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纳光纤模式耦合的高灵敏多参量传感机理及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微纳光纤 + D型微纳光纤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微纳光纤是直径在微米或者纳米量级的光纤波导,存在较强的倏逝场,对外界参量的变化十分敏感。与普通光纤传感器件相比,基于微纳光纤的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小尺寸、易与其他光波导器件耦合等特性,其在折射率、温度、应力、声波、电流、磁场和生化等方面的传感应用近年来被广泛地研究报道。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下,针对材料固化成型过程监测等领域中对超高灵敏、多参量传感探测的发展需求,重点研究了基于两种微纳光纤结构即D型微纳光纤和多模微米光纤的模式耦合理论和灵敏度增强机理,及折射率/温度双参量探测机理,完成了相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系统地介绍了D型微纳光纤的制备工艺,利用商业光学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分析了D型微纳光纤的光场分布、双折射系数、倏逝场比例和折射率、温度灵敏度:利用D型微纳光纤的强倏逝场优势,结合Sagnac偏振干涉装置,实现了超高灵敏度折射率和温度传感。(2)从二维光波导模式的本征方程出发,仿真分析多模微米光纤的模式有效折射率、光场分布和倏逝场比例,论证了基于多模微米光纤模间干涉和强倏逝场的折射率灵敏度增强机理。首次发现多模微米光纤折射率灵敏度的转折点,在转折点处折射率灵敏度可以达到±∞,对于实现超高灵敏折射率传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且在直径4.6 μm的光纤上获得了高达10777.8 nm/RIU的折射率灵敏度。(3)针对多参量传感需求,提出了基于多模微米光纤的双臂马赫-泽德干涉(MZI)传感结构。通过将多模光纤引入到双臂MZI装置的传感臂中,同时结合多模微米光纤的模间干涉以及双臂之间的双光束干涉,实现基于单个MZI装置的折射率/温度的双参量同时传感。此外,对两组干涉叠加产生的干涉光谱采用高斯拟合,准确提取干涉谐振波长。通过追踪分析光谱包络波谷波长和密集干涉谱波谷波长的漂移,获得了折射率灵敏度2576.584 nm/RIU和1001.864 nm/RIU,以及温度灵敏度-0.193 nm/℃和0.239nm/℃的实验结果,为目前双参量传感研究中报道的灵敏度指标最高值。(4)为了进一步减小传感单元的尺寸,提出了基于in-line(线内)多模微米光纤的双MZI结构。通过多模-单模-多模微米复合光纤结构同时获得单模光纤的芯包模式干涉以及多模微米光纤的模间干涉,从而利用单根光纤结构就可实现折射率/温度的双参量测量。该传感结构是单线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尺寸紧凑等特点;同时两个模式干涉均是in-line干涉,之间相互独立无串扰,能有效避免震动和空气扰动的影响,具有优异的稳定性。通过追踪光谱谐振波长的漂移,实验获得了折射率灵敏度-23.672 nm/RIU和3820.230 nm/RIU,以及温度灵敏度81.2 prn/℃和-465.7 pm/℃的技术指标,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双参量测量。(5)为了适应传感网的接入需求,提出了基于多模微米光纤菲涅尔反射的传感结构。通过切平多模微米光纤尾纤端面,将多模微米光纤模间干涉和光纤端面菲涅尔反射强度调制相结合。利用单线反射式传感结构即可实现折射率/温度双参量的同时传感。采用正弦函数拟合反射光谱,可以从光谱中同时解调出反射光谱幅值强度以及干涉谱的自由光谱范围(FSR)。通过追踪光谱强度和FSR随折射率、温度变化的漂移,获得了折射率灵敏度-72.247 dB/RIU和68.122 nm/RIU,以及温度灵敏度0.0283 dB/℃和-17 pm/℃的实验结果。该传感结构是单线反射式,可制备成微尺度光纤探针,利于生化检测。
[Abstract]:The optical field distribution , birefringence coefficient , evanescent field ratio and refractive index and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D - type micro - fiber are studied . The optical field distribution , birefringence coefficient , evanescent field ratio and refractive index and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D - type micro - fiber are studied . The double - parameter measurement of refractive index / temperature based on multi - mode fiber has been proposed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2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天华,刘铁根,井文才,贾大功,刘丽娜;光纤布拉格光栅压力增敏机构[J];现代仪器;2005年04期
2 刘立;章鹏;吴俊;刘浩;;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热致衰减研究[J];材料导报;2012年12期
3 王玉田,王遂,张玉艳,王莉田;用单光纤布拉格光栅实现应力和温度同时测量[J];自动化与仪表;2001年04期
4 董兴法,仲嘉霖,开桂云,董孝义;双反射峰光纤布拉格光栅调谐与传感研究[J];传感器技术;2003年05期
5 刘丽辉,张伟刚,郭宏雷,曹晔,金龙,张昊,杨亦飞,赵启大,开桂云,董孝义;光纤布拉格光栅压力增敏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04年10期
6 涂勤昌,张伟刚,孙磊,董孝义;光纤布拉格光栅横向应变特性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4年12期
7 张晓晶,武湛君,张博明,吴春涛,杜善义;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和应变交叉灵敏度的实验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5年05期
8 朱四荣,谭敏峰,郭明金,宋显辉,李卓球;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横向效应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9 莫德举;廖妍;傅伟铮;;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实验特性研究[J];测控技术;2006年03期
10 吴飞;李立新;李志全;;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横向受力特性的理论分析[J];中国激光;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鸿强;苗长云;陈弘达;习江涛;张诚;于晓刚;王瑞;张美玲;刘宏伟;;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智能服装人体测温模型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武斌;李毅;胡双双;蒋群杰;;双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锁定器的设计与制备[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潇;苟怡;;光纤布拉格光栅称重系统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姜碧强;赵建林;秦川;江维;樊帆;黄钊;;基于倾斜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浓度变化过程测量[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高庆;朱永;夏哲;张洁;陈伟民;;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通用组件化封装与温度调谐[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窦小宁;葛海波;王平;;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偏振相关损耗特性的研究分析[A];2013年(第五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宋民青;侯尚林;张保侠;黎锁平;刘延君;;光子晶体光纤布拉格光栅慢光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姚海凤;辛丽;宋瑛林;;级联光纤布拉格光栅光谱特性[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耀;韩正英;高业胜;;高精度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测试系统[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张纪周;张晨;由静;;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计在TBM掘进中的监测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忠扬;微纳光纤功能化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金亮;高峰值功率脉冲主振荡功率放大光纤激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珂;光纤IOFDR分布温度传感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伟;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5 黄馨月;基于薄芯光纤模式干涉的氨传感器制备与传感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6 冯定一;新型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7 徐志林;全光纤微结构器件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罗海鹏;基于微纳光纤模式耦合的高灵敏多参量传感机理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9 田丰;微纳光纤直写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吕昌贵;光纤布拉格光栅传输特性理论分析及其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沛;光纤布拉格光栅动态响应特性的计算和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梁久灿;基于FBG的任意波形产生器及其梳状光源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艳;基于FBG的动态测试及其在人工皮肤中的初步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4 刘程;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电镀镍应力在线监测[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付婷;带温度补偿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压力传感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牛文谦;应用于能源领域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及其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孙英明;基于啁啾调制信号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窦金林;宽频带光纤声波传感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吴雪梅;普通拉锥光纤及其优化光纤环镜滤波器特性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10 佘骏宽;分布式传感光纤与土体界面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62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762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