探究Ga、In和稀土离子掺杂铝酸锌基及其电学和光学性能,而研究的重点是NOx、H2O、SO2、O2、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金属氧化物在镓掺杂铝酸锌表面的吸附性能和O2对CH4-SCR脱除NOx的影响。取得如下的研究结果:1.探讨各种掺杂量的Ga, In和稀土离子对铝酸锌基质材料的结构、电学、光学性能的影响。采用56个原子晶胞研究了Ga掺杂ZnAl2O4基的结构、电学及光学性能,发现随Ga替代量的增加,尖晶石的单胞体积成近线性变化,Zn-O、Ga-O和Al-O键变长。ZnAl2O4的带隙为3.895eV,当Ga替代ZnAl2O4中的Al后使其从直接带隙变为间接带隙,其带隙较未替代的窄。此外,Ga替代ZnAl2O4的Al使价带顶—导带底电子跃迁发生改变,吸收限发生红移,静态折射率和反射率增大,同时使该尖晶石的能量损失谱峰变得平坦。通过计算ZnAl2-xO4结构、电学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ZnAl2-xO4随替代量的增加其单胞体积和键长(Zn-O、In-O、Al-O)依次增大,带隙依次变窄。由于In替代ZnAl2O4的Al使其吸收限发生红移,静态折射率和反射率均增大,能量损失峰的变化情况为强度先减弱后增强。稀土离子(La3+、Ce3+、Pr3+、Nd3+)掺杂铝酸锌的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离子RE掺杂铝酸锌使[RE06]八面体变形,从而使尖晶石的晶格常数发生畸变。除La以外,Ce, Pr和Nd掺杂ZnAl2O4基使其费米能级向导带方向移动。Ce和Pr掺杂ZnAl2O4基的费米能级出现尖锐的峰,其稳定性显著降低。2.通过对NOx、H2O、SO2、O2、碱金属氢氧化物和氧化物在镓掺杂铝酸锌表面的吸附性能进行计算,评价了气态小分子的吸附稳定性,初步探究了02在选择催化还原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比ZnGaAlO4尖晶石的(100)与(110)面的态密度,同时对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金属氧化物修饰ZnGaAlO4表面对其带隙的影响进行评价,发现ZnGaAlO4的(100)面的带隙较(110)面的带隙窄。除KOH以外,LiOH、NaOH修饰ZnGaAlO4(100)使其带隙明显降低,反应性明显提高。Li2O、Na2O和K2O修饰ZnGaAlO4(100)也使其带隙降低,使其反应性得到显著改善,排列顺序为:Li2ONa2OK2O。考察了NO2、SO2和H2O的吸附性能,发现NO2具有更高的吸附强度,SO2和H2O首先吸附在Zn位,而没有覆盖在催化剂的活性Ga原子,催化剂表现出抗水、硫性能,与相关实验研究结果吻合。对比一氧化氮的N和O端在Zn位的吸附能和二氧化氮在Zn位的吸附能,并结合态密度分析这两种吸附构型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NO的N端在Zn位吸附结构的稳定性较O端在Zn位吸附结构的稳定性高,吸附作用主要使前者的NO-π轨道发生显著变化。NO2在Zn为的吸附能更高,约为NO吸附能的2倍,这揭示了在Zn位生成的NO2的脱附是容易发生的(可自发进行)。考察了吸附分子的活化能,发现N02吸附在Ga位的活化能比吸附在Al位的活化能低。此外,对覆盖率为1/4ML、1/2ML、3/4ML、1ML的二氧化氮分子进行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覆盖率的增加,NO2的吸附强度降低,平均吸附能减小,平均净电荷明显减小。通过研究共吸附、解离吸附、多组分吸附可知,NO2的吸附强度较其它分子(CO2、N2、H2O、CH4)的吸附强度高,它与02共吸附具有强的排斥作用。O2使CH4和NO2解离能略有增加,使O-N和H-C键的强度略有增强。O2降低了反应物—金属吸附键的强度,相反O2增强了生成物—金属吸附键的强度。探究O2—反应物及O2—生成物吸附的协同效应,结合02对反应物及其对生成物能量水平的影响,发现O2使反应物和生成物处于更高的能量水平,但不能使他们的活化状态发生改变。NO2作为Lewis酸从表面得到电子,对其余分子(CO2、N2、H2O、CH4)吸附时情况正好相反,从吸附分子上得到电子的表面表现为弱酸性。02使CH4还原NO2反应的焓变明显增加,使反应物的活化能降低,从理论上揭示了O2降低选择催化还原反应温度的物理本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643.36;O64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丽华;詹自力;蒋登高;田俊峰;;ZnIn_2O_4的制备、结构表征与气敏性能[J];传感器世界;2005年12期
2 沈伯雄;王成东;郭宾彬;梁材;史展亮;;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低温SCR催化剂及工程应用[J];电站系统工程;2006年04期
3 李丽,王道;氮氧化物选择催化还原的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03年06期
4 陈笃慧,万惠霖;降低NO_x污染的净化处理法[J];煤炭转化;199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育花;尖晶石型钴铁氧体及磁铅石型锶铁氧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伟;柴油机四效催化转化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海建;铜基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三效催化性能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邬晓梅,杨维峰,王道;Cu-Ag/海泡石催化还原NO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02期
2 赵义芬;赵鹤云;吴兴惠;;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09年01期
3 李晓伟,赵惠忠,汪厚植,殷嗣杰,罗浪里;MnO_x/ZrO_2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CO-SCR-NO性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4 沈伯雄;王成东;郭宾彬;梁材;史展亮;;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低温SCR催化剂及工程应用[J];电站系统工程;2006年04期
5 陈秀芳;冯淼;;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及应用[J];山西电力;2008年04期
6 涂学炎;田凯;戴树珊;;NO在Rh(100),Rh(111)面上吸附与直接分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12期
7 李丽,王道;氮氧化物选择催化还原的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03年06期
8 刘涛;魏先勋;翟云波;路培;李彩亭;王晓刚;刘强;;新型碳质催化剂用于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J];工业催化;2006年10期
