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协同标识网络可靠路由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选题:智慧协同标识网络 + 路由算法 ; 参考:《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现有互联网具有“三重绑定”的特征,即服务的“资源和位置”绑定、网络的“控制和数据”绑定和IP双重语义的“身份与位置”绑定,导致了网络机制的静态和僵化,无法满足用户数量增多和服务规模扩大的网络需求,在网络资源利用率、负载均衡、可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智慧协同标识网络针对现有互联网的上述弊端,采用“三层”、“两域”的结构模型,将上述“三重绑定”进行分离,实现了对未来信息网络的“高效”、“海量”、“泛在”的控制和管理,有效降低网络能耗,提高网络性能。本文针对智慧协同标识网络的可靠路由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研究了多路径路由算法、超级节点路由策略、分布式路由管理机制和内容备份路由协议等路由关键技术。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智慧协同标识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多参数的多路径智慧路由算法。该路由算法在网络组件层制定了多参数的多路径路由协同协议,通过路由注册通告消息描述网络拓扑结构和路径参数,生成多路径路由表,对网络性能参数CPU占用率、往返时延(RTT)、带宽进行协同加权计算得到路径权重值,根据权重值进行流量分配。采用图论理论建立了网络流量模型,对该路由算法网络流量分配进行了分析,并在Mini-Net平台上对该路由算法进行了开发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由算法能够实现智慧协同标识网络数据的多路径传输功能,根据返时延RTT、带宽和CPU占用率网络性能参数动态分配流量,优化了网络配置,减小了智慧协同标识网络的往返时延,提高了网络吞吐量,实现了负载均衡。2.针对智慧协同标识网络节点具有对等功能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超级节点智慧路由策略。该路由策略是在智慧协同标识网络的网络组件层部署超级节点,利用超级节点收集从属节点的路由信息,计算出传输路径,形成从属节点的转发表,将转发表发送给从属节点,实现超级节点对从属节点的智慧控制和协同管理。利用泊松分布模型和概率模型分别对网络的负载均衡和网络开销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Mini-Net平台上对该路由策略进行了开发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由策略便于负载均衡,减少了网络冗余,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以及时延小、CPU占用率低等优点。3.针对智慧协同标识网络“三层”、“两域”的结构特点和资源适配层族群行为聚类,利用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分离思想,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路由管理机制。该路由管理机制在资源适配层中层次化的部署族群控制器,对网络路由策略进行层次化的管理,实现了整个网络路由和内容存储管理功能。采用分布式哈希算法实现了族群间分布式资源路由管理,利用图论的模型对分布式路由管理机制进行建模,并在Mini-Net平台上对该路由管理机制进行开发和实验,抓包验证了信令交互流程。结果表明,该路由管理机制采用路由策略优化了网络结构,降低了时延,提高了网络性能。4.针对智慧协同标识网络路由可靠性问题,研究了智慧协同标识网络路由器备份机制和链路备份机制。为实现组件层设备的协同备份,路由器备份机制采用Leach算法选举备份路由器,给出了路由器备份更新和启用备份路由器的方法,并采用了虚拟接口的方式以实现主路由器和备份路由器对网路透明。链路备份机制针对多路径链路进行协同备份,通过优先级判定主链路和备份链路,在路由表中进行标记,当主链路失效时采用备份链路进行路由。通过Mini-Net仿真实验,分别对两种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路由器备份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路由器失效带来的网络中断问题,具有切换速度快时延小等优势。采用链路备份机制可以在主链路失效时快速建立路由更新。
[Abstract]:The existing Interne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 triple binding " , namely , the binding of the " resource and location " of the service , the " control and data " binding of the network and the " identity and location " binding of the IP double semantics , which leads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network mechanism static and rigid , the network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 the load balance , the scalability , the mobility , the security and the like . A multi - parameter multi - path intelligent rout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 which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cooperative identification network . This paper presents a distributed rout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 which uses routing strategy to optimize the network structure , reduce the time delay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uter backup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network interruption problem caused by the router failure ,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fast switching speed and small delay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15.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会群,蒋亚军,孙晶,李正熙,高远;路由联盟建模与震荡检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年09期
2 曲荣欣;张春宏;高远;;基于安全配置准则的路由策略冲突级别的确定[J];计算机工程;2006年11期
3 徐昕;顾云丽;;自私路由及其解决方法[J];科技资讯;2008年29期
4 曹煦晖;;混合式P2P的路由搜索算法[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唐明董;张国清;杨景;张国强;;互联网可扩展路由[J];软件学报;2010年10期
6 杨锋;;路由策略与策略路由分析及实例一则[J];中国教育网络;2007年11期
7 陈弘,刘彦,高军,杨宇航;路由仲裁技术在交换网络中心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0年02期
8 赵玉震;骨干出口路由策略及节点增容方案探讨[J];电信建设;2003年06期
9 赵会群,孙晶,王国仁,高远;路由网络代数[J];计算机学报;2004年07期
10 段小荣,付爱英,鄢志辉;双网分流的路由策略[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会群;孙晶;高远;;一种基于路由网络代数的路由振荡检测算法[A];第十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严钢;周涛;傅忠谦;汪秉宏;;复杂网络上的有效路由(英文)[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李玉剑;杨涵新;汪秉宏;;信息处理延时情况下通讯网络中路由策略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4 郭成安;李建华;李明伟;;自适应分布式路由算法研究的新进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5 周万春;吴博;;一种优化的分层式移动IPv6路由策略的分析与研究[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孟涛;杜文建;侯志胜;;辽宁省联通169网网络扁平化的路由策略研究与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9年
7 张雪松;胡九川;郑崇友;钟章队;;基于可能性分布的资源质量路由[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晶晶;;煤炭企业网络多出口路由平台的规划与实施[A];煤矿安全、高效、洁净开采——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姚谛;胡慧俐;朱培栋;;基于加同态加密机制的互联网路由异常检测[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赵会群;孙晶;高远;;路由“活锁”检测方法[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云;全面控制Internet路由[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线速交换 安全路由[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3 ;智能路由控制改进BGP[N];网络世界;2002年
4 潇潇;会诊中山大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5 林海;IP地址需双管齐下加速申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6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陈华其;以太网直接接入CERNet[N];网络世界;2001年
7 王;面向电信级核心[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清华比威推出路由器新品[N];通信产业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志鹏;结构化P2P网络抖动的应对策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赵丹;基于逻辑集中控制的网络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赵阳明;数据中心网络中路由与资源分配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孙海峰;VANETs路由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于灏;复杂网络传输及资源限制下负载能力提升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6 王小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虚拟路由通信安全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陈良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及路由策略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苗笛;智慧协同标识网络可靠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郭华明;标识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侯美佳;互联网路由保护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志群;WSNs中基于网络资源利用效率的层次型路由算法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徐金卯;可重构网络中元能力组合及服务路由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王宇飞;3D NoC容错路由算法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长锋;基于能量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丽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地理位置路由算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张群;基于WirelessHART的低功耗可靠路由算法和调度[D];山东大学;2015年
7 张珊珊;面向紧急情况下DTN网络的移动模型和路由算法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邹剑芬;赣东北地区电力数据网的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覃广荣;基于节点位置偏好地点DTN路由算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刘斌;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路由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53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95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