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行动的动因、过程与影响

发布时间:2017-01-01 21:16

  本文关键词:中国网络行动的动因、过程与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5年

中国网络行动的动因、过程与影响

丁方舟  

【摘要】:本研究旨在对2003年至2014年间中国网络行动的动因、过程与影响进行解释与阐释,并着重探讨社会化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将社会化媒体视作行动者展开符号化权力关系博弈的场域,将网络行动视作这一场域中的实践,本研究采用历时性变迁的视角,综合运用历史分析、内容分析、话语分析与框架分析的方法,探讨2003年至2014年间中国网络行动中作用的多维动因以及这些动因的历时性变迁何以影响到网络行动的政治机会、动员结构与话语机会:分析多元行动者在网络行动过程中何以通过框架建构、话语实践及意义争夺展开符号化的权力关系博弈;揭示十余年间中国网络行动带来的政治、社会心理与文化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意在阐明新媒体传播与社会变迁之间互为形塑的关系。研究发现,转型期的社会变迁是中国网络行动产生的前置结构动因,而作用于网络行动动员过程的主要动因有:(一)中国互联网政策的演变和社会化媒体场域规则变迁带来的政治机会增加;(二)线上社会网络形塑的动员结构;(三)行动者通过策略性运用利益诉求、历史文化、情感元素等符号资源创造的话语机会。因此,社会化媒体并非导致网络行动产生的决定性自变量,而是网络行动展开的行动场域,是上述动因与网络行动之间的中介变量。社会化媒体场域的规则与结构不仅制约着网络行动产生的政治机会,影响着行动动员与扩散的线上社会网络基础,更为多元行动者提供了丰富的符号资源与话语机会。网络行动的过程是多元行动者围绕符号资本与符号权力展开互动与博弈的过程。本研究从中区分出四类主要的行动者角色:倡导者、参与者、积极旁观者与反行动者,分析了他们在行动过程中何以利用框架建构、话语实践与意义争夺来塑造行动的合法性基础,及其惯常使用的行动剧目何以随着社会化媒体平台的更替而变迁。在网络行动的影响方面,本研究发现,十余年的中国网络行动并未促使多元行动者对于中国的过去、现状与未来达成共识,反而催生了行动者之间意见极化与政治犬儒主义的倾向,激化了中国转型社会的负面社会情绪,并加剧了传统性价值观与现代性价值观之间的张力。与此同时,社会化媒体场域已然成为多元行动者自我呈现的公共舞台,因而网络行动也体现出更多的表演性,即行动者对文化符码与情感元素的运用并不一定出自本真性目的,而是有可能出自争夺优势性符号权力的策略性目的,但表演性行动成功的关键仍然在于其他行动者是否相信其本真性。在理论贡献方面,通过将社会化媒体视作网络行动展开的行动场域,将网络行动视作这一场域中的实践,本研究从“场域—实践”的角度阐释了社会化媒体与网络行动之间互为形塑的关系。由此,本研究超越了现有研究的技术决定论视角,转而采纳社会塑造论的视角,将网络行动当作更广阔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实践来加以考察,从而在社会行动的分析框架中解释并阐释了中国网络行动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发展的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再者,本研究探讨了基于社会化媒体场域的网络行动与传统社会运动的不同,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基于中国情境的经验数据与理论启示。最后,本研究以网络行动作为切入点,历史性地透视了转型期中国社会权力关系的变迁,探讨了新媒体传播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新媒体传播研究提供了更多新的理论视野。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0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祖兴;董志强;;感知的不公平如何影响群体事件参与——基于CGSS数据的经验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2 徐桂权;任孟山;;时评作为一种利益表达方式:传播社会学的考察[J];开放时代;2010年02期

3 周葆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J];开放时代;2011年05期

4 黄荣贵;骆天珏;桂勇;;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一项基于上网活动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13年01期

5 黄荣贵;;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J];社会;2010年02期

6 黄冬娅;;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关于社会抗争中国家角色的研究评述[J];社会学研究;2011年02期

7 陈云松;;互联网使用是否扩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基于CGSS2006的工具变量分析[J];社会;2013年05期

8 李秀玫;黄荣贵;桂勇;;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与个人集体行动倾向——基于CGSS2006数据的分析[J];社会学评论;2014年03期

9 杨思佳;;互联网使用对网民政治认知和政治犬儒主义的长期影响:一个基于规范性分析的实证模型[J];新闻春秋;2013年02期

10 钟智锦;曾繁旭;;十年来网络事件的趋势研究:诱因、表现与结局[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燕;《聊斋》公案狱讼小说与蒲松龄的民间关怀(续)[J];蒲松龄研究;2005年01期

