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新型晶态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10 10:15
  本论文以设计和开发结构新颖的晶态配位聚合物材料为目标,基于不同构型和柔性的有机配体或杂多酸,利用水(溶剂)热合成技术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IR和TGA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充分表征。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有机配体的空间构型和组装条件对最终结构的影响,总结配位聚合物合成规律。通过对不同结构配合物的性质对比,探索配合物材料的构性关系。1.以均苯三甲酸和柔性长链含氮配体与d10过渡金属ZnII/CdII在水热条件下进行自组装反应。成功合成了下列五种新颖配位聚合物:[Zn(HBTC)(L1)]·4H2O(1)[Zn3(BTC)2(L2)2(H2O)2]·2H2O(2)[Zn(HBTC)(L3)](3)[Cd(HBTC)(L1)(H2O)]·H2O(4)[Cd(H2BTC)2(L3)2]·2H3BTC(5)化合物1、3、4是基于sql拓扑的二维层状结构,而化合物2是基于(5.62)(52.6)(54.82)拓扑的层状结构。化合物1既包含2D→2D平行互穿又包含2D→3D多聚线穿的缠结特点。化合物2呈现出2D→2D的平行互穿网络。化合物3呈现出2D→2D多聚线穿网...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配位聚合物概述
        1.1.1 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
        1.1.2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1.2 配位聚合物的组装
        1.2.1 配体构型的选择
        1.2.2 中心金属离子种类
        1.2.3 反应条件对结构的影响
    1.3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特点
        1.3.1 配合物结构的可修饰性
        1.3.2 配位聚合物结构中的缠结网络
        1.3.3 柔性多孔配位聚合物框架
    1.4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研究
        1.4.1 吸附与分离材料
        1.4.2 化学传感器
        1.4.3 催化材料
        1.4.4 荧光材料
        1.4.5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1.4.6 生物医药应用
    1.5 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的研究进展
        1.5.1 多酸化学简介
        1.5.2 多酸基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6 选题依据和目的
    1.7 实验试剂和测试手段
第二章 基于 1,3,5-均苯三甲酸和三氮唑类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化合物 1-5 的合成
    2.3 X-射线衍射晶体学数据
    2.4 结构讨论
    2.5 化合物 1-5 的性质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季戊四(4-羧基苯氧基)配体的多孔CdII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化合物 6-8 的合成
    3.3 X-射线衍射晶体学数据
    3.4 结构讨论
    3.5 化合物 6-8 的性质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对苯二甲酸配体的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化合物 9-10的合成
    4.3 X-射线衍射晶体学数据
    4.4 结构讨论
    4.5 化合物 9-10的性质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酸和氮杂环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以氮杂环配体和Dawson型[P2W18O62]6-多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5.2.1 化合物 11-14的合成
        5.2.2 X-射线衍射晶体学数据
        5.2.3 结构讨论
        5.2.4 化合物 11-14的性质研究
    5.3 以 1,2,4-三氮唑配体和Keggin型多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5.3.1 化合物 15-18的合成
        5.3.2 X-射线衍射晶体学数据
        5.3.3 结构讨论
        5.3.4 化合物 15-18的性质研究
    5.4 以柔性氮杂环配体和Keggin型多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5.4.1 化合物 19-21的合成
        5.4.2 X-射线衍射晶体学数据
        5.4.3 结构讨论
        5.4.4 化合物 19-21的性质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872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3872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3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