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迷群的价值认同与传媒影响力建构

发布时间:2017-04-14 09:01

  本文关键词:电视迷群的价值认同与传媒影响力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长期以来传统媒体所建构的单向、线性的传播格局。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微博及微信等新型媒体呈现出互动性、大容量、及时性和碎片化的传播优势,不但对传统广播电视固有的优势形成冲击,而更为关键的是其引发了受众对媒体信息接收与消费方式的质变,进而掀起“参与性文化”的新浪潮。“参与性文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向是:粉丝群体即媒介迷群规模和品质的拓展与提升。 在媒介迷群的积极参与下,大众文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其中,作为大众文化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的电视媒体,其传播态势也因此发生质性变化。较为显著的则是电视媒体与电视迷群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和微妙。此种语境中,电视媒体如何提升自身传播影响力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以探究电视迷群的价值认同与电视媒体提升媒介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考察二者之间内在的相关性。价值认同是电视迷群在集结与发展过程中起到深度聚合力作用的因素。多种方式的认同,潜移默化在电视迷群对电视文本的深度解读与创意性消费行为中,并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介提供的交流平台,电视迷群更为方便有效地展开对电视文本的创意性借用,从而产生富有迷群个性的“书写”,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文本,形成电视迷群文化。本研究基于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迷群价值认同的分析,进而从电视媒介角度观察迷群价值认同及传媒的重构,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论文阐述的逻辑顺序即从电视迷群现象入手,依照迷群特征、类型、价值认同及其对传媒影响力重构策略的提出思路展开: 一、电视迷群的群体特征主要论述迷群受众身份的嬗变,从盗猎者到展演者:迷群的“参与性”;从共谋者到生产者:迷群的“建构性”:从失衡到守衡:迷群的“风险性”。电视迷群由电视受众群体中媒介使用行为较为主动的使用者中发展而来。从普通的电视节目观看者到积极的追随者,再到属于某一迷群的成员,迷们将自己的个性特征与其他有着同样爱好的成员逐渐进行融合,在讨论交流中建构起某一电视节目迷群的总体特征。迷群的特征既有电视迷群所共有的元素,同时也呈现出其富有鲜明个性的只属于本群体的特点。 电视迷群群体特征的形成与社会语境及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传播学者对于媒介粉丝的研究也是结合上述两个主要因素进行的。 伴随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类型及传播方式都深刻影响着媒介迷群的使用行为。尤其是国际互联网呈几何态势的增长,催生了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迷群在媒介使用行为上的质性变化。从盗猎性质的“偷袭”获取“材料”以备加工,到进入媒介创造的生产环节中,迷群媒介使用者的地位得以提高。借助互联网的便捷、非线性以及讨论容量大等优势,迷们迅速在此平台集结,通过发帖、跟帖、讨论等方式创造属于迷群的文化文本,最终建构起特殊的社区文化。粉丝通过与同好交流与分享追星、追剧以及追节目的心情,形成了一种亚文化群体,成为社会多元化的展现。迷群的发展如同事物的成长,从失衡的冒险到平衡的理智,表现出其个体生长的生动轨迹。 二、电视迷群的群体类型主要关注美剧、韩剧、国产剧以及电视综艺节目迷群的特点,“精英”的身份认同:美剧迷群;文化的地缘交集:韩剧迷群;邂逅的惊喜感觉:国产剧迷群;草根的展演:电视综艺迷群。由于迷个体的成长环境、社会阅历、社交圈层、教育背景、性格、年龄等因素的差异,在对电视文本的消费过程中,逐渐对某一类型产生浓厚的兴趣,分散的众多个体,通过各种方式阐述其对所消费文本的不同解读,基于此种消费行为,各种类型的电视媒介迷群应运而生。美剧迷群观看美剧的原因呈现出多样性,增强英语语言能力、知晓英美文化、感受剧集制作的精良等是其追剧的几大主要动因。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微信、微博的出现,更加成为个体迷借以聚集的有效平台,各种电视迷群也借以拓展其组织的规模。 三、电视迷群的价值认同主要论述迷群价值认同的社会语境、媒介语境及其价值认同中对媒介品牌的依赖性。 如今,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的多样以及传播内容的丰富,成为电视迷群进行价值认同的现实背景。在此背景下,大众文化借助社会层级分化与传播媒介传播力的提升已然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而大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是传播媒介与其庞大数量的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大众文化产品呈现多样性,其中不仅包含主流价值元素,还给草根层受众提供了价值诉求的途径和空间。电视媒介迷群成员中,富含了多个社会层面的受众,因此他们的价值诉求也相应地呈现出多元化特点。电视媒介对文化有着引导作用,电视文化对电视迷群具有建构作用。媒体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与周围世界的沟通方式。在文化的建构过程中也建构着迷群的价值体系,最终促进其价值认同。 在电视媒介中,各种文本不论是电视剧剧集还是综艺娱乐节目,都在其中渗透了其认同的价值元素,这些价值元素,经由多种方式送达迷群时,迷群成员则会根据自身所处社会及个体语境进行多样的解读。因此,最终迷群价值认同不一定与电视媒介文本推送的完全一致,体现出迷群对电视文本使用的主动意味。 