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光场调制超表面器件的设计与表征

发布时间:2018-06-10 06:35

  本文选题:太赫兹 + 超表面 ; 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太赫兹波在电磁波谱中位于红外与微波之间,随着太赫兹波的产生以及探测技术的发展,太赫兹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太赫兹波具有单光子能量低、穿透性好、以及较高的谱分辨率等特征,太赫兹技术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安全检查、生物医学以及通信等领域。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致力于开发高功率的太赫兹源,以及高灵敏度的太赫兹探测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为了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发展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太赫兹系统。然而,在太赫兹波段仍然缺乏各种功能调制器件。现有的太赫兹波调制器效率低且体积庞大,如石英波片,聚乙烯透镜等器件。这一现状不仅影响太赫兹技术的发展,还会阻碍小型化太赫兹系统的研发进程。因此,开发体积小、质量轻的太赫兹功能器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超表面是一种由亚波长天线组成的人工结构,不仅可以有效减小传统光学系统的尺寸,还可以通过设计实现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超表面可以被用于调制电磁波的振幅和相位。超表面概念的提出为各种太赫兹调制器的设计提供了机遇。本论文提出了设计太赫兹光场调制超表面器件的普遍方法,并总结了组成超表面器件的C形金狭缝天线对散射波振幅和相位的调制规律。基于这一设计原理,设计了三种太赫兹光场调制超表面器件和一种可调谐超表面器件。具体工作概括如下:基于超表面设计了太赫兹涡旋相位板,产生了拓扑数分别为1、2、3的太赫兹涡旋光场。在实验中,利用太赫兹全息成像系统探测了产生的涡旋光场初始平面上的振幅和相位分布。在光路中加入高阻硅透镜将涡旋光束聚焦,通过Z扫描的方法研究了拓扑数为1的太赫兹涡旋光场的远场传播特性,包括光强和相位的演化。基于杨顾(YG)相位恢复算法设计了工作频率为0.8 THz的焦点间隔分别为2 mm和3 mm的四焦点、九焦点太赫兹超表面透镜。这些多焦点透镜的大小只有10×10 mm2,透镜的尺寸不随着焦点个数的增多而增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多焦点超表面透镜具有良好的聚焦与成像功能。对多焦点透镜色散特性的研究表明,设计的太赫兹四焦点透镜具有800 GHz的聚焦带宽,在0.8THz频率处可以达到33.92%的衍射效率。设计了三种不同参数的太赫兹自聚焦光束全息超表面。提出的全息超表面能够同时记录自聚焦光场初始平面上的振幅和相位分布。产生的环形艾里光场能够在自由空间传播的过程中突然聚焦,聚焦的位置与理论计算值相符。在太赫兹波段利用超表面产生自聚焦光束的方法还可以被扩展到其他波段,尤其是可见光波段。用超表面来代替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能够大大减小系统的复杂性,并能有效地避免SLM引入的零级斑,提高能量利用率。基于二氧化钒(VO2)的绝缘-金属相变特性,将太赫兹超表面透镜与VO2膜结合,设计了温控的太赫兹超表面透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透镜的温度能够控制聚焦的焦点强度。当样品温度低于337 K时,焦点强度达到最大值;当样品温度高于353 K时,焦点消失;当样品温度处于337-353 K之间时,焦点的强度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这种超薄的可调谐太赫兹透镜有望被用于智能太赫兹系统或温度传感器中。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 the terahertz wave modulator has been developed in order to mee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 The terahertz wave modulator has low efficiency and large volume , such as quartz wave plate and polyethylene lens . The focus disappears ; when the sample temperature is between 337 - 353 K , the intensity of the focus changes with the change in temperature . The ultra - thin tunable terahertz lens is expected to be used in an intelligent terahertz system or a temperature sensor .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441.4;TN7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5届超快现象与太赫兹波国际研讨会通知[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5期

