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N焊点的液桥形态分析与自组装焊接结构设计

发布时间:2018-04-17 03:30

  本文选题:方形扁平无引线封装 + 回流焊 ; 参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随着便携式智能电子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促使电子器件向着小型化、轻薄化、廉价化和高性能的方向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封装密度,减小封装尺寸,增加封装体的引脚数,减小引脚间距,增强封装体电性能和散热性能。电子封装正向着微型化和高性能的方向快速发展,国内外关于电子封装的研究课题也愈来愈多。而方形扁平无引线(Quad Flat Non-leaded Package(QFN))封装结构,具有小型化、轻量化、廉价性、高散热性、低阻抗、低自感等诸多结构和性能上的优点,很好地契合了电子封装的发展趋势,因此在电子封装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QFN的封装特点也决定其在实际应用中要面临着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例如,QFN封装器件的焊接高度较低,容易出现桥连,焊锡鼓包等缺陷。随着焊盘尺寸及其节距的不断减小,焊接成品率不断降低。QFN的无引线的封装样式决定了引脚上的焊点应力无法通过引线变形来调节缓合,对小焊点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由于装配QFN器件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返修难度及成本较高,因此对QFN器件的首次焊接成品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解决QFN器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本文基于界面科学及毛细力学的理论主要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建立液桥的拟三维张力等效模型。从Young-Laplace方程出发,提出合理的几何近似,得到矩形结构化表面间液桥的形态微分方程组。基于润湿性区域给出了边界条件,运用边值误差函数极小化的最优化方法,提出将边值问题转化为初值问题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得到液桥形态特征参数及受力变化规律,给出反映液桥受力与液桥高度关系的刚度特性曲线。同时将本理论的计算结果与Surface Evolver (SE)的仿真结果对比,发现两者计算结果吻合度较好,证明了本文所述理论的正确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以作为QFN焊点形态分析的一种CAE方法。(2)根据选定的QFN封装器件,归纳总结了三类常见焊点的液桥形态。根据SE软件初步的仿真分析结果,总结各类焊点液桥的几何特征。对液态散热焊点作柱筒型曲面近似,对内圈引脚处焊点和外圈引脚处的焊点两端液气界面作椭圆近似,然后建立各焊点对应的液桥形态微分方程组。根据熔化焊锡在焊盘表面上的润湿性的变化,将回流焊接过程区分为“滑移”和“铰链转动”阶段,给出了边界条件,并建立了对应的边值误差目标函数,为分析QFN的液态焊点的形态及受力提供理论依据。(3)提出了以提高焊点群自组装适应能力为目标的焊盘结构设计思想。运用边值误差函数极小化的方法将边值问题转化为初值问题的常微分方程求解问题,得到液桥刚度特性曲线。针对刚度特性曲线分析,总结出自组装焊接平衡位置处于内外圈小焊点刚度特性曲线的中间位置时,QFN具有最大可焊接高度容差,适应芯片和PCB的平面度误差及热翘曲变形造成的焊接间隙分布不均匀性的能力强。(4)以提高焊点群自组装适应能力为焊盘结构设计目标。基于液态焊点刚度特性曲线,提出了使QFN具有最大可焊接高度容差的PCB焊盘设计准则。通过改变PCB焊盘设计尺寸来满足该准则,可以显著提高焊接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算例表明,本文结果与SE软件仿真的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所述方法可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而且避免了SE软件所存在的网格面交叉或者无法判断能量是否达到最小的问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4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贻标;;回流焊及其缺陷[J];电子制作;2009年10期

2 彭勇;王万刚;刘新;;回流焊缺陷成因及其解决对策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1年01期

3 连钠;张冬月;徐广臣;郝虎;郭福;;无铅回流焊焊点形成过程的实时监测与分析[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2年05期

4 高金刚;吴懿平;丁汉;;基于加热因子的回流曲线的优化与控制[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6年08期

5 王万刚;王小平;彭勇;;无铅回流焊技术探讨[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01期

6 李春发,王文琴;汽相回流焊技术[J];半导体技术;1986年04期

7 Ron Lasky,Greg Jones;精确控制回流焊接以提高经济效益[J];电子工艺技术;2003年04期

8 冯京安;SMD2000表面贴焊设备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5年08期

9 本刊通讯员;;锐德热力设备推出新型回流焊设备[J];电子与封装;2009年06期

10 旷仁雄;谢飞;;无/低空洞回流焊接技术[J];半导体技术;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俞晨;;回流焊工艺探讨[A];第十四届全国混合集成电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秦宇;;无铅回流焊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实施[A];2007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薛竞成;;回流焊接技术整合中的设备因素-回流焊炉的性能效益[A];2008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刘智勇;徐欣;;氮气在回流焊焊接中的应用[A];制造业数字化技术——2006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王晓英;王建琴;;热风回流焊温度曲线设置及测试[A];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谢德康;;返修系统中的红外加热及闭环控制新技术[A];2007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赵安英;;穿孔再流焊工艺设计[A];2003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暨展会暨第七届SMT、SMD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时兵;;先进封装形式μBGA、CSP的回流焊接技术[A];第二届全国青年印制电路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王典剑;;模块连接插头(MCP)的SMT回流焊接工艺[A];2011中国电子制造与封装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长江三角洲SMT专家协作组 胡金荣;开拓SMT应用新领域[N];中国电子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朝飞;QFN焊点的液桥形态分析与自组装焊接结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高金刚;表面贴装工艺生产线上回流焊曲线的优化与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氩气回流无铅焊点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吕韦岑;电子SMT仿真实训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江军;回流焊炉温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D];山东大学;2011年

4 苗丽莎;热压回流焊焊头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沈良;球栅阵列封装中回流焊工艺的有限元模拟[D];苏州大学;2006年

6 宋巍;基于加热机理分析的回流焊过程仿真建模与有限元分析[D];东北大学;2012年

7 赵晓军;PoP回流焊工艺参数分析及质量评估软件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闫明;SMT回流焊机3D智能软件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郑风景;基于六西格玛方法的SMT回流焊产品质量控制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10 殷大澍;SMT回流焊设备电控系统的设计开发[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1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761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