9 董国君;韩成喜;张浩;刘玺;;堇青石蜂窝陶瓷载CuO选择催化还原NO的研究[J];工业催化;2007年03期
10 孙丽玮;丰烨;李毅;;柴油机排气流量计算模型构建[J];德州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丙南;选择性催化还原NO低温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韩志群;钡—铈基氮氧化物存储还原催化剂的组分作用和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董建勋;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试验研究及数学模型建立[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4 冯兆兴;高挥发分煤种电站锅炉高效低NOx排放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5 彭悦;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铈基催化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黄明星;城市生活垃圾与生物质混烧的烟气净化试验与温度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曹春梅;非平衡等离子体脱除NO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张贺;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钛基催化剂研究及催化转化器的制备[D];吉林大学;2013年
9 陈星源;钙钛矿多铁化合物磁电性能改良的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雷超;氮氧化物存储还原催化剂存储组分—载体相互作用与低温氮氧化物存储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凌;钙钛矿型四效催化剂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闫素花;Al_2O_3的NO还原活性受L酸的影响及Ce-Al_2O_3上的C_2H_2-SCR[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明龙;微孔—介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及其C_2H_2-SCR活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淼;300MW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气固流场特性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归毅;基于BP神经网络的SCR脱硝效率预测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6 温翠萍;烟气脱硝结构化催化剂与反应器的数值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7 罗睿;SCR脱硝反应器物理场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彭神风;烟气脱硝SCR催化剂的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姚卫华;Cu/Sepiolite选择催化还原性能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10 刘庆红;富氧条件下HC选择还原NOx交联蒙脱土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长根,张江山,王亚军;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的研究进展(一)[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03期
2 冯长根,张江山,王亚军;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的研究进展(二)[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04期
3 叶青,金钧,陈永宝,王道;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的现状、发展及动向[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李玉静;张鹏远;陈建峰;;LaCeCuMn/γ-Al_2O_3纳米稀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5 胡玉才;铈锆氧化物固溶体的制备、表征及三效催化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年01期
6 刘先松,钟伟,顾本喜,都有为;稀土La~(3+)离子取代对M型锶铁氧体的结构和磁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2年05期
7 胡玉才;铈锆镨氧化物固溶体在三效催化剂中的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8期
8 郭伊均,陈盛梁;汽车排气污染及控制对策[J];重庆环境科学;1997年03期
9 刘先松,都有为;M型永磁铁氧体的现状与进展[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1年01期
10 何水校;La、Co代换永磁铁氧体的高性能化与工艺技术[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睿倩;稀土掺杂磁铅石型钡铁氧体超细粉末的制备及其磁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2 孙琪;富氧条件下等离子体与催化活化协同脱除氮氧化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黄祖飞;LiMnO_2体系结构与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赵丽君;掺杂稀土尖晶石型铁氧体纳米晶的结构和磁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芝涛;大气压窄间隙DBD等离子体源与应用基础研究[D];东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燕;常压DBD的演变过程及其在合成氨研究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2 黄桂兵;强电离放电强化内燃机燃烧及尾气治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3 董淑玲;介质阻挡放电脱除NO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振国;制备方法、过渡金属掺杂对Pd/CZA催化剂三效性能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建敏,庄智敏,章镇,韩传光,耿其芳;GA_3与GA_(4+7)对诱导巨峰葡萄产生无核及果实发育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5年02期