2 李旭;;魔力太赫兹 神奇“先锋队”——访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波谱与成像实验室[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年04期

3 ;第六届超快现象与太赫兹波国际研讨会[J];科技导报;2012年14期

4 Bradley Ferguson,张希成;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研究回顾[J];物理;2003年05期

5 张蕾,徐新龙,汪力,李福利;太赫兹射线成像的进展概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周泽魁;张同军;张光新;;太赫兹波科学与技术[J];自动化仪表;2006年03期

7 李玉林;陈华;汪力;彭慰先;;太赫兹波的产生、传播和探测[J];现代物理知识;2006年03期

8 江世亮;邱德青;王禹;;太赫兹:又一场“前沿革命”——该技术“空白领域”渐成热门,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活[J];世界科学;2006年10期

9 戴建明;谢旭;张希成;;利用空气来探测脉冲太赫兹波[J];物理;2007年03期

10 王琳;陈鹤鸣;;太赫兹辐射源与波导耦合研究新进展[J];光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存林;牧凯军;;太赫兹波谱与成像[A];第八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敏;权润爱;阮双琛;梁华伟;苏红;;连续太赫兹波在产品分布检测中的应用[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戴厚梅;刘劲松;;空气中产生太赫兹波过程的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喜来;徐军;曹付允;朱桂芳;侯洵;;太赫兹波军事应用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张存林;赵国忠;;太赫兹波的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张存林;赵国忠;沈京玲;张岩;;太赫兹波谱与成像[A];第七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范文慧;;太赫兹波谱成像技术与应用[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国忠;梁卫华;张存林;杨国桢;;太赫兹波传播特性及成像研究[A];第七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郭澜涛;牧凯军;左剑;张振伟;张存林;;爆炸物的太赫兹超宽带光谱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10 孟增睿;张伟斌;;太赫兹光谱探测技术在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袁志勇;张岩:借太赫兹波“穿墙透视”[N];科技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江世亮 邱德青 实习生 王禹;太赫兹:又一场“前沿革命”[N];文汇报;2006年

3 记者 任海军;有设备会“透视”可“分辨”爆炸物[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常丽君;太赫兹脉冲可提高砷化镓电子密度[N];科技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缪琴;神奇“太赫兹”改变你生活[N];成都日报;2006年

6 常丽君;科学家开发出石墨烯太赫兹设备样机[N];科技日报;2012年

7 ;英“远程透视眼”能看穿衣服,但不看“隐私”[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实习记者 唐焘逸;反暴恐利器:国内首台太赫兹安检仪发布[N];中国航空报;2014年

9 刘霞;集成太赫兹收发器在美问世[N];科技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侯铁中;太赫兹研究的中国高度[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敬文;太赫兹光场调制超表面器件的设计与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王伟涛;新型太赫兹参量源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彪;太赫兹雷达成像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黄海漩;基于二元光学矢量理论的太赫兹亚波长功能器件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5 李辉;基于连续太赫兹波检测人体呼吸运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6 苟君;基于氧化钒辐射热计的室温太赫兹探测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赖伟恩;太赫兹时域光谱与新颖太赫兹薄膜器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陈琦;几种新型微波无源器件及太赫兹滤波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王蓉蓉;大气水凝物中THz波和红外波的辐射传输特性[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刘建军;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转基因物质检测上的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欣然;木材的太赫兹波光谱特性及参数提取算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唐关琦;大能量纳秒太赫兹参量源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进;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水蒸汽传输特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磊;亚波长金属微结构对太赫兹波偏振调制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吴三统;基于单片集成二极管技术的太赫兹倍频链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孙振龙;太赫兹快速成像系统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7 樊霖;太赫兹探测器读出电路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谢佳林;基于钽酸锂晶体的热释电太赫兹探测系统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孙琳琳;太赫兹波段基于HEMT人工微结构的制备与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丁杰;基于表面微结构的太赫兹吸收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02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002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b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