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环形谐振腔温度和磁场传感特性研究
本文选题:谐振腔 + 马赫曾德干涉仪 ; 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环形谐振腔由于其高集成度、高分辨率和易加工等优点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它可以用于实现光学滤波器、光开关、光学延迟器、光学传感器等多种光学器件。温度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是它的两个典型的应用。本文研究了光学环形谐振腔的温度和磁场传感特性,具体内容如下:第一,介绍了几种常见谐振腔的光学特性和传感应用的研究现状。其中包含波导环形谐振腔及其耦合马赫曾德干涉仪结构和不同种类的回音壁模式谐振腔。随后介绍了基于环形谐振腔的温度和磁场传感器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这个领域中需要进一步补充和改进的研究内容,作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以单环谐振腔及其耦合马赫曾德干涉仪结构为例,介绍了传输矩阵理论描述结构传输特性的方法。并对该结构的温度传感特性研究步骤进行介绍。同时,介绍了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光学和机械模式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并模拟了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光学和机械模式,给出评价模式优劣的指标。随后提出了简易的描述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磁场传感特性的理论,预测了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磁场灵敏度。为选取合适的实验参数,理论上对棱镜与谐振腔的耦合系统中光入射角度进行计算,确定了实验中光学元件的位置;同时介绍了Pound-Drever-Hall稳频理论,确定后续实验系统进行稳频时所需的调制频率。第三,对上下话路单环谐振腔耦合马赫曾德干涉仪结构进行研究。理论分析了上下话路单环谐振腔结构两输出端口的色散和透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这两个端口的正反常色散特性提高干涉仪灵敏度的方案。理论分析得到上下话路单环谐振腔耦合马赫曾德干涉仪结构的色散灵敏度,确定了在不同耦合区域内如何选取上下话路单环谐振腔结构参数才能获得最佳色散灵敏度。并在其中选取一组参数进行验证,得到与理论基本一致的实验结果。最后,计算了利用上下话路单环谐振腔耦合马赫曾德干涉仪结构进行温度传感时的传感精度,与传统马赫曾德干涉仪的传感结果进行比较,揭示了色散灵敏度的意义。第四,利用单环镶嵌谐振腔耦合马赫曾德干涉仪结构获得传感实验所需的非对称法诺谐振。理论计算了该结构在参考臂上引入不同的相位偏置时两个输出端口的透射谱线,选取两个端口能够产生光强变化相反的非对称法诺谐振的结构参数,进行温度传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了不同结构参数对温度传感特性的影响。第五,实验上研究了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光学和磁场传感特性。利用COMSOL数值模拟谐振腔机械模式频率来确定谐振腔在何种尺寸才能实现在千赫兹范围内较灵敏的磁场探测。利用腔衰荡法和扫频法分别测试了两个谐振腔的光学品质因数。搭建稳频系统,将激光器输出频率稳定在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处。随后,对所加工的谐振腔的磁场特性进行测试,获得千赫兹频率范围内的磁场传感精度。通过改变二氟化钙光学腔在磁致伸缩介质外的纵向位置和选取合适的磁致伸缩介质高度来优化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机械模式,确定了改进型谐振腔结构参数。随后在稳频系统中进行磁场传感实验测量改进型谐振腔的磁场探测精度和频率范围,获得了比未改进前谐振腔更宽的频率探测范围。这两个谐振腔在低频范围内均获得了比微腔更高的灵敏度,不必利用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就可以实现磁场的直接测量,降低了测量难度。对谐振腔的磁场特性测试为后续进行核磁共振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改进了已有的提高干涉仪相位灵敏度的方式,为干涉仪式传感器的应用提供更多选择。获得了低频范围内室温下工作的高灵敏度谐振腔磁场传感器,提升了谐振腔在光学传感方面的实用价值。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optical and mechanical modes of the resonant cavity with single ring resonator and its coupling Mach - Zehnder interferometer is presented .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菁圃,张德伟,牛忠霞,周东方;一种同轴谐振腔的温度特性研究[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姚志成;放大器和振荡器谐振腔的结构设计[J];现代雷达;1998年06期
3 郭俊平,李育德,刘静伦;矩形谐振腔的失调分析[J];激光与红外;2004年03期
4 杨明涛;董孝义;盛秋琴;崔国琪;;全光光纤谐振腔设计[J];红外与激光技术;1993年03期
5 庞拂飞;;一种新颖的复合环形谐振腔的理论分析[J];光通信研究;2008年02期
6 王又青,安承武,丘军林,陈清明;环形增益气体激光器中谐振腔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8年05期
7 全亚民;丁耀根;王树忠;;外加载谐振腔的理论计算与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5期
8 李宏棋;熊少华;程祖海;;高功率激光器抗失调谐振腔的实验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3年02期
9 杜志刚;贺学锋;;带谐振腔的微型压电风能采集器[J];传感技术学报;2012年06期
10 魏光辉;;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的设计方法[J];激光与红外;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谢兴娟;董玉和;黄传禄;;抑制同轴谐振腔高次极化模式方法的研究[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黄传禄;董玉和;谢兴娟;;漂移头尺寸对同轴谐振腔模式参数的影响[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温丹丹;赵建林;李东;姜亚军;;异面谐振腔中光轴扰动对陀螺性能的影响[A];2010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4 温丹丹;李东;赵建林;;异面激光谐振腔内光轴扰动特性分析[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何峰;王欢;褚庆昕;;调谐结构对介质谐振腔模式的影响[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6 洪玮;于兵;刘旭;肖金标;孙小菡;;环形谐振腔性能研究[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霞;微环谐振腔在硅基光子集成器件中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于长秋;光学环形谐振腔温度和磁场传感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钱江波;谐振腔介质微扰技术测量蒸汽湿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郭俊旺;辐射剂量在体测量电子顺磁共振谐振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5 许志广;猫眼谐振腔氦氖激光器及其位移传感器[D];清华大学;2006年
6 库进锋;基于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的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尉伟;微盘光谐振腔的制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魏青;大激励区激光器谐振腔模场控制与光束质量改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勇;用于光缓存的狭缝微环谐振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郭凯丽;硅基微环谐振腔的设计与制作[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曾志敏;微波强电磁场产生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雷龙海;光学微环谐振腔应力调制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5 张美凤;谐振腔微扰法测量蒸汽湿度的误差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宋媛;异面环形谐振腔损耗仪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勇;基于角锥棱镜谐振腔的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王志强;谐振腔微扰法在线测量透平油微水含量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9 张玉玲;基于微波灭菌的谐振腔设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吴昊;双环耦合谐振腔中的慢光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2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92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