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采集与数据压缩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8 18:01

  本文关键词: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采集与数据压缩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大学》 2015年

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采集与数据压缩方法研究

黄庆卿  

【摘要】: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能有效弥补传统有线状态监测系统在一些应用中的局限性,扩展机械振动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范围,如实现对密封环境或机械旋转环境中关键零部件的机械振动状态监测。但由于机械振动监测中往往需要较高的采样频率,这对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同步采集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较高采样频率将导致采集振动信号数据量大,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信道带宽和存储能力十分有限,需要在采集节点上实现高效率的机械振动数据压缩方法。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作为分布式系统,因为其物理上的分散性,各个相互独立的采集节点只能通过维护本地时钟来控制采集时序,难以保证同步采集。并且,机械振动监测应用与其他低频采样应用相比,要求的同步采集精度相对更高,仅采用时钟同步的方法无法满足其需求,必须从底层的机械振动信号采样问题进行研究。机械振动信号采样频率高,短时间内将产生大量原始数据。而机械振动信号相邻数据间变化较大,难以压缩,一些基于时域统计或预测的数据压缩方法并不适合机械振动信号的压缩。同时,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计算资源受限,机械振动数据压缩方法不仅需要考虑数据压缩效率与信号完整性,还需兼顾计算复杂度。论文针对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采集空间抖动、时间抖动以及机械振动信号数据压缩等问题,深入研究了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采集与数据压缩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节点间存在同步采样触发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硬件跨层设计的同步采集空间抖动控制方法。利用网络信标中的帧起始定界符(Start of Frame Delimiter,SFD)作为关键同步信息,并对关键同步信息的传输进行了硬件跨层设计,避免同步命令在网络协议栈中层与层之间和采集节点模块与模块之间传输的随机延时。采用先采集再解析命令的机制,提高了单跳网络同步触发精度。在此基础上,研究路由节点变超帧结构避免信标冲突的方法,通过延迟误差补偿方法提高了多跳网络采集节点间的同步触发精度。2)针对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节点在连续采集过程中存在采样间隔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基于晶振频率偏移动态补偿的同步采集时间抖动抑制方法。采用基于双核心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节点,利用双核心分工协作机制,提高执行采集任务时系统的实时性,避免了因多任务抢占导致的采样间隔抖动问题。同时,利用Sink节点周期发送信标中的SFD信号,估计采集节点本地晶振频率偏移,在连续采集过程中通过晶振频率偏移动态补偿的方法,达到抑制时间抖动的目的。3)针对机械振动信号数据压缩的问题,提出基于子带能量自适应量化的机械振动数据压缩方法。考虑到采集节点有限的内存空间,对原始数据进行分块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利用DCT变换的能量聚集特性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研究子带能量自适应量化算法,根据各个子带的DCT系数能量分配量化位数,降低重构信号的失真程度。研究结合线性预测、零游程编码与Range编码技术的数据压缩编码算法,在采集节点上有效降低了数据总量。在子带能量自适应数据有损压缩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预测差值计算与编码,实现机械振动信号数据分块无损压缩方法。针对某些应用对数据传输时间的要求,提出数据单块分割无损压缩方法,在压缩处理的过程中同时上传压缩数据,降低数据压缩传输总时间。4)研发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数据同步采集等功能模块,通过实验与应用对监测系统性能进行检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同步采集与数据压缩方法的有效性。文章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113.1;TN929.5;TP212.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宝平;阮启东;裴勇;;无线传感器网络倍增超周期多信道MAC协议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2 肖琳;程利娟;王福豹;;一种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年01期

3 张小丽;陈雪峰;李兵;何正嘉;;机械重大装备寿命预测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1期

4 康冠林,王福豹,段渭军;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综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年10期

5 朱晓娟;陆阳;邱述威;官骏鸣;;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3年09期

6 朱铁军;林亚平;周四望;徐小龙;;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小波的自适应多模数据压缩算法[J];通信学报;2009年03期

7 汤宝平;贺超;曹小佳;;面向机械振动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0年04期

8 师超;仇洪冰;陈东华;李晓艳;;一种简单的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方案[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9 王举;房鼎益;陈晓江;邢天璋;张远;高宝建;;文物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裴勇;汤宝平;邓蕾;肖鑫;;基于信标时序补偿的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触发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成伟;黄文君;;无线传感器网络比对广播时间同步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12期

2 陶志勇;胡明;;基于等级层次结构的TPSN算法改进[J];传感技术学报;2012年05期

3 陈英;舒坚;刘琳岚;黄韬;;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与成簇算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01期

4 常春波;;低开销的星型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技术[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年04期

5 余明辉;周顺先;;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关键技术现状研究[J];电信科学;2011年08期

6 杨颖;刘军;;无线躯体传感器网络中低能耗的时间同步算法[J];电子技术;2011年06期

7 尤明懿;;基于相似性的剩余寿命预测:鲁棒性与不确定性研究[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1年06期

8 杨颖;刘军;;无线传感器网络典型时间同步技术分析[J];电子科技;2011年12期

9 李翎玮;;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时间同步优化算法[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陈冬连;罗晓曙;陈宏滨;廖志贤;王文延;;一种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压缩传输算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宇;方顺;郭平;;基于卫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研究[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明黔;王晓东;;一种基于时间同步的改进算法的动态身份认证应用[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3 金乐娜;刘立;罗维东;冯志鹏;;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监测诊断中的应用综述[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4 汪付强;曾鹏;于海斌;;基于FTSP的高精度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协议的设计与实现[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5 陈宏志;芦永明;宋亚京;江行舟;;冶金工业统计故障预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程礼;李宁;高君宇;屈柯;;刚度非线性转子动力学问题[A];第11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4)论文集(上册)[C];2014年

