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级多源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图像融合 切入点:变换域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各种成像设备陆续走入人们的生活,不同类型图像数据的获取变得越来越方便。然而,由于成像机理的制约,单一类型的图像数据往往无法满足某种实际应用的需求。此外,同种类型成像设备在不同的成像条件(例如焦距、曝光时间等成像参数)下采集到的图像通常也存在很大差异,而固定一种条件下得到的图像难以反映出场景的全部信息。因此,如何对来自不同成像机理和成像条件的多幅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以完成既定的任务就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像素级多源图像融合是指综合同一场景不同来源的多幅输入图像(源图像)的互补信息,利用图像处理算法生成一幅新的图像(融合图像),使该融合图像比任何一幅源图像都能更为全面、准确地描述所述场景。多源图像融合技术在视频监控、医疗诊断、卫星遥感、数码摄影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针对多聚焦图像、多曝光图像、可见光与红外图像、多模态医学图像等多种类型的图像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变换域和空域图像融合新方法,希望能为推动图像融合研究的进程作出一定贡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在基于多尺度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研究中,针对传统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不具有平移不变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变换和自适应分块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以离散小波变换为框架,对低频系数采用自适应尺寸分块的方法进行融合,图像块的尺寸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求解,然后对此低频融合结果进行精细化处理,得到一幅精确到每个系数来源的标签图,再利用局部小波能量与该标签图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频系数进行融合,最后重构得到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既可以一定程度克服小波变换法对非严格配准区域融合效果差的缺陷,又可以有效抑制空域分块法易产生块效应的缺点。2.在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方法研究中,针对传统稀疏表示融合方法中字典表达能力与抗噪能力存在矛盾的困境,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稀疏表示的融合算法,用于处理有噪声的图像融合问题。该算法在字典训练阶段根据训练样本的梯度特征将样本划分到若干组,分别训练得到过完备字典。在融合阶段,根据输入图像块的梯度特征,自适应地选择字典进行表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稀疏表示融合方法处理噪声图像的不足,取得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的结果。3.在变换域图像融合方法研究中,针对基于多尺度变换和稀疏表示的融合方法各自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结合多尺度变换和稀疏表示的融合框架,将多尺度变换的低频系数采用基于稀疏表示的方式进行融合,而高频系数采用基于局部高频系数绝对值的方式融合。相对于传统的多尺度变换法中低频分量取平均的融合方式,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能量丢失而造成图像的对比度下降,同时也可以解决分解层数难以选择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空域稀疏表示融合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分离,可以有效消除传统稀疏表示方法的灰度不连续和细节模糊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合方法可以取得优于传统多尺度变换和稀疏表示方法的结果。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图像融合问题,在该框架下探索出最优的多尺度变换及其分解层数。4.在空域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研究中,针对传统方法在源图像非精确配准区域融合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稠密SIFT描述子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将SIFT描述子用于聚焦程度度量,获得一幅可靠的初始融合决策图,然后利用SIFT描述子度量图像局部相似性的能力,优化非精确配准区域的融合效果,最终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准则两方面都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当前多聚焦图像融合的最好水平。5.在空域多曝光图像融合方法研究中,针对传统方法在消除动态场景中运动鬼影能力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稠密SIFT描述子的多曝光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特征描述子具有衡量局部对比度和描述局部相似度的能力,将SIFT描述子同时用于多曝光图像细节信息的提取和鬼影效应的消除。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准则两方面都可以取得优于传统多曝光图像融合方法的效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苏剑波;一种具有渐进学习能力的融合方法[J];电子学报;2002年10期
2 杜元伟;孙永河;段万春;;主观证据交互式提取及融合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1年05期
3 马华;胡志刚;张红宇;;云计算中服务可信度评价的个性化融合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年04期
4 邓自立;;两种最优观测融合方法的功能等价性[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6年02期
5 关桂霞;吴秉衡;兰晓亭;;常规多传感器系统的分布检测融合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年11期
6 哈斯巴干,马建文,李启青,刘志丽,韩秀珍;小波局部高频替代融合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2年10期
7 李春华;;基于分量替换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的对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3期
8 郑虹,徐毓,金宏斌;多雷达异步观测数据合成融合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年S1期
9 汪永伟;赵荣彩;刘育楠;司成;邱卫;;基于交并集的冲突自适应证据融合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23期
10 张抒;解梅;;基于热扩散理论的窗融合方法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婷婷;王智学;牛小星;牛彦杰;;一种基于KAOS的域间目标融合方法[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郑利平;夏新宇;王玉培;刘晓平;;基于时间扭曲图快速搜索的运动融合方法[A];全国第22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1)暨全国第3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SCA·2011)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马洁;李明;韩迎朝;;Matlab与Visual C++的融合方法分析及应用实现[A];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陈莹;吴定会;;多传感车道检测及目标跟踪的新型融合方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周宇;周红琼;叶庆卫;王晓东;;基于D-S理论融合方法的网络质量评价[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6 林长川;;雷达与AIS目标位置信息融合方法的研究[A];2002航海实用新技术论文集[C];2002年
7 陈少辉;张秋文;王乘;;一种基于归一化方差的多分辨率图像融合方法[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8 钟志勇;陈鹰;黎运高;;分辨率相差较大的卫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晓虹;融合方法关乎融合质量[N];解放军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羽;像素级多源图像融合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陈金广;运动目标状态估计及融合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佘二永;多源图像融合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成芳;地震属性多分辨融合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罗庆平;混杂RFID网络环境下数据清洗与融合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杨玲;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杜厅;基于滤波器组与抽样方式组合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5 王通;基于神经网络融合方法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周新宇;基于多源信息不确定性的可能性融合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7 彭海;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朱青;卫星红外云图与可见光云图融合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凯;基于边缘显著度的小波图像融合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源;基于多尺度几何分析的卫星云图融合方法及对台风中心定位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52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65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