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和有机薄膜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8 13:50

  本文选题:生物传感器 + 电化学 ; 参考:《吉林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生物传感器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是两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生物传感器,二者均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与此同时,纳米复合材料和有机薄膜材料等功能性材料的飞速发展,也为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尽管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在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并且还设计了有望在生物传感领域得到实际应用的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取得的成果如下:1.采用静电纺丝法和种子生长法制备了银(Ag)纳米颗粒包覆的氧化镍(Ni O)纳米线(直径约130nm)。将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滴涂在玻碳电极上,得到了用于无酶葡萄糖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电极。通过对测试结果分析得出,Ag纳米颗粒能够有效地促进Ni O纳米线的无酶葡萄糖传感性能。传感器线性范围为0-1.28m M,并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2.利用原位生长法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负载了不同比例的氧化铜(Cu O)纳米颗粒,并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出Cu O/GO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研究了反应温度及不同Cu O纳米颗粒负载量对颗粒大小及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的Cu O/GO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葡萄糖传感性能,器件的最低检测下限为0.69μM。同时,进行了人血清环境下的实际测量,证明器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通过柠檬酸钠在GO表面还原三价金(Au3+)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金(Au)纳米颗粒负载量的Au/GO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了Au/GO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并将其用于抗坏血酸无酶检测,检测下限为100n M/m L。同时,进行了器件在人血清环境下和医用药物环境下的抗坏血酸浓度测试,误差范围均未超过10%。4.设计了一种灵敏度很高的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用来测定溶液中的蛋白浓度。通过对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器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检测下限为4ng/m L。为避免在测试过程中蛋白质所处的待测溶液会渗入半导体层,我们引入了浮置栅极结构,将器件的测试区转移到浮置栅极上,有效地改善了器件的稳定性。
[Abstract]:Biosensor i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researchers. Among them,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and organic thin film field-effect transistor biosensor are two very representative biosensors, both of which have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etection speed, high sensitivity, simple operation and wide appl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nanocomposites and organic film materials,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biosensors. Although the research of biosensors has made some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nanocomposites in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is main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organic thin-film field-effect transistor biosensors which are expected to be applied in the biosensor field are design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Ag-Ag nanowires (diameter about 130 nm)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method and seed growth method. The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electrode for enzymatic glucose detection was obtained by coating the prepared nanocomposite onto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g nanoparticle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nzymatic glucose sensing performance of Ni O nanowires. The linear range of the sensor is 0-1.28mMand the sensor has good selectivity. The Cu O/GO 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was prepared by in situ growth method, which was modified on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CuO nano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of graphene oxide (GOO).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loading amount of CuO nanoparticles on particle size and morphology were studied. The glucose sensing properties of Cu O/GO 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The lowest detection limit of the device was 0.69 渭 M. At the same time, the actual measurement under the human serum environment shows that the device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3. A series of Au/GO nano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au / au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duction of trivalent au 3 on go surface by sodium citrate. Au/GO nano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was prepared and used for ascorbic acid-free detection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100nM / mL. At the same time, the ascorbic acid concentration of the device in human serum environment and medical drug environment was tested, and the error range was not more than 10. 4%. A highly sensitive organic thin film field-effect transistor biosensor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tein in solution. The detection of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shows that the device has good sensitivity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is 4ng/m L.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olution in which the protein is under test from infiltrating into the semiconductor layer, we introduce the floating gate structure and transfer the test area of the device to the floating gat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device.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莉娜;富笑男;罗艳伟;王信春;;数字技术在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4期

2 鲁圣国,张良莹,姚熹;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前景[J];电子元件与材料;1997年05期

3 李莉;王宝辉;童茂松;;聚苯胺/复合钒钼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7年09期

4 郭树旭,范薇,宋宁华;双涂层纳米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J];光电对抗与无源干扰;1999年02期

5 ;纳米复合材料使薄膜电子元件取得进展[J];电子设计技术;2007年07期

6 郜文婕;李青山;;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复合材料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器件;2007年06期

7 张国强,石宗利,王彦平;可降解纳米复合生物材料制备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2003年01期

8 石智强,汪智权,牟立,李曹,刘孝波;丙烯酸树脂/钛酸钡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4年05期

9 应宗荣;刘海生;陈仁康;汤明明;朱绪飞;;聚合物/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电学特性研究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9期

10 李倩;王立永;;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研究及现状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红梅;杨洋;李元庆;郑斌;付绍云;;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葛岭梅;周安宁;李天良;曲建林;;矿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马永梅;;塑料/膨润土纳米复合材料市场应用[A];2003年中国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洁;徐晓楠;杨玲;;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赵海波;徐波;王俊胜;王玉忠;;主链含磷阻燃共聚酯/硫酸钡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A];2009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忠;;多级次多尺度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A];2010年第四届微纳米海峡两岸科技暨纳微米系统与加工制备中的力学问题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7 卢小泉;;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A];第六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会议摘要论文集[C];2010年

8 周安宁;杨伏生;曲建林;李天良;葛岭梅;;矿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9 上官文峰;;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光催化性能[A];纳微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2002年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林鸿福;;加速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产业化进程[A];浙江省科协学术研究报告——浙江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玉春;纳米复合材料能否风行?[N];中国石化报;2005年

2 李闻芝;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研讨会将开[N];中国化工报;2004年

3 李伟;汽车用上纳米复合材料部件[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渤海投资 周延;武汉塑料 突破60日均线压制[N];证券时报;2004年

5 唐伟家 吴汾 李茂彦;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市场[N];中国包装报;2008年

6 华凌;纳米复合材料提升自充电池性能[N];中国化工报;2014年

7 塑化;聚合物系纳米复合材料发展前景广阔[N];国际商报;2003年

8 唐伟家 吴汾 李茂彦;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包装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海霞;纳米复合材料将广泛应用到新能源领域[N];中国能源报;2009年

10 刘霞;高效存储氢的纳米复合材料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念武;锂硫二次电池用碳基含硫正极材料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夏雷;尼龙6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杜青青;高效荧光碳点合成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刘江涛;四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和电化学传感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5 李苏原;SnO_2/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郭改萍;环境友好大豆蛋白质材料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孙逊;新型介孔无机物/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卜小海;螺旋聚炔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红外辐射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王洪宾;LiFePO_4/C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杨慧;基于溶剂浇铸法和沉积法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D];上海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华玉;纳米复合材料和酶放大构建凝血酶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于丹;BaTiO_3基介电陶瓷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王超;PV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谭丽莎;功能化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b(Ⅱ)和Cr(Ⅵ)的选择性去除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杜青;锆基纳米复合材料深度净化水体中的微量重金属[D];燕山大学;2015年

6 王正奇;硫化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7 明洪涛;TiO_2/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赵元旭;多壁碳纳米管/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9 孙艺铭;金/碳纳米复合材料生物传感器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其表达蛋白ABCB1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10 陈亚;基于碳纳米复合材料及β-环糊精对手性小分子识别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61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861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8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