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基活性炭作为铅炭电池负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20
【分类号】:TM912
【图文】:
LABs是一种具有160年发展历史的水系二次电池[9,23]。1859年,法国科学家Gaston Plant?以两块铅板和硫酸溶液搭建了第一个基于Pb和H2SO4的电化学装置(铅酸电池),并发现该装置可实现电能的存储和释放。为了提高铅酸电池的性能(容量和倍率性能),自1880年起,人们对铅酸电池各组件(包括铅酸电池的集流体[24-27]、电解质溶液[28-31]、隔膜[32-36]和电极材料)以及电池结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图1.1是对铅酸电池发展过程以及应用的一个简单总结。Camile Faure在1881年将红丹和硫酸、水混合制备了具有一定容量的涂膏式铅酸电池正极。同年,Ernest Volckman和Scudamore Sellon分别采用Pb和Pb-Sb合金对铅酸电池板栅进行了替换。而由于涂膏式铅酸电池极板的发明,正负极的活性物质材料(铅粉)的合成方法也受到了关注并得到改良。George Barton发明的气相氧化法(1898年)以及G.Shimadzu发明的球磨法(1926年)是目前常用的铅粉制备工艺。为了获得更为优异的电池性能,添加剂(如膨胀剂、导电剂等)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这也是目前电池配方中含有短纤维、Ba SO4颗粒、木质素磺酸钠、腐植酸、胶体石墨以及乙炔黑等添加剂的主要原因。1967年,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吸附式玻璃毡,Absorptive glass mat,AGM隔板)和胶体电解质的引入促使了阀控式免维护铅酸电池的诞生。AGM隔板可以在吸附硫酸溶液的同时保留部分气体通道,使得正极产生的氧气可以通过这些通道向负极扩散并反应,从而实现氧气的内循环。这个过程可以降低电池失水速率,实现电池的免维护。时至今日,LABs的相关制备工艺已经成熟,LABs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应用于诸多储能领域。
简单而言,LABs是一种以PbO2为正极材料、以Pb为负极材料、以导电板栅为集流体和活性物质载体、以离子导通性绝缘材料为隔板、以一定浓度硫酸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它的具体结构如示意图1.2所示。LABs通过PbO2和Pb与硫酸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方程1.1)。LABs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具体反应情况如图1.3所示[9]。在放电过程中,负极活性物质(Pb)和正极活性物质(PbO2)分别和H2SO4反应生成PbSO4;充电过程则为放电过程的逆反应,正负两极的PbSO4颗粒在外部电流的作用下分别经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LABs通过PbO2和Pb与硫酸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方程1.1)。LABs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具体反应情况如图1.3所示[9]。在放电过程中,负极活性物质(Pb)和正极活性物质(PbO2)分别和H2SO4反应生成PbSO4;充电过程则为放电过程的逆反应,正负两极的PbSO4颗粒在外部电流的作用下分别经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正负极放电过程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如方程(1.2)和(1.3)所示。正极的PbO2通过外部电路得到两个电子,还原生成PbSO4(方程(1.2));负极的Pb在失去两个电子后与电极表面的硫酸氢根离子相结合生成PbSO4(方程(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生;马洪涛;陈锋强;马永泉;张凯;张绍辉;王振波;;炭及负极添加剂对铅炭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研究[J];蓄电池;2014年03期
2 王钰初;碳素材料用作电池负极材料的现状和前景[J];上海煤气;2000年04期
3 陈飞;张慧;马换玉;方明学;;铅炭电池的研究现状[J];电池;2013年03期
4 夏保佳,尹鸽平,史鹏飞,程新群;贮氢合金氧含量及添加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J];电源技术;2000年06期
5 杨宝峰;张云霞;薛奎网;;铅碳电池的发展及应用领域[J];电动自行车;2013年11期
6 周德璧;赵晶;罗素朴;于华章;;二次锌-空气电池锌负极研究[J];电源技术;2015年03期
7 ;新型锂空气电池充放电750次仍能用循环寿命创纪录有望掀起电池革命[J];炭素技术;2018年02期
8 罗振华;蒋芬;;车用铅炭电池活性炭的改性及寿命分析[J];电源技术;2017年01期
9 肖顺华;Li/SOCl_2电池的可靠性研究[J];化学世界;2004年07期
10 墨客;;关于锂电池,你应该知道的[J];成才与就业;2016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哲琪;稻壳基活性炭作为铅炭电池负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2 冷利民;锂/空气电池关键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罗海灵;机械滥用下的锂离子软包电池结构失效机理与建模研究[D];清华大学;2018年
4 曹余良;锌空电池体系发展的若干应用基础和制备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5 訾威;柔性电池的陷光及理论模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乐莹;多孔炭在铅炭电池负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7 李鹏发;钴基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周合兵;碱性锌电池新型代汞技术及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袁双;低维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钠离子电池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李光华;几种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烽;覆铅碳素材料的制备及在锌铈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4年
2 蔡文龙;高稳定性、高容量锂硫电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王媛;锂电池智能充电分析与监控系统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
4 崔麟;锌空电池的工业设计—热控、流体控制及循环再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耿海洲;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及电池健康状态估算[D];天津大学;2014年
6 吕浩天;锂电池火灾爆炸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明飞;锂电池化成参数的检测与估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苑倩;锂电池参数采集与综合管理[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9 刘双全;锂电池自放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10 贾园园;锂电池在线监测及充电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88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88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