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集成前端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射频集成前端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射频集成前端在无线通信、军用雷达、能源探测,生物医疗,安全防护,空间遥感以及天文观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微波低频段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前端电路进而转为到更高的毫米波,亚毫米频段发展,相关的射频系统不断涌现。毫米波,亚毫米频段的射频系统具有更宽的带宽资源,更高的分辨率,更小的体积,凭借其资源带宽上的优势使得世界各国竞相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亚毫米波由于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宽带的频谱资源,使得其在高速无线通信,雷达等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亚毫米波射频集成前端是实现亚毫米波信号收发的基础硬件电路平台,其电路的实现涉及微波,毫米波以及亚毫米波多个频段的频率变换和能量转换,是一门综合性的集成技术,对亚毫米波技术的应用推广具有基础决定性作用。本论文针对这一应用需求,围绕着亚毫米波射频集成前端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亚毫米波HEMT器件模型与电路,毫米波功率合成/功分及毫米波倍频源展开研究,为后续亚毫米波前端收发系统的整体电路集成提供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HEMT器件工作原理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拓扑,并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模型各参数的提取方法。针对在亚毫米波频段直接建立HEMT器件模型所面临的测试S参数误差大、重复性差的缺点,本文采用外推法建模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增加晶体管的截止频率与最大振荡频率做为新的约束参量,以提高外推建模的精确性,并采用两组HEMT器件的测试S参数对外推建模方法进行了验证。2.以矩形波导与平面传输线之间的转换电路为出发点,研究宽工作频带、多合成路数的毫米波功率合成网络。提出了波导-带状线、波导-悬置带线、波导-接地共面波导,波导-基片集成波导四种宽带转换电路,并将波导-接地共面波导转换电路应用于两路波导功率合成。另外,所提出的基于波导-基片集成波导转换电路的四路波导功率合成网络具有工作频带宽,损耗低,结构紧凑,散热好的优点,可以用于毫米波多路功率合成放大电路中。3.实现了多种性能优异的波导功率分配器。针对传统波导功率分配器存在工作带宽窄、隔离度差的缺点,本文提出将具有高隔离度、宽频带优点的平面功分器与金属矩形波导结构相结合实现高隔离度,宽频带毫米波波导功分器。相对于传统E面波导功分器单一异相输出的特点,本文提出的E面波导功分器能够分别实现同相和异相输出,这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灵活度。同时,该同相/异相波导功分器都具有宽工作带宽,高隔离度以及良好的端口输入输出匹配特性。4.实现了低相位噪声毫米波倍频源。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IW)双模滤波器的振荡器,滤波器作为振荡器反馈环路的选频单元,调节双模滤波器两个模式(TE102和TE201)的谐振频率使滤波器的通道边缘形成高群时延峰,基于此高群时延峰设计的振荡器,其相位噪声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另外,采用背靠背双工器结构设计双频振荡器,由于背靠背双工器形成的两个子通道相互隔离,能够抑制两个输出信号频率之间的非线性交调。采用功率合成技术提高毫米波三倍频器的输出功率。在这基础之上,将低相位噪声振荡器与三倍频器集成作为倍频源输出高质量毫米波信号,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试结果显示该毫米波倍频源在相位噪声性能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关键词】:HEMT器件 功率合成网络 波导功率分配器 倍频源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73;TN62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26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13-23
- 1.1.1 亚毫米波HEMT器件13-14
- 1.1.2 功率合成技术14-19
- 1.1.3 波导功率分配器19-20
- 1.1.4 倍频源20-23
-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23-24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24-26
- 第二章 亚毫米波HEMT器件26-43
- 2.1 引言26-27
- 2.2 HEMT器件的原理27-30
- 2.2.1 InP基HEMT器件结构27-29
- 2.2.2 HEMT器件特性29-30
- 2.3 HEMT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与电路30-42
- 2.3.1 去嵌入技术30-33
- 2.3.2 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参数提取33-37
- 2.3.3 外推法小信号电路模型37-42
- 2.4 本章小节42-43
- 第三章 功率合成宽带传输网络43-83
- 3.1 引言43-49
- 3.2 功率合成基本理论49-54
- 3.3 波导与平面传输线转换电路54-75
- 3.3.1 波导-带状线转换电路单元55-59
- 3.3.2 波导-悬置带线转换电路单元59-61
- 3.3.3 波导-接地共面波导转换电路单元61-65
- 3.3.4 波导-基片集成波导转换电路单元65-75
- 3.3.4.1 WG-SIW垂直型67-69
- 3.3.4.2 WG-SIW直线型69-75
- 3.4 毫米波多路功率合成75-82
- 3.4.1 基于WG-GCPW转换两路功率合成76-78
- 3.4.2 基于直线型WG-SIW转换四路功率合成78-82
- 3.5 本章小节82-83
- 第四章 宽带波导功率分配器83-105
- 4.1 引言83-86
- 4.2 毫米波波导功分86-100
- 4.2.1 基于WG-SIW/HMSIW转换波导功分器88-97
- 4.2.2 基于WG-SIW转换波导功分器97-100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100-104
- 4.4 本章小节104-105
- 第五章 基于功率合成毫米波倍频源105-151
- 5.1 引言105-109
- 5.2 微波振荡器109-136
- 5.2.1 微波振荡器设计基本原理109-116
- 5.2.1.1 反馈式振荡器109-112
- 5.2.1.2 单端口负阻振荡器112-113
- 5.2.1.3 二端口负阻振荡器113-114
- 5.2.1.4 低相位噪声振荡器设计方法114-116
- 5.2.2 基于SIW双模滤波器的反馈式振荡器116-125
- 5.2.2.1 方案提出116-117
- 5.2.2.2 SIW双模滤波器117-121
- 5.2.2.3 整体电路仿真设计121-123
