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约束阻尼层结构及其在空间机械臂减振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17 12:19

  本文选题:空间机械臂 + 分段约束阻尼层 ; 参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空间机械臂是完成空间站组装和维护任务的重要工具,由于臂杆的柔性,在轨展开之后机械臂末端容易产生振动。约束阻尼层是对柔性结构进行振动控制的有效方式,其机理是粘弹性阻尼层在剪切变形的过程中能将部分应变能转化为热能。一种同时切断约束层和阻尼层的分段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约束阻尼层的阻尼特性,但是这种分段方法并不是对所有类型约束阻尼层都适用,本文对分段约束阻尼层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以在研的空间站机械臂小臂系统为例讨论了如何在工程中应用约束阻尼层对柔性结构进行振动抑制。首先依据层间切应力连续假设,建立了分段约束阻尼层的有限元模型,这种模型在阻尼层极薄时仍然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比较了考虑和未考虑层间切应力连续条件的两种模型的损耗因子结果。结果表明,阻尼层极薄时并不能使结构获得较好的阻尼特性并通过试验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验证。损耗因子是通过模态应变能法计算得到的,作为定量衡量结构阻尼水平的标准。阻尼层内的剪切应变场和粘弹性材料的体积直接决定约束阻尼层的阻尼,其他参数都是通过影响阻尼层内剪切应变场进而影响结构阻尼。分段方法会在阻尼层内产生一个剪切变形集中区域,但是分段方法并不总能提高结构阻尼水平。依据已经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分段方法以及其他材料尺寸参数对剪切应变场的影响,并用遗传算法对分段切口的数目和位置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阻尼层厚度变化对分段方法适用性有不同的影响,当阻尼层相对较薄时,阻尼层内剪切应变水平较高,分段方法是适用的,但是阻尼层较薄时约束阻尼层的阻尼特性通常较差。如果合理选择阻尼层厚度,分段的方法只有当阻尼层剪切应变水平较低时才适用,而提高基层和约束层的刚度或者采用剪切模量较小的粘弹性材料都可以提高阻尼层内剪切应变。当约束阻尼层结构以第一阶模态形式变形时,阻尼层内剪切应变水平较低,因此分段方法对于提高第一阶模态阻尼总是有效的,对于高阶模态阻尼,分段方法只对极柔性结构适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段方法,这种方法不完全切断约束层,可以提高结构高阶模态阻尼,通过试验对这种分段方法的特性进行了验证。分段方法对主动约束阻尼层的阻尼特性也会产生影响,主动约束阻尼层的约束层为压电陶瓷,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压电陶瓷内部会产生机械变形,而这种变形可以提高阻尼层内剪切应变。采用PD控制算法对压电陶瓷进行控制,分析了控制参数与材料尺寸参数对结构阻尼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分段方法对主动约束阻尼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尼层会降低压电陶瓷的驱动性能,分段方法只有在基层厚度较小时才适用。结合工程应用的需求,研究了主动约束阻尼层在MSC/Nastran中计算方法,MSC/Nastran中没有压电陶瓷建模单元,用热应变对逆压电效应所产生的应变进行模拟,利用MSC/Nastran中传递函数模块对压电陶瓷施加控制算法,以工程应用中的实例对这种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机械臂的臂杆为空心圆壳结构,在臂杆表面覆盖约束阻尼层可以提高其阻尼特性,圆壳形状的约束层会限制阻尼材料的变形,而分段方法可以提高阻尼层内剪切变形,因此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比较了沿长度方向分段和沿周长方向分段两种分段方法,结果表明沿周长方向分段的方法更优。建立了机械臂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发射状态下振动试验进行了验证,提出了两种在臂杆表面覆盖约束阻尼层的方案,分别为覆盖主动约束阻尼层和覆盖分段被动约束阻尼层。频率响应结果表明,在臂杆位置覆盖约束阻尼层可以在不明显改变机械臂质量和刚度的前提下,实现对末端振动的抑制,并且这种方法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
[Abstract]:In this paper , it is proved that the damping layer is very thin , the damping property of the constrained damping layer can be improved . The method can improve the shear deformation in the damping layer , therefore , it has better applicability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more superior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and in the direction of circumferenc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active constrained damping layer and the covering segment passive restraint damping layer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traint damping layer can restrain the end vibration without significantly changing the quality and rigidity of the robot arm , and the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eliability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营;王静宇;;提高平板抗振能力几种措施的比较[J];北京邮电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2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学前;杜强;冯加权;;复合阻尼层圆板的优化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2 牛红攀;张希农;;电磁约束阻尼层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3 胡昊灏;商德江;肖妍;;自由阻尼层复合板水下声辐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3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宋旭圆;韩清凯;;全覆盖粘弹性约束阻尼层-薄壁圆柱壳固有特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5 张迎元;石纯义;朱劲松;田伟;葛军;王业宁;;高阻尼层压铝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研究[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四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6 张亚红;张希农;;局部覆盖PVDF主动约束阻尼层的圆柱壳主被动一体化振动控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亚红;张希农;;局部覆盖PVDF主动约束阻尼层的圆柱壳主被动一体化振动控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吴瑞安;冯加权;杜强;徐有刚;王玉军;;含约束阻尼层的多层仪表板随机振动特性数值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9 许砚琦;伍军;蒋麟儿;;嵌入阻尼层对M40J/5228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牛红攀;张希农;谢石林;;电磁约束阻尼层梁结构振动自适应控制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士涛;分段约束阻尼层结构及其在空间机械臂减振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田宝晶;敷设阻尼层的加肋圆柱壳辐射性能及噪声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李明;磁橡胶约束阻尼处理的阻尼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丰收;高速列车铝型材板结构振动与声辐射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廖奕发;新型框架阻尼填充墙简易阻尼层性能试验与参数分析研究[D];广州大学;2014年

3 曹清刚;覆阻尼层弹性板的回波特性及弹性参数反演[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肖静;敷设自由阻尼层的水下非圆柱壳的振动声辐射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孙燕亭;粘弹性复合悬臂梁的动力特性实验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6 龚家元;水中覆阻尼层弹性板及柱壳中的漏Lamb波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畅;复合材料桁架的振动特性及减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陆红艳;板结构的振动声辐射及其隔声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63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763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