2 童东革,赖琼钰,吉晓洋;掺Ga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_(0.3-x)Ga_xNi_(0.7)O_2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8期
3 坚增运;周晶;常芳娥;介万奇;;由形核过冷度研究Ga熔体原子团尺寸变化的滞后性[J];金属学报;2009年09期
4 富宏亚,王永章,路华,付云忠,长尾高明;基于NN与GA的曲面加工适应学习控制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GA(P)62-63型数控外圆磨床[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0年Z5期
6 袁清珂;石亚平;张明天;;基于GA纸箱印刷机送纸机构的优化设计[J];包装工程;2009年11期
7 蔡源;蒋丽芬;许宁;杨小燕;;绿色高效Ga(DS)_3在溶剂水中催化加成吲哚酮类化合物[J];上海化工;2011年11期
8 刘品高;谌芸;王进;葛毅华;;大气污染总量控制GA方法中的多源模拟系统[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6期
9 贺顺荣;;GA水泥厂总平面布置方案对比分析[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2年04期
10 成之绪,程玉芬,郭立平;4.5 Nd_2Fe_(14)B材料中Ga优先占位的中子衍射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5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秋菊;;基于信号博弈GA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唐福康;胡光宏;杨春波;;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血清CagA、VacA及胃窦粘膜内PCNA、凋亡细胞表达的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孙俊清;岳文英;杨鹏;;基于GA的集装箱在堆场中堆存位置的决策[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4 杨毅;刘世龙;;~(66)Ga半衰期的测量[A];第三届全国核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文集[C];2012年
5 胡红焱;王海燕;;血清IgAl分子O-糖链的分析诊断工gA肾病[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钟俊波;李建章;曾俊;卢小林;;Ga掺杂α-Fe_2O_3的制备及光催化脱色性能[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乔丹;孙晓岩;项曙光;;量子化学研究Ga改性对ZSM-5酸性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徐传明;许小亮;谢家纯;徐军;杨晓杰;冯叶;黄文浩;刘洪图;;Cu(In,Ga)_3Se_5薄膜的结构及其缺陷研究[A];TFC’03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杨明华;朱成建;潘毅;;新型手性Salen配体及其与Ti,Ga配合物的合成[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徐传明;许小亮;谢家纯;徐军;杨晓杰;冯叶;黄文浩;刘洪图;;Cu(In,Ga)_3Se_5薄膜的结构及其缺陷研究[A];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媛;[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李博;[N];通信产业报;2009年
3 蒙克;[N];网络世界;2009年
4 电脑商报记者 崔婷婷;[N];电脑商报;2010年
5 特派记者 王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本报记者 梦杨;[N];中国贸易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蒙克;[N];网络世界;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超;Ga、In和稀土离子掺杂铝酸锌基的光电及吸附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华;浇注式沥青混凝土(GA)疲劳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芩;GA公司一线员工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扬胜;基于小波变换和GA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张康;Cu(In,Ga)Se_2太阳能电池中Ga梯度分布的优化及其在低温生长工艺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3年
4 张杰;GA公司机顶盒澳大利亚市场开拓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恒;基于GA新息卡尔曼滤波在地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6 申冬慧;基于模糊控制与GA的潜艇自动舵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于洪飞;稀土R-T-M 1:2:2型化合物的结构和电磁输运性能及Ga基1:3型新相的探索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杨文婷;GA和CCC对不同类型甜叶菊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糖苷产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明然;基于GA的自调整模糊PID控制器在磁悬浮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胡光宏;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血清CagA、VacA及胃窦粘膜内PCNA、凋亡细胞表达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2年
本文关键词:Ga、In和稀土离子掺杂铝酸锌基的光电及吸附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3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1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