四、基于迷群思维的电视传媒影响力重构主要包括:粉丝的依赖性强化:传媒的服务性强化;平台思维的影响力建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电视媒体的发展形成了两种态势的影响,其一为,许多学者认为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形成巨大威胁,甚至是具有生存层面上的影响;其二,对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发展或者是借力重生的机遇。对于第一种观点,正如广播电视媒体的兴起之于更为传统的纸质媒体一样,一种媒体的发展必定是基于对之前媒介优势借鉴的基础上而逐步提升得以发展,因此电视媒体的诞生是扬弃的产物,具有符合时代语境的媒介生命力。而对于第二种观点,应更为客观更为乐观地看待新媒体已经大面积普及,正在改变着受众信息消费习惯的现状。基于此,探究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借助其传播优势拓展和提升自身传播力关系到电视媒体的生存和发展。 新媒体语境下,受众以多元方式接触文本,其消费行为对电视媒介文本的生产至关重要,因此关注受众尤其是具有积极消费意义的“粉丝”的需求,则成为电视媒体提升影响力的重要策略。此问题的实质即为如何增强粉丝对于电视媒体的依赖性。粉丝对于电视媒体的依赖性可以从对一个频道的关注,也可以是对某个栏目的青睐甚至是对某个栏目主持人或是推介明星投入情感,将其作为自己“追”的对象,最终成为电视媒介的粉丝。在新媒体平台上,对于电视频道及栏目,展示粉丝互动文本内容成本极低但对于粉丝而言则有着极高的展示和认可的满足感。在如此不断地信息循环往复的表达过程中,粉丝与电视媒体之间的关系不断得以强化。 总之,在我国社会语境下,不论从社会功能还是从经济功能看,电视媒介依然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有其存在的价值。密切关注新媒体对电视迷群的电视文本使用行为带来的变化,以及最终所导致的其价值认同行为及内涵的拓展,则是电视媒体提升影响力不可忽视的要点。将迷群价值认同作为电视媒介文本编创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参照,把互联网思维嵌入传播理念,以“服务”的心态,满足“用户”的文本使用和消费需求,成为电视媒体人传播行为中颇为行之有效的“营销方略”。
【关键词】:电视迷群 价值认同 传媒影响力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20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5
  • 1 绪论15-32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5-16
  • 1.2 研究文献16-29
  • 1.3 研究方法29-30
  • 1.4 创新点与难点30-32
  • 2 电视迷群的群体特征32-53
  • 2.1 从盗猎者到展演者:迷群的“参与性”32-40
  • 2.2 从共谋者到生产者:迷群的“建构性”40-46
  • 2.3 从失衡到守衡:迷群的“风险性”46-53
  • 3 电视迷群的群体类型53-79
  • 3.1 “精英”的身份认同:美剧迷群53-57
  • 3.2 文化的地缘交集:韩剧迷群57-64
  • 3.3 邂逅的惊喜感觉:国产剧迷群64-73
  • 3.4 草根的展演:电视综艺迷群73-79
  • 4 电视迷群的价值认同79-114
  • 4.1 迷群价值认同的社会语境80-92
  • 4.2 迷群价值认同的媒介语境92-101
  • 4.3 迷群价值认同的品牌依赖101-109
  • 4.4 电视迷群与传媒影响力间的关系109-114
  • 5 基于粉丝思维的电视传媒影响力重构114-141
  • 5.1 粉丝的依赖性强化116-123
  • 5.2 传媒的服务性强化123-132
  • 5.3 平台思维的影响力建构132-141
  • 致谢141-142
  • 参考文献142-152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152-153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1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容;电视迷的幽默[J];当代电视;1996年12期

2 ;广告警醒电视迷[J];记者摇篮;1999年11期

3 Brad Roberts;Philippe Roy;;如何从电视迷变成摇滚迷[J];软件;2008年01期

4 黄佩;郑寅淑;;百度贴吧与电视迷文化[J];电视研究;2009年09期

5 迅亮;晓凤;;有线TV让人亦喜亦忧[J];社会工作;1994年06期

6 刘杰;普通彩电没啥不好[J];家用电器;2003年01期

7 ;读书[J];今日民航;2012年05期

8 乔布斯;;一介书生的卫视情结[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2年22期

9 罗炽勋;;看电视[J];当代电视;2006年07期

10 钟新;;1978—1998年 20年中国社会现象录(续)[J];人大建设;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怀周 王秋侠 李凤之;南辰农家生活新景象[N];连云港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胡冰冰;电视与孩子[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强;电视迷群的价值认同与传媒影响力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亨;共享游戏:从传播“仪式观”看网络时代的电视迷群文化[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蔡鹏飞;电视迷文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电视迷群的价值认同与传媒影响力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305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7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