2 顾元;体制与道德的背反——中国传统司法的背景及困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孙显元;;宽容释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赵永伟;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互动——入世背景下中国法治道路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高旭;;法、儒之间的政治抉择——李斯政治思想新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张光闪;;论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和农业发展——以四川省东兴区农民为调查对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7 董家魁;徽商衰落原因新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潘丽霞;汉代官商的形成[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9 王桂清;从“三言”“二拍”中商人入仕途径看商人的官本位意识情结[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10 魏光奇;;清代州县的“主奴集团”统治——透视“秦制”的根本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军;;国家繁荣的标志:多元化下的价值统一——转型时期政府塑造社会认同感的职能研究[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2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曾明;;转移支付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公共选择的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红岩;;弘扬西柏坡精神 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5 赵伟;;悲喜交加的微博舆论场——一种综述的视角[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付龙;;公共生活变奏的价值样态视域解读[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朱富强;;自由主义的复杂性演化及其普适性理解——兼论新自由主义的内涵考辨及其反思[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8 潘祥辉;;社会主义科层体制下的“传播失灵”现象考察——一种组织社会学的视角[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9 徐煜;;新浪微博中的在线关系网络与社会资本获得:以国内新闻传播学学者的微博使用为例[A];2013年“两岸三地五院研究生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邓宏图;;历史上的“官商”:一个经济学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3期(总第7期)[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8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俊;民主行政视角下提升公民参与政府决策质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博;循吏与两汉社会[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祎臣;当代中国社会组织自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海丰;儒家行政伦理思想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现代借鉴[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庞雪晨;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晶晶;清官文化的儒学渊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江淋淋;社会转型中公共政策信用构建的行政逻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瑞;信访制度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任建英;清末官制改革的宪政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圣方;;国内网络群体性事件理论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张雷;刘曙光;;论网络政治动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黄卫平;陈家喜;;城市运动中的地方政府与社会——基于N区业主维权案例的分析[J];东南学术;2008年06期

4 夏临;;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研究现状综述[J];东南传播;2010年07期

5 马宝雨;张秀丽;;当前中国社会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周巍;申永丰;;论互联网对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影响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7 游传耀;;互联网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J];发展研究;2008年09期

8 周桂琴;;群体性事件人员构成与心理特征分析[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李怀;;单位空间环境与职工集体维权行动的建构[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10 张书维;王二平;周洁;;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正模 李晓梅;[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祥伟;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D];东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安;;不要对社会化媒体危机望而却步[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1年03期

2 吴剑敏;;社会化媒体在政府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3 赵苑君;;社会化媒体的品牌营销[J];信息通信;2011年03期

4 肖瑞;;浅谈社会化媒体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30期

5 付玉辉;;社会化媒体:未来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J];互联网天地;2011年09期

6 邓煜;唐大麟;于梦;;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之道[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11期

7 ;探寻社会化媒体的价值[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年01期

8 王莉莉;;社会化媒体:广告主的双刃剑[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年01期

9 陈东;;社会化媒体孵化“微博营销公司”?[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年01期

10 杨光;黄玉荣;;社会化媒体对教育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岚;;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新媒体内容传播[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3年学术年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广电篇)[C];2013年

2 吕天鹤;;论社会化媒体对科层制的冲击——以微博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3 李艳丽;;社会化媒体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4 华迎;王永贵;李兵;;社会化媒体中用户创造内容(UGC)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刘涛;杨有庆;;社会化媒体与都市空间的社会化表征[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6 信莉丽;庄严;;美联社微博新闻本土化研究[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海波 编译;[N];中国民航报;2011年

2 杨吉;[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杨吉;[N];中华读书报;2013年

4 杨吉 法学博士 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秘书长;[N];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周婷;[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祝华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延生;[N];中国企业报;2011年

8 记者 李思;[N];上海金融报;2011年

9 任沁沁 胡雅婷;[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10 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王兴全;[N];文汇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宇翔;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成内容的动因与激励设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丁方舟;中国网络行动的动因、过程与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3 姚远;面向社会化媒体的用户生成内容推荐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瞿旭晟;互联网平台上的知识生产[D];复旦大学;2010年

5 阴红志;社会化媒体中若干时空相关的推荐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14年

6 田野;基于社会化媒体的话题检测与传播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李春山;面向社会化媒体内容的若干聚类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杨铭;社会化媒体的环境扫描与情报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段松青;面向社会化媒体的用户特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孙韬;社会化媒体中提升用户参与度的关键因素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华;社会化媒体的植入式广告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游恒振;社会化媒体的演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许海涛;社会化媒体对我国实体政治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宋笛;社会化媒体的信息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朱红燕;试论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之道[D];苏州大学;2013年

6 郭磊;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中小企业营销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高灵溪;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许璇;移动社会化媒体使用对用户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卢国祥;霍耐特“承认理论”视域下的社会化媒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10 于涛;基于社会化媒体的企业内容传播策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网络行动的动因、过程与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1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31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e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