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03 21:49
客观确定合采产层组中不同产层的产气贡献,是提高多类型煤系气合采效益的首要基础。面向这一产业迫切需求,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气生产地质特征,探索了合采过程中气水分配规律及层间干扰机制,建立了合采贡献预测数学模型。分析测井响应,结合煤与岩石的变温变压电阻率、含水声波及等温吸附实验,建立了煤系储层物性和含流体性解释模型,据此分析了煤系致密砂岩气与煤层气合采地质特征。建立了煤层气与煤系致密气合采的产水量模型,结合敏感性实验,构建了合采储层兼容敏感性评价方法。认为适应于合采的临界生产压差(上限)、临界矿化度(下限)对于4+5#煤层与山1段至本1段砂岩的组合分别为58 MPa和30000ppm,对于8+9#煤层与山1段至本1段的合采组合分别为5 MPa和3000040000ppm。开展变进气压力及渗透率的合采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合采过程中气体流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层间干扰发生机制,建立了合采产层组中单层储层压力贡献率、渗透率贡献率与层间干扰强度的数值关系。发现在煤层气与煤系致密砂岩气的三层合采过程...
【文章页数】:15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实物工作量
2 煤系气地质背景
2.1 构造与岩浆活动
2.2 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2.3 煤系气生储盖及其组合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小结
3 煤系气储层地质属性
3.1 煤系气储层流体压力
3.2 煤系气储层孔隙度
3.3 煤系气储层渗透率
3.4 煤系气储层含气性
3.5 小结
4 煤系气合采地质条件兼容性
4.1 储层敏感性分析
4.2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合采兼容性评价
4.3 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的合采兼容性评价
4.4 小结
5 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判识
5.1 基于产气曲线的产层贡献判识
5.2 合采产能及产层贡献预测
5.3 参数敏感性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781205
【文章页数】:15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实物工作量
2 煤系气地质背景
2.1 构造与岩浆活动
2.2 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2.3 煤系气生储盖及其组合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小结
3 煤系气储层地质属性
3.1 煤系气储层流体压力
3.2 煤系气储层孔隙度
3.3 煤系气储层渗透率
3.4 煤系气储层含气性
3.5 小结
4 煤系气合采地质条件兼容性
4.1 储层敏感性分析
4.2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合采兼容性评价
4.3 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的合采兼容性评价
4.4 小结
5 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判识
5.1 基于产气曲线的产层贡献判识
5.2 合采产能及产层贡献预测
5.3 参数敏感性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781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378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