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LED人工光源的眼生物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发光二极管 切入点:相关色温 出处:《浙江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不同相关色温的LED白光辐射对人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及DNA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氧化应激造成的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HLECs)损伤是白内障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 LED)产生的复色白光中含有高比例的短波蓝光成分,长期的LED白光暴露可能造成对HLECs氧化损伤。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相关色温(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 CCT)的LED白光对体外培养的HLECs的细胞增殖,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DNA损伤,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初步探究LED光源的眼生物安全性。方法培养的HLECs暴露于CCT分别为2954K,5624K及7378K的LED复色白光辐射下,LED系统(中国鸿雁电器科技公司提供)光照循环周期为16小时-开/8小时-关。在不同光照度及不同时间的光辐射暴露后,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H2DCFHDA)探针法检测胞内ROS,碱性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流式法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及实时定量PCR (RT-qPCR)检测PARP-1, p53及p2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1500lux的7378K LED白光刺激2天后,细胞增殖活力的显著降低,而2954K组及5624K组未观察到显著性改变。在2500lux 7378KLED白光刺激3天后,HLECs的细胞活力下降68.26%;在不同光照度及辐射时间下,7378K组造成了细胞内最为显著的ROS增加;碱性彗星实验显示2954KLED白光对DNA未造成显著的损伤,而5624K组及7378K组DNA损伤均显著增多;5624K及7378K 15001ux刺激2天后,HLECs出现G2/M期阻滞,而2954K组无显著改变;仅7378K组在1500及25001ux光照度下可以引起显著的细胞凋亡增多,PARP-1, p53及p21 waf1/cipl表达均显著上升。结论与2954K及5624K LED白光相比,CCT较高的7378K LED复色白光暴露能诱导HLECs内ROS的过度生成,从而抑制细胞增殖活力,造成显著的DNA损伤,诱导了细胞G2/M期阻滞及凋亡。第二部分两种不同相关色温的LED白光辐射对人原代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病理性细胞因子表达影响及相关信号通路机制研究目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最近的系统性回顾研究显示,过度的日光(含蓝光)暴露增加AMD的患病风险。随着高效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 LED)发光技术在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广泛使用,LED产生的大量蓝光对眼组织的潜在氧化应激损伤威胁不容忽视。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是眼组织病理性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调节外层视网膜局部炎症反应和血管生成。本研究探讨了两种不同相关色温(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 CCT)的LED白光对分离的原代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 RPECs)几种病理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泌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二步酶化法从从正常捐献者眼球中分离人原代RPECs,以合适的细胞密度种板生长至融合。CCT分别为2954K和7378 K的两种复色白光LED以1500lux光照度,2h-开/20min-关的光照周期辐射刺激已融合的原代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分别检测VEGF-A, IL-6, IL-8及MCP-1蛋白分泌及基因表达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s),蛋白激酶B(Akt), Janus激酶(Janus kinase, JAK)和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 NF-κB)等信号通路在LED光刺激后的活化程度。采用氯甲基-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CM-H2DCFDA)检测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此外,抗氧化剂及信号通路的靶向分子抑制剂用于进一步研究相关机制。结果我们通过改良的酶化法成功地从捐献者眼杯中分离出具有生长活性的原代RPECs,以适宜的种板密度使得原代细胞在体外生长融合后,仍保持了RPECs的上皮表型;分离培养的原代RPECs基础状态下具有旺盛的细胞因子分泌特征,显著高于永生化ARPE-19细胞株;ELISA及RT-qPCR的结果显示7378K LED白光刺激原代RPECs刺激后,VEGF-A, IL-6及IL-8蛋白分泌及基因表达均显著增高,MCP-1显著降低,而2954K组未发生类似改变;信号通路分子的免疫印迹实验显示7378K LED白光可显著激活MAPKs (ERK1/2, p38 MAPK及JNK1/2)及核蛋白NF-κB信号通路;机制分析提示:清除细胞内ROS及靶向抑制MAPKs和NF-κB信号通路可显著缓解7378K LED白光诱导的相关病理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结论高CCT的7378K LED白光可通过激活MAPKs及NF-κB信号通路,造成人原代RPECs中VEGF-A, IL-6, IL-8及MCP-1的表达变化。抗氧化剂及MAPKs、 NF-κB信号通路靶向分子抑制剂可显著缓解LED白光诱导的相关病理细胞因子的变化。第三部分不同相关色温的LED白光辐射对小鼠视网膜组织损伤及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影响目的与传统人工光源及日光光谱不同,如今普及使用的新型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 LED)白光光谱中具有一个强烈的短波蓝光波峰。LED产生的高强度的蓝光可能存在着对视网膜的潜在光毒性损伤,引起人们对其生物安全性的担忧。通过优化LED光谱可能有助于减少其造成的视网膜光毒性,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相关色温(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 CCT)的LED白光对小鼠视网膜组织损伤及视网膜组织全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正常10周龄雌性Babl/c小鼠暴露于CCT分别为2954K,5624K及7378K的LED复色白光辐射下,以250、500、1000、3000lux光照度,刺激7天、14天及28天(光照周期为12小时-亮/12小时-暗)。在不同光照度及不同时间的LED白光辐射后,利用苏木精伊红(Hematein and Eosin, HE)染色检测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原位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法检测视网膜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 ONL)细胞凋亡,并采用小鼠视网膜Affymetrix GeneChip Mouse Genome 430 2.0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比较2954K及7378K两种不同CCT的LED白光对小鼠视网膜基因表达的整体差异性。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光辐射损伤导致小鼠的视网膜损伤主要表现为ONL变薄,细胞核数量减少。