- 5.2.2.4 测试结果与分析123-125
- 5.2.3 基于背靠背双工器结构的双频振荡器125-136
- 5.2.3.1 方案提出125-126
- 5.2.3.2 CSRR-loaded SIW双工器126-129
- 5.2.3.3 整体电路仿真设计129-133
- 5.2.3.4 测试结果与分析133-136
- 5.3 基于功率合成的毫米波三倍频器136-149
- 5.3.1 倍频器基本理论136-139
- 5.3.1.1 非线性电阻倍频理论136-138
- 5.3.1.2 基于肖特基二极管三倍频理论138-139
- 5.3.2 方案提出139-142
- 5.3.3 功分滤波等电路单元142-145
- 5.3.4 三倍频仿真与测试145-149
- 5.4 毫米波倍频源实验与结果分析149-150
- 5.5 本章小结150-15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151-153
- 致谢153-154
- 参考文献154-170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70-1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宽带电阻性功分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0年06期
2 刘涓,吕善伟;一种实现宽频带功分器的新方法[J];电子学报;2004年09期
3 赵怀成;赵建中;吴文;;加载感性金属柱的毫米波T形波导功分器的设计[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6年02期
4 周自刚;廖旭;任学藻;胡小俊;段旭梅;;离子交换玻璃波导1×4光功分器的研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王群杰;金谋平;张立新;王小陆;;一种米波功分器的小型化设计[J];火控雷达技术;2007年01期
6 安建;王光明;张晨新;张鹏;;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小型化功分器的设计[J];微波学报;2008年06期
7 饶睿楠;高永强;;宽带功分器的设计与仿真[J];火控雷达技术;2008年04期
8 焦永昌;廖小平;;微波功分器的模拟与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3期
9 赵晨星;;奇等分微带功分器的仿真设计[J];电讯技术;2008年07期
10 朱德才;王自成;蒿正伟;朱明;;一种新型毫米波宽带三路等分功分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山鹰;李锡华;李霞;周强;江晓清;王明华;;1×N级联Y分叉光功分器的新型设计[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林翠;;滤波功分器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届电子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冯文文;李磊;;宽带一分三功分器的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4 赵晨星;;奇等分微带功分器的仿真设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杨秀丽;傅积荣;董言宁;董鸣;葛建民;李铭祥;韩建国;;带移相功能的微波功分器的研究[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唐先发;;宽频微带三等分功分器的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7 毛小丹;王明华;郝寅雷;;玻璃基光功分器的更小化设计研究[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吴继国;;一种新的宽带功分器的实验研究[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中)[C];1987年
9 苏雁;;多层功分器微带板中的埋电阻工艺[A];2008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伍举;李恩;郭高凤;;镶嵌E字形慢波线的小型化微带线功分器[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山东 宋应臻;也谈改制卫视功分器[N];电子报;2003年
2 江苏 柏伟萍;最简单实用的功分器[N];电子报;2004年
3 江西 徐华荣;用有源功分器增强卫星电视信号接收效果[N];电子报;2001年
4 甘肃 杨印霖;什么是分配器和分支器[N];电子报;2001年
5 吉林 胡志强 李洪超;自制副卫星功分器电源控制器[N];电子报;2006年
6 浙江 温怀疆;电视发射天线故障维修两例[N];电子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凯;煤矿井下高性能微波功率分配器与圆极化微带天线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卑璐璐;矿井无线通信系统中多性能微波功率分配器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董俊;射频集成前端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贺庆;小型化双频微波无源器件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陆云龙;射频无源器件设计:新型耦合机制、谐振器(传输线)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6 陈会;基于耦合传输线结构的新型微波器件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小丹;基于玻璃基离子交换的光功分器的研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朱亮;基于左手材料的功分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诸葛春林;具有带通响应的新型功分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凯旭;射频功分器与滤波器的融合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顾超;微波高集成度小型化功率分配/合成网络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郑学政;K波段介质振荡器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陈福龙;微波毫米波基片集成波导功分器实现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任雪;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小型化功分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莫玉霞;多通带平面多路功分器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顾明敏;P波段单脉冲阵列天线馈电网络分析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射频集成前端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8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