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衬底上高质量GaN薄膜的外延生长及其发光器件制备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23:08

  本文关键词:SiC衬底上高质量GaN薄膜的外延生长及其发光器件制备研究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GaN MOCVD 绿光LEDs 紫光LDs 电致发光


【摘要】:以GaN和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因具有优越的光电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s)、短波长激光器(LDs)、紫外探测器以及微波器件等领域。由于大尺寸GaN衬底的缺乏,目前商业化的GaN基光电器件主要生长在Al_2O_3衬底和Si衬底上。其中,GaN与Al_2O_3和Si的晶格失配分别为16%和20%,较大的晶格失配会使GaN薄膜内的穿透位错密度达到109 cm-2量级,同时位错会延伸至InGaN/Ga N量子阱中,从而导致器件发光效率的降低。SiC与GaN之间的晶格失配仅为3.4%,并且SiC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是制备GaN基光电器件的理想衬底。本论文中,我们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在SiC衬底上开展了高质量GaN薄膜的可控生长以及发光器件的相关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鉴于AlN与SiC和GaN之间的晶格失配分别为1%和2.4%,因此我们选取AlN作为缓冲层材料,着重研究了AlN缓冲层厚度、生长温度以及V/III比对一定厚度(1.5μm)的GaN薄膜结晶质量、表面形貌、光学特性及应力特性的影响。其中当AlN缓冲层厚度为100 nm、生长温度为1080oC以及V/III比为650时,GaN薄膜性能最优。2.由于GaN与SiC之间存在33.1%热失配,导致外延生长后的降温过程中薄膜内会引入较大的张应力,同时膜内的张应力随着外延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最终以裂纹的形式释放,从而影响GaN材料及其器件的性能。为了降低GaN薄膜内的张应力,我们采用在AlN和GaN之间插入渐变Al_xGa_1-xN(x=1-0)缓冲层的方法来实现。着重研究了渐变AlGaN缓冲层生长温度、厚度以及生长速率对1.5μm厚GaN薄膜结晶质量、表面形貌、光学特性及应力特性的影响。当AlGaN缓冲层生长温度为1100oC、厚度为80 nm以及生长速率为0.09μm/h时,GaN薄膜性能最优。此外,通过EpiCurve原位监测系统探测到晶片的曲率曲线中发现,渐变AlGaN缓冲层生长过程中引入了压应力,从而有效降低了GaN薄膜内的张应力。3.SiNx作为多孔状的纳米掩膜,不仅可以阻挡位错,而且可以改善GaN薄膜内的应力状态。我们着重探讨了SiNx插入层的生长时间和插入位置对4.5μm厚GaN薄膜生长模式、结晶质量、腐蚀特性、表面形貌和应力特性的影响。其中当SiNx插入层生长时间为180 s,沉积位置为0.2μm时,GaN薄膜特性最优。通过优化,我们获得了最优的SiNx生长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对AlN缓冲层系列实验以及渐变AlxGa1-xN缓冲层系列实验中制备的1.5μm厚GaN薄膜做进一步生长优化,结果显示其薄膜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为GaN基水平结构发光器件的制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水平结构器件存在电流拥堵效应,长时间工作会导致其性能的下降,而SiC衬底拥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特性,非常适合制备垂直结构器件。相比于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器件具有电流分布均匀、发热量少、工艺简单以及有源区面积大等优点。为了获得高性能的GaN基垂直结构发光器件,我们在SiC衬底上利用n-AlGaN导电缓冲层和SiNx插入层技术开展了高质量n-GaN薄膜的外延生长工作。着重考察了SiNx插入层生长条件对n-GaN薄膜生长模式、结晶质量、腐蚀特性、表面形貌、电学特性以及应力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SiNx插入层生长时间并降低其沉积位置有利于n-GaN薄膜特性的提升。5.我们以高质量GaN薄膜为模板开展了GaN基绿光LEDs的制备工作,设计器件发光波长约为525 nm:(1)制备了GaN基水平结构绿光LEDs。着重介绍了器件的制备流程、结构特性以及光电特性;(2)制备了GaN基垂直结构绿光LEDs。为了获得表面平整且无裂纹的器件,我们采用生长过程中预置压应力的方法来抵消薄膜降温过程中所产生的张应力,从而防止器件表面裂纹的产生。实验中我们选取的应力缓解层有n-InGaN/n-GaN超晶格结构、n-InGaN以及n-AlGaN/n-GaN超晶格结构,晶片的翘曲可以通过EpiCurve原位监测系统测定。6.我们在高质量n-GaN薄膜上开展了GaN基垂直结构紫光LDs的研制工作,设计器件激射峰位于410 nm左右:(1)制备了无AlGaN上下限制层的GaN基紫光LDs。着重研究了器件的制备流程、结构特性、减薄与解理等后工艺处理以及光泵浦激射特性;(2)制备了有AlGaN上下限制层的GaN基紫光LDs,并实现了该器件的光泵浦激射。实验中,我们采用InGaN代替GaN作为波导层材料,目的是为了在器件生长过程中引入较多的压应力,从而避免裂纹的产生。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304;TN31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云;黄水花;杨开勇;曲天良;吴素勇;;“薄膜光学”课程建设探索[J];电子世界;2012年23期