7 Fuqiang Wang;Xiaoming Wu;Yong Pang;Changbin Yu;Yifan Hu;Xiangzhi Liu;;A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ased on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张清东;尹忠俊;秦勤;吴迪平;李洪波;张晓峰;曹建国;闫晓强;刘国勇;杨海波;阳建宏;黎敏;;冶金机械及自动化分学科发展——冶金机械[A];2012—2013冶金工程技术学科发展报告[C];2014年

9 雷亚国;李乃鹏;林京;;基于粒子滤波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A];2014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本亮;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实时性及时钟同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姜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抄表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伟;无线传感器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郑绵彬;多场耦合作用下双层复合壳的损伤模型与可靠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海宁;基于稀疏编码的设备状态识别及其重型轧辊磨床监测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立;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汪祥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高能效路由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任学军;基于熵降变换的无线传感网感知数据无损压缩算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朱顺鹏;高温复杂结构的混合概率故障物理建模与疲劳寿命预测[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熊书明;可生存的传感网拓扑控制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兰涛;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雷鸣;无线传感网络与环境信息采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何更雷;无线移动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李桂青;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艾治雄;无线传感器网络低能耗时间同步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陈伊卿;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吕东;无线传感网不同拓扑结构的时间同步算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马兵;基于ARM&LINUX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刘治国;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警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薛亮;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慧;谢基龙;;重载列车E级钢钩舌疲劳裂纹扩展条件及寿命预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周强;杜毓青;熊华钢;;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建模研究[J];兵工学报;2008年09期

3 钟毓宁,王时任,陈继平;轧机轴承寿命的预测[J];轴承;1989年03期

4 陈立杰,谢里阳;某低压涡轮工作叶片高温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5 张德平;骆发前;林元华;戴荣东;关小旭;施太和;;钻柱疲劳寿命预测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6年03期

6 陈跃良,段成美,吕国志;飞机服役寿命预测技术进展及若干问题[J];飞机设计;2001年03期

7 张新聚;岳彦芳;;制造执行系统中刀具剩余磨损寿命预测的研究[J];工具技术;2007年05期

8 姜禹;胡爱群;;基于效能分析的网络可靠性评估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李建国;江龙平;叶新农;;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疲劳裂纹预测方法研究[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王凭慧,范本尧,傅惠民;卫星推力器可靠性评估和寿命预测[J];航空动力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英;基于智能技术的民航发动机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2 周津慧;重大设备状态检测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娜;某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和叶片的强度分析与寿命计算[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永刚;机械振动原因的分析[J];甘肃冶金;2001年01期

2 B.E.Douglas ,李敏;国际机械振动与冲击标准社会作用的变化(下)[J];中国设备工程;2002年02期

3 ;全国机械振动与冲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更名[J];电力设备;2008年03期

4 ;全国机械振动与冲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更名[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8年01期

5 王连诚;;浅谈机械振动的危害问题[J];冶金安全;1982年02期

6 沈小白,杨明学;人体承受机械振动的负荷率K的确定[J];上海机械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7 郑万泔,徐勤效,凌宏升,汪苏健;旋转机械振动状态监测及预测维修软件[J];燃气轮机技术;1993年01期

8 林鸿初;机械振动与冲击国内外标准化近况[J];宇航计测技术;1994年04期

9 白宝成;;有关机械振动的几个演示实验[J];物理通报;2011年12期

10 刘娇;郭生华;张菀麟;;机械振动学[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未平;刘征宇;张利;;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机械振动研究[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刘洋;周军;叶超群;;机械振动的成骨效应[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韩国明;黄润华;张刚;姜元锋;;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工作的国内外进展[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韩国明;黄润华;张刚;姜元锋;;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工作的国内外进展[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杨玲;马建国;;机械振动增加油井产量机理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王颖;;机械振动疗法对上背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殿武;和盟林;毛华伟;;机械振动与监测诊断[A];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第十二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王义;宁小锋;连项峰;原兵雁;;浅谈机械振动的控制与利用[A];2007年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福清;;建筑物密集区机械振动传播规律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何立荣;崔武;王宝玉;;探讨机械振动测试及专家诊断系统的新技术[A];2003大型发电机组振动和转子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霞;[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庆卿;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采集与数据压缩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杜金榜;基于语音编码的旋转机械振动数据压缩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曹冲锋;基于EMD的机械振动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昕恬;机械振动—激光熔覆Fe-Cr-Si合金界面结合特征及熔池温度场、应力场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陶喜德;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铁基合金涂层的凝固机理及其组织演变[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磊;机械振动协同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大鼠闭合性骨折愈合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范铮;旋转机械振动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5 魏井福;干摩擦对机械振动特性影响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谢丹;基于隐式性能指标的机械振动优化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潘秀红;机械振动对流体对流效应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8 董晓华;局部均值分解在旋转机械振动中的研究与应用[D];燕山大学;2012年

9 张磊峰;低载荷机械振动对抗骨质疏松的人体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于学伟;双通道机壳振动监控仪表的研究及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采集与数据压缩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9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19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c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