7378K LED白光,2501ux刺激28天后,ONL细胞核数量显著减少。而2954K LED白光直至光照度提升至30001ux才导致小鼠ONL数量显著下降,数量下降趋势仍低于7378K组;在3000lux光照度刺激下,5624K组及7378K组小鼠ONL出现了显著增多的TUNEL阳性细胞核,而在1000lux光照度刺激下,未观察到显著增多的阳性细胞;小鼠视网膜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显示:7378K与对照组比较中,121个基因表达上调,458个基因表达下调,而在2954K与对照组比较中,59个基因表达上调,仅4个基因表达下调;对差异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7378K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341个相关Term/GO,16条相关Pathway; 2954K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12个Term/GO,7条相关Pathway。结论LED白光对小鼠视网膜损伤呈现CCT依赖性,7378K LED白光更易造成小鼠视网膜损伤,显著降低ONL细胞核数量,然而细胞凋亡途径可能并非是唯一的损伤机制。小鼠视网膜表达谱芯片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了2954K及7378K两种不同CCT的LED白光对小鼠视网膜影响的差异性,通过优化CCT参数有助于提高LED光源的生物安全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312.8;R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芳;;纳米二氧化钛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3年01期
2 白茹;王雯;金星龙;宋文华;;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年01期
3 肖贵南;陈琪;孙清萍;盛英美;;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生物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07期
4 周大博;谢伟丽;张晓东;谢琪;贾旭贝;;新型纳米SiC无纺布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5 马玉楠;牛源性产品的生物安全性要求[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5年01期
6 杨健;朱敦皖;冷希岗;张海玲;宋丽萍;姚康德;;非病毒型基因载体的生物安全性[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年01期
7 常平;李蓓;闫黎津;李锐;;新型眩彩复合体生物安全性初步评价[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0年04期
8 贾智伟;颜国正;石煜;朱柄全;;基于生物安全性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接收线圈优化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9 钱桂华;陈晓峰;杨慧宁;佟珊;;毒理学领域的纳米颗粒分散方法的生物安全性研究[J];武警医学;2010年11期
10 阎立丹;王晨;杜文鹏;支敏;李长福;;气流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纳米义齿树脂的生物安全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4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扬;杜立波;贾宏瑛;聂舟;韩璐;田秋;;纳米生物工程的前沿科学问题:金纳米载体的增效分子机制与生物安全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马钢;;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安全性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0: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生物安全[C];2010年
3 孙皎;;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A];2005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孙皎;;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A];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玉云;田月;龙菲;蒋兴宇;;纳米金抗菌性能及其生物安全性[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报告论文[C];2010年
6 杨保华;吴纯启;廖明阳;;碳纳米管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A];2007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韩瑜;尹龙萍;龙玲;刘睿;黄碧兰;刘士远;;一种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的数值分析方法[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焕亮;袭著革;;纳米银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白茹;张丽丽;韩东;陈春英;;办公用墨粉生物安全性初探[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魏煦;李彦;吴建青;杨金萍;;国产金属基烤瓷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阮莉珠;生物安全性要有安全措施[N];上海科技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洪成;粟酒裂殖酵母生物安全性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优化[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谢忱;新型LED人工光源的眼生物安全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邵凯;可吸收甲壳素手术缝线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安全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兴;碳-硅橡胶的机械性能、生物安全性和抗细菌黏附性能评价[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虞建栋;光生物安全性的测试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盛忠智;一种新型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及降解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石瑾;纳米蒙脱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义齿基托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的临床前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5 黄菊;铝酞菁杂化纳米粒子的制备应用及其生物安全性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赵聪颖;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的生物安全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熊校勤;纳米二氧化钛生物安全性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丁金聚;新型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生物安全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
9 刘利君;口腔修复用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张琪;羊膜制品的生物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1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60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