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的室内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Abstract]:In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LED (VLC) can realize indoor lighting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VLC technology is limited by the low-key bandwidth of the LED chip and the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nduced by the multipath effect,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improved schemes f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s based o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modulation are proposed. The OFDM modulation technology can not only achieve efficient spectrum efficiency, but also effectively resist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aused by indoor multipath effect. Thus, the stability of in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guaranteed. Part of the experiment is done in the Optical Communication Laboratory of Professor Zabih (Fary) Ghassemlooy of the University of Northumbria, England,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National Fund for study abroad.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1. A visible light O-OFDM system based on concatenated codes and frequency domain channel compensation is propos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O-OFDM system,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obtain a SNR gain of 3 dB at the same bit error rate (10-3), which ensures the robustness of the visible-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the indoor channel respons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aptive channel estimation scheme for (NLOS) of in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mean square error (MSE) and bit error rate (BER)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daptive channel estimation scheme has good performance in both high and low SNR range, especially in high SNR range. The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orthogonal matching tracking (OMP) can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received signal MSE over 10 dB, which provides a novel design scheme for indoor visible light channel estimation under NLOS link. A (PAPR) suppression scheme for O-OFDM system based on Gao Si fuzzy is propos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ideal ACO-OFDM, when the BER is 10 ~ (-4), the PAPR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the OMP recovery algorithm, and only 2 dB extra SNR penalty is needed. The reconstruction error of the signal is less than 0.1. For the DCO-OFDM signal, compared with the ideal DCO-OFDM, the penalty is less than 0.1 dB when the BER is 10-4, which provides a new solution to the PAPR suppression problem of OFDM system. A O-OFDM hybrid modulation scheme based on PWM is proposed.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hybrid modulation scheme has lower ACO-OFDM, higher brightness level, lower bit error rate and stronger ability to resist LED nonlinearity than the traditional ACO-OFDM system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OFDM-PWM hybrid modulation algorithm are proved.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钧桂;面向未来 迎接挑战──为建所30周年《光通信技术》专刊致辞[J];光通信技术;2001年03期
2 ;日本开发最新光通信技术系统[J];科技广场;2002年06期
3 ;第二\G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暨展览会[J];通信世界;2003年31期
4 郭中华;2003年光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展望[J];通讯世界;2003年01期
5 ;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召开[J];电力系统通信;2003年10期
6 日通;长距离光通信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3年12期
7 Larry DesJardin;不断演进的光通信技术[J];电子设计应用;2004年02期
8 W.TX;世界最快光通信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4年06期
9 ;第三届光通信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J];通信世界;2004年25期
10 ;第三届光通信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J];通信世界;2004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都明;尧长青;冯涛;;浅谈40G光通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明宇;阎春生;胡海洋;;光通信实习教学改革建议[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阿平;高少锐;何赛灵;;光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探讨[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毛谦;;光通信技术和网络的现状及其发展[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韦乐平;;40G光通信技术与下一代干线光纤的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有线通信技术交流会资料汇集[C];2003年
6 李番;邬双阳;张文平;;星地光通信地面接收技术研究[A];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蒋丽娟;朱道伟;;无纤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8 韦乐平;;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9 谢征;吴国锋;;移动大气光通信新慨念[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郑大永;乐彤惠;;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新洲;日本利用航标灯实施可见光通信[N];中国船舶报;2008年
2 安吉;贝尔实验室最新成果助力未来光通信发展[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姚传富;光通信技术依然朝霞满天[N];人民邮电;2013年
4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广东率先成立联盟 攻关可见光通信技术[N];广东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可见光通信技术可减少人体电磁损害[N];广东科技报;2014年
6 陈汉林;烽火通信与四川省电力公司举行光通信技术交流会[N];西南电力报;2000年
7 记者 于尚民;金融风暴点燃光通信?[N];通信产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范毅波;日立携手北邮 研发光通信技术[N];网络世界;2005年
9 刘霞;可见光通信技术有望取代无线保真技术[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杞人;广东加快推进可见光通信技术产业化[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建锋;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李杨;自由空间保密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栾新源;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4 张天;基于OFDM的室内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俞建杰;卫星光通信光学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薛正燕;卫星光通信捕获跟踪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7 丁举鹏;可见光通信室内信道建模及性能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何胜阳;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罗彤;星间光通信ATP中捕获,跟踪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好;面向射频和可见光通信的三维空间键控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陈明方;基于可见光通信的车辆身份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徐殿维;基于白光LED的双向无线光通信及纠错方法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张坤;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秦小翔;基于LED灯的光通信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6 方勋;水下高速LED光通信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樊立鹏;基于可见光的ARM平台网络接入系统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吴波;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江运力;室内可见光通信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张俊;可见光通信OFDM系统非线性失真抑制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96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19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