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滤波器综合诊断及其小型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8 20:12

  本文关键词: 超宽带滤波器 多通带滤波器 混合传输线阶梯阻抗谐振器 混合优化算法 出处:《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滤波器是一个核心器件,常被用于接收机和发射机中。随着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滤波器在许多微波电路中都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滤波器小型化和高性能方面的要求也日益迫切。本文主要从理论上解决一些特殊滤波器的综合问题,比如超宽带滤波器的综合和多通带滤波器的综合,以及融合器件的综合,并在滤波器小型化技术方面做一些探索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详细研究了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由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构成的混合算法,并提出了新的误差判别函数,可以自适应的调整误差判别函数值,加速优化值的收敛速度,可以快速得到合适的耦合矩阵。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综合技术不能得到一个合适的解,就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快速得到符合设计指标的耦合矩阵,从而加快滤波器的设计速度,节约更多的时间。第二,对超宽带滤波器综合,提出了基于新型管状滤波器的超宽带滤波器综合方法。突破传统管状滤波器的相对带宽不能超过40%的局限,实现了相对带宽超过110%的超宽带滤波器的性能。此外,根据位置的不同,有两种方法可以在此滤波器中添加传输零点。对于滤波器的上阻带,可以采用添加交叉耦合电容的方式产生传输零点,当电容值变大,传输零点将会向通带移动。对于下阻带和通带,采用引入谐振网络的方式添加传输零点。这样在任意位置都可以添加传输零点,增强滤波器的带外选择特性或者对通带内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自由度。第三,对多通带滤波器综合,本文提出了采用多项式综合方法,结合最小二乘法极值点迭代技术,可以分两个步骤实现多通带滤波器的综合。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滤波器特征多项式的极值点进行迭代,最后得到滤波器的特征多项式的系数。然后根据得到滤波器的特征多项式,计算得到多通带滤波器相应的耦合矩阵,从而完成多通带滤波器的综合。此外,本文将多通带滤波器综合技术与多工器综合技术结合,首次完成了多通带多工器的综合。第四,本文首次提出了两种采用混合传输线的阶梯阻抗谐振器,该谐振器的混合传输线由悬置带线和微带线组成。混合传输线的小型化特性不是由电容加载产生的而是通过改变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产生的。本文分别对它们的谐振条件,控制谐振频率的参数做了详细的理论分析。相对于传统的悬置带线谐振器,它在小型化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可用于各种平面电路中。第五,详细研究了非谐振节点技术,阐述了非谐振节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元件提取过程。提出了两种基于非谐振节点技术的耦合结构。第一种耦合结构可以在不增加滤波器面积的情况下,产生一个可控传输零点。第二种耦合结构是一个双模非谐振节点,在不增加滤波器面积的情况下,可以在通带的两侧各产生一个可控的传输零点,增强滤波器的带外抑制特性。此新型耦合结构,结合本文提出的新型谐振器,可以设计出性能优异的小型化滤波器。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今后的研究工作。
[Abstract]:In the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 , the filter is a core device used in the receiver and the transmitter . As the moder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evelops rapidly , the filter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any microwave circuits . The non - resonant node technology is studied in detail , the basic principle of non - resonant node technology and the element extraction process are described . Two kinds of coupling structures based on non - resonant node technology are presented . The first coupling structure can produce a controllable transmission zeros without increasing the filter area . The second coupling structure can produce a controllable transmission zero point on both sides of the passband without increasing the filter area .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7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俊杰,张秀苒,董学宁;滤波器无法运行的原因探讨[J];东北电力技术;2005年01期

2 刘弘,董在望;集成连续时间滤波器[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1年03期

3 同向前,陈延敏,贾荣,孙伟,薛钧义;交流调谐滤波器的进展[J];高压电器;2004年05期

4 同向前,薛钧义;电力调谐滤波器的最佳偏调谐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4期

5 陈世雄;宫琴;;常见的听觉滤波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8年01期

6 张丽莹;杨洪耕;刘亚梅;;基于网络固有结构理论的集中滤波器配置[J];现代电力;2008年02期

7 罗晓军;李兵;LIU Quansheng;徐家伟;;一种新的线性混合滤波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17期

8 陈小桥;张雪滨;吴晓潭;黄恩民;;实验教学中的模拟滤波器参数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9期

9 许懿;梁伟;;汽车雨刮电机滤波器高频建模[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12期

10 张勇刚;黄玉龙;李宁;李雷雷;;基于非线性映射的自适应混合Kalman/H_∞滤波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时芳;康明才;黄锦安;马世贤;;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三调谐滤波器参数变化对调谐频率影响[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鑫;刘惠康;李昆;;一种新型注入式混合型电力滤波器研究[A];自动化技术与冶金流程节能减排——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佳;陈建忠;赖鑫;梁昌洪;;腔体滤波器计算机辅助诊断与调谐[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杨裕媛;殷兴辉;;矩形波导E面滤波器参数性能分析[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夏元清;韩京清;;线性时滞系统H_∞降维无偏滤波器的设计[A];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潘明;李晓峰;傅志中;谢伟;;一种基于双边滤波器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业丽;杜峰;陆利坤;;一种混合算法的形态滤波器优化处理[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闵淑琴;马宏;;CIC滤波器及其补偿设计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9 宋富先;章东;龚秀芬;刘晓宙;;超声彩色血流成像系统中MTI滤波器特性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10 林慧;;用自适应粒子群满意优化算法设计FIR滤波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晓英;二维约束FIR滤波器快速设计的理论和算法[D];山东大学;2015年

2 VU MINH QUANG(武明光);有源电力滤波器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王实;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与控制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曾争;基于LCL滤波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徐照旭;微波滤波器综合诊断及其小型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黄丽霞;非特定人鲁棒性语音识别中前端滤波器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官雪辉;无线通信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8 李奇;无线通信中微带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郭继昌;电流模式对数域滤波器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3年

10 张忠海;应用于多路耦合器的可调滤波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丹;微型多模滤波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昊;电动钻机APF型补偿装置的研究与开发[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李健;腔体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4 张宇;考虑源阻抗影响的EMI滤波器优化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郑远辉;LCL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王希瑶;微波多工器综合及优化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鲁杉杉;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王彬;基于磁通补偿原理的零序滤波器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李瑞鹏;有限品质因子滤波器参数提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0 谢翔宇;多模滤波器技术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71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471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3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