2 吴南展;;激光技术在测量薄膜光学参数中的应用[J];光电子.激光;1984年03期

3 ;声表面波器件和薄膜光学器件的制造工艺(一)[J];压电与声光;1977年01期

4 ;薄膜光学性质的测定[J];激光与红外;1977年02期

5 唐晋发;;薄膜光学镀层[J];激光与红外;1983年09期

6 肖柳平;杨华军;严一民;张海涛;刘小静;;用薄膜光学理论研究布拉格光纤的传输特性[J];激光与红外;2008年11期

7 尹树百;;薄膜光学发展概况[J];光学工程;1978年04期

8 徐静江,唐晋发;极薄薄膜光学特性与微结构的研究(Ⅱ)——微粒金属膜光吸收及微结构[J];激光与红外;1990年05期

9 周明;周九林;;弱吸收薄膜光学参数的测量[J];兵器激光;1986年04期

10 岳桢干;;美国正在研制可提供地球全覆盖实时影像的新型间谍卫星[J];红外;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孜;肖琦;姚德武;;薄膜光学监控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为权;;双轴晶体薄膜光学隧道效应[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何文彦;程鑫彬;马彬;丁涛;叶晓雯;张锦龙;张艳云;焦宏飞;;界面连续性对薄膜节瘤损伤特性的影响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胡小锋;薛亦渝;郭爱云;;离子辅助蒸发TixOy制备氧化钛薄膜及特性[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贺权;沈辉;巴德纯;汪保卫;闻立时;;温度对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制备TiO2薄膜的光学性质的影响[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陈凯;崔明启;郑雷;赵屹东;;遗传算法在软X射线薄膜反射率多参数拟合中的应用[A];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尚林;赵君芙;张华;梁建;许并社;;不同掺杂元素对GaN薄膜影响的研究进展[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彭晓峰;宋力昕;乐军;胡行方;;硅碳氮薄膜的纳米硬度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张海芳;杜丕一;翁文剑;韩高荣;;Fe~(3+)离子敏感Ge-Sb-Se-Fe(Ni)系薄膜的掺杂性能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魏启珂;肖波;叶龙强;江波;;Sol-Gel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功能性薄膜[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刘其丕 李晓飞;天津薄膜光学重点实验室成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蕾;Si基纳米薄膜光伏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与光电特性[D];河北大学;2014年

2 李万俊;N-X共掺ZnO薄膜p型导电的形成机制与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曾勇;ZnO薄膜光电性能调控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贺利军;电子束蒸发倾斜沉积氧化铝薄膜结构与性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孙喜桂;硒化铅薄膜的磁控溅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6 张玉杰;Sn掺杂In_2O_3和In_2O_3薄膜的电子输运性质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7 王朝勇;减反射和自清洁功能薄膜的制备与表征[D];郑州大学;2016年

8 王艺程;GHz波段软磁薄膜的性能调控及器件集成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顾志清;氮化铪和氮化铪钽薄膜的结构辨认与光电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彭释;大气压DBD等离子体沉积SiO_xC_yH_z结构薄膜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伟超;α-NbZnSnO薄膜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在薄膜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2 王新巧;LPCVD技术沉积的ZnO薄膜及其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熊玉宝;超亲水TiO_2透明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柳林杰;Al、N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其ZnO第一性原理计算[D];燕山大学;2015年

5 崔丽;低温溶剂热法制备ZnO薄膜及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魏颖娜;基于非水解sol-gel法的还原氮化技术制备TiN薄膜[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张帆;温度相关的二氧化钛及锆钛酸铅薄膜的椭圆偏振光谱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8 张清清;能量过滤磁控溅射技术ITO薄膜的制备及性能优化[D];郑州大学;2015年

9 冀亚欣;In_2S_3薄膜的磁控溅射法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刘倩;Cu-Zn-Sn硫族化物薄膜吸收层的共溅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25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325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3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